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仍面临难以实现内化认同的难题。在面对复杂国际现实与文化陌生感的跨文化传播中,情感沟通相比其他沟通形式具备天然而独特的优势。人类情感在调节个体内在认知过程、搭建个体间互动之心理勾连,以及整合复杂共同体结构并维系其凝聚性等过程中皆可发挥显著效用。基于相似情感体验唤起的"共同情感"成为人类保持可沟通性的有效介质,同时也为共同体形态的凝结提供潜在动力。研究将"情感机制"引入跨文化传播研究,探讨超越人为建构的符号和逻辑体系、消解意识形态与语言文化畛域的路径,架构"中国故事"的沟通、理解及认同基础。  相似文献   

2.
情感     
情感,父母情感、母子情感、夫妻情感、兄妹情感、朋友情感……这都是代代人之所以能繁衍生息的纽带,也是人类在不同时期演绎着生存与发展的故事。然而,有一种情感却始终演绎着一个故事,这种情感是从涧中流淌出的小溪,潜移默化的留给大地温馨,然后悄悄地深深地成为一种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梁梁 《出版参考》2012,(30):20-21
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未来的社会是计算机、通讯网络与影视媒体紧密融合的社会。本文重点探讨文化类多媒体作品如何进行情感体验的交互设计。交互的实质是人类行为的互动。核心是创造有意味的"体验"。因此文化类多媒体作品的交互设计,应当给予情感体验更多的关注。让个体在互动中具有主动建构性,可以构筑起属于自己的世界。构造故事化情境构造故事化情境的目的是创造一种交流的氛围。只有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与  相似文献   

4.
论编辑的情感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编辑活动中,编辑所表现出来的观点、认知、学术见解、价值取向,并不完全归属于认识上的直接结果,相当一部分是受人的情感因素影响.前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认为,情感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所认识的或操作的事物所持有的态度的体验".从情感的范畴来看,情感包含着情感和情绪的综合过程.从二者的特点来看,情感侧重于对情感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情绪则是体验和感受状态中的活动过程.本文侧重于研究编辑在编辑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感受中的情感心理,对编辑的情感特征进行分析和论述,旨在使编辑在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和运用情感,以利于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静  曹坤 《今传媒》2011,(6):52-54
在武汉都市类报纸中,情感倾诉故事的存在是一种广泛、长期的现象。情感倾诉故事突出矛盾题材,着重呈现"非常态"且错综复杂的两性关系,并在语言表达上偏向流行和粗俗。这种现象及其呈现特征与武汉市民文化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6.
杨宁 《青年记者》2022,(3):61-63
舆论的形成发酵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就故事类话题而言,它们引发广泛讨论的前提包括:首先,故事文本需要符合召唤结构,通过"空白""否定""期望"等方式唤起受众关注乃至参与讨论的兴趣;其次,故事文本注重情感表达,通过情感整饰、情感交换、语介联想等方式激起受众的情绪体验;最后,故事文本能够为观众提供扮演英雄角色的机会,让他们...  相似文献   

7.
博客     
《视听界》2008,(5)
故事无处不在 听故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和愿望,从过去的“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到今天的“达芬奇密码”、“哈利波特”,无不是故事牵动着我们的好奇心,这恐怕也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  相似文献   

8.
王惟红 《视听界》2008,(2):58-59
一.故事化叙事发掘人性和情感,为观众提供代偿性心理体验。 当电视艺术作为文化进入消费时,它绝非仅仅向观众提供视觉感官上的愉悦刺激,也能使观众获得一种代偿性满足。在单调刻板的生活中,观众希望借故事化节目来窥视他人的奇特经历和多舛命运,体验紧张、疑虑、悲情等情绪,承受心理上暂时的冲击和失衡。  相似文献   

9.
这就是长沙     
在长沙居住生活了二十年,对于这方水土产生了深厚的情感。长沙好像是一本精彩的长篇小说一样,精彩连连、故事连连。长沙给我的印象决不仅仅是酒吧歌厅,长沙更有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灵气,个中滋味,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0.
薛洁 《新闻世界》2011,(6):42-43
本文以文本分析为主要方法,对兰州街头以"法制"命名的小报的传播内容进行了初步考察,探究该类小报所讲述的情感类故事和犯罪类故事,意图呈现该类小报的内容风格,更好地理解其所建构的意义世界,进而对底层受众的需求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情感的乡愁就是与空间息息相关的,这是《我的唐山》透过一段斑驳、丰饶、跌宕、恢宏的历史和一个荡气回肠、撼人心动的情爱故事,告诉给我们的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12.
一、新闻媒体人应具有的高级情感 (一)新闻媒体人高级情感的主要方面 "高级情感"是前苏联学者彼得罗夫斯斯基提出的概念,他认为这是只有人能体验到的情感①.这种情感,指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同自身需要相联系的复杂情感,它相异于高级动物也有的喜、怒、哀、乐、愤、惧等基本情绪、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是新闻媒体人素质中高级情感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13.
王前慧 《视听》2022,(5):49-5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需要新的载体、策略和创新表达,从而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文化类综艺节目也成为传播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传播阵地.《典籍里的中国》聚焦典籍,通过"典籍+戏剧+时空"的表达方式,构建出脉络清晰、叙事宏大的"典籍"背后的故事与文明,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  相似文献   

14.
杨若文  黄勇 《今传媒》2009,(10):35-36
一、在现场情境的细微处体验采访对象的情绪 对于采访对象的情绪,应在现场情境中体验.在这里,有必要先将情绪与情感的关系作一交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批故事类情感类节目脱颖而出,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湖南卫视的<真情>、江苏卫视的<人间>、央视二套的<财富故事>相继崛起,开始以独特视角对民众生活和百姓情怀进行诠释和探求.  相似文献   

16.
韩玉双 《大观周刊》2012,(26):166-166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里强调的就是在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大人文性的教育,情感生活宣泄,心理上的整合,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情动而辞发”,这是对课堂语文教学的提出的基本要求。 一、人文性的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首要  相似文献   

17.
李晓梅 《新闻知识》2012,(2):69-70,61
情感专家女性博客逐渐成为为女性提供情感教育的一个网络平台。本文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情感专家博客和草根情感专家博客,认为情感专家博客备受女性网友青睐源于她们扮演的舆论领袖角色,以及所提供的工具型和价值型相交织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8.
刘丽曩 《视听界》2009,(5):111-112
人物、故事、情感是人类社会永久的主题,而人物专访这种节目形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展现这些主题的舞台。如何在最短的节目时间内,把人物的故事与情感进行真实的浓缩展现,并感染受众,是一个节目成功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情感化英语教学就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设法为学生创造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或利用两种对立情感的可转换性,努力变否定性质的情感体验为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从而优化英语教学,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赵阳 《军事记者》2012,(8):26-27
俗话说:新闻拉人,副刊留人。副刊靠什么留人?生动的人物、曲折的故事、动人的情感……这些都不可或缺。但不管是刻画人物、讲述故事还是抒发情感.都离不开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鲁迅先生曾说.细节好像一篇文章的眼睛,以一目尽传精神。细节出来了.文学作品就活了,写人如见其人,写景如临其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