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省的特殊教育事业由于种种原因,已成为全国的“低谷”,也远滞后于本省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成为普及初等教育的最薄弱的环节。从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入学率低、入学难。1989年统计:盲、聋、弱智三类残儿在校生为1722人,盲童入学率为0.07%,聋童入学率为1.3%,弱智儿童入学率为0.0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现已落后于新疆、内蒙等地区。全省82个市县,只有14所特教学校(其中有3所为私立),18个辅读班,没有盲童学校。还有5个地市未建特  相似文献   

2.
一、影响农村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的原因 经济欠发达地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和巩固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村家长急功近利,片面地认为残疾儿童少年读书没有出路,不愿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极个别家长甚至把自己的孩子关在家中不让出门。二是办学条件的影响。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具有对盲、聋、智障三类残疾儿童少年进行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残联获悉,近年来,中国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全国为肓、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67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有2803个,在校的盲、聋、智残学生达到58万人。截至目前,已开办特殊教育普通高中83所,在校生4978人;其中聋高中68所,在校生4047人;盲高中15所,在校生931人。  相似文献   

4.
大连市盲哑学校创建于1951年,作为大连地区盲聋特殊教育中心校,目前是大连市唯一一所集康复训练、文化教育、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盲聋特殊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明确指出“在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发展盲、聋、哑、残疾人和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普及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发展特殊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共有残疾人5164万,其中0-14岁残疾儿童817.64万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不足6%,从残疾儿童学习能力分析,应进普通班学习的占42.8%,但实际上在普通班学习的占54%,比能上普通班学习的多出11.49%,说明有些不适宜读普通班的残疾儿童因无法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班级只得勉强“随大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0-14岁残疾儿童少年800万人,其中学龄残疾儿童少年600万人。 1990年我国已有盲、聋、弱智儿童特殊教育学校746所,在普通学校附设的弱智儿童教育班1054个,在校生72000人。这样,我国学龄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已有50%以上。尽管如此,我国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仍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根据规划,到2000年要力争使全国多数盲、聋和弱智学龄儿童能够入学。 198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  相似文献   

7.
《河北教育》2009,(1):15-15
省教育厅坚持把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普九”巩固提高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建立经费保障、督导评估等机制,促进县域内特殊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和水平。据统计,到2007年底,全省特殊教育学校达到134所,在校生12786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7%,高出全国平均入学率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正>一、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专业发展的历史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始于1874年位于北京甘雨胡同的启明瞽目院——盲教育(即现在北京盲校的前身)。1887年,在烟台的登州(现蓬莱)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聋校。[1]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有人倡导智力落后教育,但并未建立弱智学校。那时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9.
《现代特殊教育》2006,(1):F0002-F0002
河北省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掠影,始建于1959后,原名山海关聋哑学校。学校开办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开设盲教、聋教、培智三个专业。目前,有24个教学班,其中,5个盲班、10个聋班、9个培智班,  相似文献   

10.
编辑手记     
《中国教师》2010,(21):1-1
<正>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特奥委员会主席王乃坤在近期举行的中国第五届特奥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对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目前,全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97所,在校盲、聋、智残学生达58.3万。中国正在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  相似文献   

11.
一、特殊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程实施背景 江苏特殊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两次较大发展.第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针对当时全省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少、残疾儿童入学率低的情况,将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纳入"普几"轨道,基本做到与普通教育同步发展,兴建了一大批特殊教育学校,特别是培智学校和县级聋校,使全省特殊教育学校数量达到144所,并且在全省每个乡镇举办特殊教育班或在普通小学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相似文献   

12.
周毅 《广西教育》2014,(21):4-5
当前,学校要走特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共识。那么,怎样创建特色学校呢?笔者结合南宁市盲聋哑学校的办学经验,在此谈谈自己的浅见。南宁市盲聋哑学校创办于1958年11月,是一所专门从事盲教育、聋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226人。其中,盲学生48人,聋学生178人。学校环境优美,配备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语言康复训练设备,荣获"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德育管理先进学校”荣誉称号,是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广西(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是北京师范大学、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近年来,学校的办学特色日益凸显,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办学品位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普通教育发展较快,绝大部分适龄儿童都能进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然而,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特殊教育,虽亦有所发展,但尚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将就此谈谈发展特殊教育的认识和意义。我国的特殊教育,随着其自身的发展以及同国际教育界的交流、合作与接轨,已突破以“盲、聋、弱智”为中心的狭义模式。现行的特殊教育是以超常、低常、器官缺陷三大类包括超常、弱智、盲、聋、交往障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画语障碍、分重残疾为主的综合性教育模式。由此看来,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既相互联系,互有交叉,又各有分工,特殊教育的…  相似文献   

14.
100多年前,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盲,隔离了人与物;聋,隔离了人与人."因此,形成和发展聋生语言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特殊补偿任务.聋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提出:聋教育课程应加强学生潜能开发,注重语言发展,改变课程实施长期存在的师生之间严重的语言沟通障碍.如何全面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就成为一代又一代特殊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谈特殊教育劳技课的改革张国波我国第一所聋校是由美国传教士米尔斯夫妇于1887年创办的,地点在山东登州,即今日蓬莱市,后因战乱迁至烟台。虽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但发展十分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特殊教育飞速发展,盲、聋、弱智教育得到相当程度的普...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专业发展的历史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始于1874年位于北京甘雨胡同的启明瞽目院——盲教育(即现在北京盲校的前身)。1887,年,在烟台的登州(现蓬莱)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聋校。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有人倡导智力落后教育,但并未建立弱智学校。那时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主要是通过特殊学校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只是在个别地方有短时间的师范班。  相似文献   

17.
全区现有特殊教育学校26所,其中盲聋哑学校2所,聋校13所,弱智学校11所;普通学校中附设特教班48个,在校残疾儿童少年达11173人,入学率为64.54%。1998年入学率比1995年提高了15.4%。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间,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普教儿童99.54%的入学率相比还很落后。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还很少,全区还没有一所中等以上的正规职业学校。对于特殊教育落后局面,教育行政部门早就酝酿下大力扭转。1999年在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落实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全…  相似文献   

18.
自治区教委召开残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近几年,我区特殊教育发展迅速,全区已有1400多名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入学率达到37%。1994年国家教委确定灵武、盐池、固原三县为特殊教育项目县,一年多来,三个县的特殊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县9个项...  相似文献   

19.
我校创办于1991年12月,现有42个教学班,500名学生,200名教职工,是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一所为盲、聋和弱智儿童青少年提供从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职业教育的综合性、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教育厅2008年5月发布的文件《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布局调整和建设步伐》中,提出了"盲教育以省为主,聋教育以市为主,智障教育以县为主"的特殊教育布局调整原则。根据此文件精神,宁波市要求各县市特殊教育学校自然削减聋教育班,逐步转型为全智障教育学校。此次布局调整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占我校绝大多数的、从事聋教育专业的教师要实现专业的大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