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琮 《历史学习》2003,(12):9-10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和《南京条约》的丧权辱国,以及随之引起的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急剧变化,使一部分具有爱国思想的抵抗派官员和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但新思想及其倡导者的实践活动并未挽救国运于危难之中,而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而中断。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从新思想的主张看,没有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大问题。地主阶级抵抗派出身科举,是开风气之先的进步人士,同时也是封建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不可能看到西方先进生产、军…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下进入近代社会的。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这是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工业文明扩张的体现,这一扩张除了传播西方工业文明外,还要压制其他民族,不让它们独立、健康地发展。面对这种“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冲破障碍,开始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中华文明再次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洋务运动——铺垫了融会西方现代文明的道路鸦片战争后,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发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提倡了解和学习西方。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再一次战  相似文献   

3.
史善庆 《历史学习》2006,(12):30-30
近代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一种与传统士人有较大差别的新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应科举,更重要的是为国求富求强,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崇尚科学,主张大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政治制度、大力发展工商业。他们反对科举,主张兴格致之学,多设学校,广植人才。他们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留洋学生是新型知识分子的一大来源。一些洋务官员在办洋务的过程中已认识到留学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一条捷径,1865年奕訢等“议派旗兵前往外国布置机器局中,学习制造”但怕遭到攻  相似文献   

4.
李鸿章是中国教育的先驱。在洋务运动中 ,他积极倡导西学 ,并仿照西方的学校教育 ,创办了一批具有近代性质的学堂。他主张强化对自然科学和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 ,重视留学生教育 ;并积极引进“洋匠”和“洋员”。在近代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都充分反映了李鸿章务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黄爵滋作为鸦片战争时期一位杰出爱国政治家和思想家,大胆针砭时弊,力图改革更张,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坚持反对殖民主义的经济侵略。为此,他一方面提出“重治吸食”,以严禁鸦片的主张,另一方面要求鼓励正常贸易,积极了解和认识外部世界,学习西方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的这些主张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给会世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圆明园的熊熊烈火,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重新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努力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但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并没有产生多少实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开明封建知识分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发现了近代报刊能够传递民情、宣扬思想等重要功能与影响,因而主张学习西方办报经验为当时富国强国所用。这个时期,一批文人知识分子所办报刊在"开风气、开民智"的社会思想启蒙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以政论参政议政。关于传媒理应承担社会责任,晚清报人并未有明确的认知与系统的论述,但已经认识到传媒的职能与所能承担的任务,因此,在客观上承担了启蒙社会思想,并集中于"开风气、开民智"的社会责任,其特点是立足于文人抱负责任,报人个体责任观念直接影响报刊的社会责任实践。  相似文献   

8.
论王韬的外交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王韬的外交思想朱健华鸦片战争以暴力的形式,将中国的历史推入近代社会,中国紧闭的大门被迫逐渐向外部世界打开,而外交问题亦随之提上了日程。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跳出“夷夏之防”的圈子,从全新的角度思考近代外交问题,学习近代外交知识,也提出了一些近代外...  相似文献   

9.
一、相关知识列举(一)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9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洋务运动兴起。2.特点:①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法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这一趋势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的知识分子为了拯救处于贫弱中的中国,纷纷转向西方寻求治国之道,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科学文明”重视。但是,在一场向西方学习“物质文明”和“科学文明”的热潮中,却有部分知识分子对此持更为审慎的态度。他们在肯定西方“科学”与“物质”对中国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意识到了现代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并由此指出了个体精神发展的重要性——鲁迅和梁启超就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进退于反对禁锢人们思想的传统文化与引进给世界造成巨大灾难的西方文化的两难之间,围绕“五四”新文化的去向涌现出多种思潮、派别。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发展方向。以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引领中国新文化朝着符合历史潮流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进退于反对禁锢人们思想的传统文化与引进给世界造成巨大灾难的西方文化的两难之间,围绕“五四”新文化的去向涌现出多种思潮、派别。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发展方向。以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引领中国新文化朝着符合历史潮流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3.
江户时代中后期,在日本出现了以荷兰语研究西洋文明的“兰学”。许多兰学家翻译了大量的著作,并著书立说,创办兰学塾,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了西洋文明的年轻武士知识分子。使之成为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主力和先锋。日本人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嫁接西方文明,“师夷长技以制夷”。最终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兰学”在日本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时期出现过一场声势浩大的输入西方新文明的思潮。发动此次思潮的新知识界希望国人能超越以往“创造文明”的文化自大心态,而投身到有助于救亡图存的“因袭文明”(彻底学习西方近代先进文化)的运动中去。此次思潮比以往的学习西方思潮表现出更多的彻底性:1.在文化价值判断方面,新知识界第一次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还有更高等的文化——西方近代文化;2.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内容方面,新知识界第一次深入到对西方近代政治学说的层面进行引进与吸收,并以此为标准,发动了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的猛烈批判;3.在学习西方近代文化的速度方面,较积极的一派主张突破社会进化的渐进道路,而直接进行社会制度的全方位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三、可贵的改革思想 鸦片战争时期的改革派,不愧为当时一批最先进的人物。当绝大多数统治者还在沉酣太平的时候,他们却洞察到社会危机的来临,毅然吹响改革的号角,大力推行经济政治改革;当西方资本主义加快侵华步伐、民族危机日渐加深之际,他们又最先觉察到此乃数千年来未有之奇变,果断地提出严厉禁烟、学习西方长技、抵抗西方侵略的主张。他们不但积极投入了改革的实践,而且提出了改革的理论,从理论上、历史发展趋势上阐明了改革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话语表达,是认识和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一个重要视角。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话语表达具有三重逻辑:反思与批判话语表达的精神觉悟逻辑,是对自鸦片战争至五四以前学习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自省,是对以孔子为代表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抨击。启蒙与救亡话语表达的五四运动逻辑,是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精神催动了新思想新文化新话语的生长,五四运动为先进知识分子确立了“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救亡新时代。改造与革命话语表达的马克思主义逻辑,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创造另一种新生活、另一种新社会的主流话语,坚定走俄国人的路的先进知识分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劳动群众相结合,成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一个优点和特点。这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现实动力,指引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倡导“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以振兴中华,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明,但坚决反对全盘西化;主张通过发展要商业以富国强兵,但设想通过实行“社会主义”以避免资本主义弊端而后来居上,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虽然具有很大的空想性,但不乏真知灼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课本在第 5 8页和第 10 3~ 10 4页两处都说了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前后重复 ,而且颇有出入。第 5 8页说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而第 10 3~ 10 4页则说 :“他们主张 ,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第 5 8页说 :“他们有的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而第 10 3~ 10 4页则说 :“在政治方面 ,他们大力宣传西方的议会制度 ,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到底是部分还是全体$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杨才泽…  相似文献   

19.
新文化运动时期,受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陈独秀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民主宪政观,提出了“主权在民”“、国民参政”等一系列政治主张,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同时他的民主宪政观延续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富强为体、宪政为用”的理念,这阻碍了他对西方宪政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以后,在深重的民族危机的刺激下,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很自然的将目光投向在中西对抗中大显其威的近代科学技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传播西方科学技术,很快成为他们的执着选择,由此形成一股社会思潮.掀起一场影响广泛的洋务运动;而部分敏锐的知识分子则提出要大力发展格致之学,从而将中国人的科技观由感性器物层面转向"理"与"学"的理论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