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面是一节在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软件的实录。案例的学习材料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制第十二册第31页“圆柱体的认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圆柱体高的概念是: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体的高,这样的高有无数条。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两底面之间距离”这一数学概念,运用信息技术软件设计制作了这样的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教师在学生手里拿着一个圆柱体实物的同时播放自己制作的课件:屏幕上先出现一个画好的圆柱体,两个底面在闪动。然后,在两个底面周长之间划出一条垂直于底面的直线。教师画外音:“这是圆柱体的高。摸一下自己手中的圆柱体。找到高了吗?”学生们回答“找到了”,手里模仿着屏幕上的演  相似文献   

2.
开放性题是一种目标不确定的题型。它不仅是供学生练习的一种模式 ,对数学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现能力、创新精神也是十分有益的。下面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题的几种类型及主要功能。一、条件开放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合理性这是一种答题者依据问题自由创设条件以求得问题解决的题型。例如 ,在学习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后 ,出示这样的一题 :“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让学生填上合适的条件。学生能填出不同的条件 :1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 1 0厘米 ,高是 5厘米 ;2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  相似文献   

3.
来信编辑同志: 你们辛苦了! 笔者很爱阅读贵编委会编辑的刊物《小学教学研究》,从中汲取了不少的知识,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有一问题使我感到困惑,想谈谈个人的见解,并望能得到你们的指导。事情是这样的,在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五章有关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中,本地有部分教师夸大了梯形面积公式的作用,告诉学生: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都可以使用梯形面积公式“S梯形=(上底+下底)×高÷  相似文献   

4.
“三角形面积公式”教学以后,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一教师安排了一个这样的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如图1)。图中三角形的底一定,过A点作一平行于BC的直线1,用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中关于三角形概念的数学,对学生以后学习几何、三角等初中知识,起到打基础的作用。必须重视下面几方面的教学。一、三角形的概念教学中,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三角形,应对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中的“围成”二字深入理解:是指三条线段首尾相接的封闭图形。如(?)是三角形,而如(?)都不是三角形。可让学生选取一些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三角形,使学生知道:“三角形都有三条边和三个角”。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几何初步知识部分关于三角形的教学,对学生以后学习几何、三角等,起打基础的作用。三角形的教学必须十分重视。下面谈谈三角形的教学。一、关于三角形的概念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地认识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课本上说:“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什么样叫“围成”?就是三条线段首尾相接的封闭图形。图1是三角形,图2或图3都不是三角形。可叫学生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逆命题、逆定理”内容时,学生在回答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中,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如:“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逆命题学生答为:“两底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命题学生答为:“斜边上的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152页、六年制第八册第143页,对三角形的定义是这样叙述的:“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听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一课(新世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教师让学生先猜测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大部分学生都能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创新教育对数学教师所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是说要在怎样教上下功夫。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备并不断提高如下教学能力。首先,要具备对教材全面掌握与运用的能力。数学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必须娴熟地掌握数学教材的整体内容、结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要求,备课切忌讲一节备一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九册三角形面积计算中,只出现“已知底和高求三角形面积”的例题,但练习中出现了“已知面积和底求高”和“已知面积和高求底”的练习题,此时,教师可在学生熟悉已知底与高求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举一个“已知面积…  相似文献   

11.
“三角形的认识”,是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或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起始课,它不仅是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重要基础,更是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等内容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分类方法,会按照  相似文献   

12.
过去我在讲授“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五年制数学第七册第113页第4题)的概念时,学生很难理解。后来,采用了幻灯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 观察设计、绘制了四幅三角形的幻灯片。(两幅锐角三角形,一幅直角三角形,另一幅钝角三角形)分别标出高与底的长度。按顺序映出,同时告诉学生注意观察,区别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初中《几何》第一册中有一个推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由于书中内容太少(统共一句话,一个图,一个例题),普遍反映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易学.为此,根据本人教学实践,对推论的教学提几点建议,供参考。一、扫除理解推论的障碍为了让学生从实质上理解推论,可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复习“距离”概念.如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听过一节有关“面积知识”的复习课,执教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梯形的上底是8厘米,下底是12厘米,高是6厘米,从中划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下图) 执教者让学生口答思路和列式: 学生A:把阴影部分看作三角形,只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列式: (12-8)×6÷22 教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想法。学生B:用平行四边彤的面积减去梯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5.
曾去小学听课,老师讲了这样一道例题:“已知三角形的底是4.2厘米,高是2.1厘米。求它的面积。”解毕老师写了“答:三角形的面积是4.41平方厘米”。回来后有位老师说:“这道题不该作答。因为它只涉及数学概念与数量关系,而未触及实际问题。所以是一道文字题,因而勿需作答。”另一位老师则认为应该作答。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三角形面积,六年制数学第九册是这样叙述的:想一想:怎样计算三角形面积呢?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由此可以看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面积正好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按照课文所叙述的方法教学,有如下两个问题:(1)平行四边形的  相似文献   

17.
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九册中,在三角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内,有这样—道练习题: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跟画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面积是多少?(为了以下说明方便,笔者在图形中添上了字母)  相似文献   

18.
<正>王海峰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认识”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根据教材安排,这节课除了要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和抽象出三角形的特征之外,还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实际教学中,王老师根据教学实际对这部分内容作了调整,即删去了对底和高认识的内容,集中力量研究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这样的考虑和调整,有道理也有其必要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都是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即用实验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引导学生比较三角形(梯形)的底和高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的对应相等关系,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中的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师一般都是按教材的编排用补的方法讲解的。我在教学实践中先是用割补的方法讲解,再让学生阅读课本去印证理解公式的正确性,效果甚好。 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我先取三角形底边中点,从底边的中点引出一条线段至邻边的中点(也与另一邻边平行),得到一小三角形,割下小三角形旋置在上,成为一个底是原三角形底的1/2,高与原三角形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如图1),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2×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