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以来,《襄樊日报》为适应日趋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更好地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宣传任务,策划推出了"记者陪您看襄樊"大型主题活动,旨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全面提升地方党报的品牌竞争力和舆论引导力。活动呈现的新闻价值评说——记者"陪"市民同行,拉近了媒体与读者的距离。《襄樊日报》今年1月全新改版后,明确提出了"三贴近、三服务、三创新"(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  相似文献   

2.
报界一瞥     
《新闻实践》2008,(5):49-49
《市场报》改版此次改版,坚持"市场中心,大众视角"办报理念,凸显"守望财富,指点钱途"价值取向。改版重点是整合优化现有报道内容,扩充强化资本市场报道和理财服务,体现"中档主流财经媒体"的新定位,追求"大众,实用,互动",为读者提供更贴近、更权威、更有用的服务。《新闻晚报》改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  相似文献   

3.
《新闻前哨》2013,(2):31-32
开播19年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13年第一天迎来开播以来首次大改版。新改版《焦点访谈》的时长增至17分钟,每期不再只关注一个焦点,而是关注两个乃至多个热点,并增加了新主持人。改版后的节目将坚持舆论监督特色,更贴近民生,并会强化"有深度、有锐度"的评论功能。央视的王牌新闻栏目《焦点访谈》  相似文献   

4.
在表达与再表达中寻求公权与私利的平衡,以真实的声音让各色"梦想"更踏实稳妥一些。2013年伊始,一些媒体"改版"的消息,在传媒界被深度解读:一是央视《焦点访谈》改版了,坚持舆论监督特色,贴近民生,强化"有深度、有锐度"的评论功能;二是《人民日报》增版,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推出一块评论版,"要在社会转型的斑驳底色中凝聚共识"。从新华社的"中共高层新阵容"系列人物特稿,到1月17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强调"全力办好评论专版"——处在复杂深刻的大调整、大变革时期的中国,如何在新形势下运用媒体渠道、话语平台、语式语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成为"新闻改革"中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5.
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中国电视媒体正在打造"大片时代",其标志是"大投入、大制作、大造势和高回报"。新闻大片方面,《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核心品牌栏目调整升级,在内容上增加民生和社会新闻比重,在编排上把《走基层》新闻放头条,并增加《央视述评》板块,通过电视评论强化舆论引导力。《焦点访谈》进行了19年来的首次改版,更加贴近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重庆日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几次改版,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在切实落实"三贴近"的原则,努力提升舆论引导水平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两个服务" 实现"三贴近" 200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考察调研,对《重庆日报》提出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办报理念给予充分肯定,并进而提出宣传思想战线要"围绕中  相似文献   

7.
《湖北日报》经过精心策划准备,改版、扩容、套彩,版面活起来了,内容更丰富了。“使党报更加贴近时代,更加贴近群众”是该报实行新一轮改版的目标。 改版后的《湖北日报》每天从过去的8个版增加到12个版,前4个版面为一组(A版),主要刊登省内、国内、国际重大新闻.重大典型和重大言论。第二个4版作为第二组(B版),主要刊登全省各市州县区有特点、有较强借鉴和启发作用的新闻;刊登各类深度报道,热点透视,以较强的权威性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最后一个4版作为第三组(C版),主要刊登武汉地区的新闻。 为了有效保证《湖北日…  相似文献   

8.
施扬 《新闻实践》2003,(9):24-25
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同年4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一、领导活动报道尤其要讲"三贴近"领导活动(包括会议)报道尤其要讲"三贴近",这是由党报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领导活动报道是党报的强项和优势,历来是体现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之所在,是体现党的意志和人民心声的重要手段,也  相似文献   

9.
2012年底至今,《中卫日报》在全面改版后以全新面孔出现。这是《中卫日报》创刊7年多来,首次规模最大、最全面的改版。此次改版,力求彰显报纸亲民本色,体现新闻宣传"三贴近"原则,全面实现"强化新闻意识、凸显读者观念、彰显时代特征"的总体目标,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卫日报》自2005年4月28日创刊以来,一直坚持"高端、主流、公信"的主流媒体建设方针和"强势、亲民、娱性"的新媒体建设思路。随着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0.
自今年7月21日推出"群众的事无小事"系列报道后的一个半月里,《湖州日报》共刊发消息、评论、通讯等稿件30余篇。报道在当地和省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新华社和《浙江日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文汇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和省内外媒体先后作了报道。回顾这组报道的组织策划过程,我们觉得,贴近实际瞄准针对性,贴近生活找准切入口,贴近群众抓准结合点,是我们组织这次报道的最大收获,真切体会到坚持"三贴近"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根本途径。以"三贴近"要求组织策划报道  相似文献   

11.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今年的《新闻传播》又改版了。展现给读者的是我们的心血,但我们的心是忐忑的:“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次改版,基于如下的考虑:自从2002年初改版,至今已经五年,需要一个新装了。第二,理论性刊物,能不能有个轻松一点的面貌呢?有如下的想法:版面要轻松,内容要更深、更广、更厚重、更贴近、更可读。我们因此增设  相似文献   

12.
沈建波 《新闻实践》2003,(11):29-31
按照报社今年的改版要求,我们在编辑《政治与社会新闻》版时,努力在拓展版面的新闻性、开放性、知识性、服务性上下功夫,以"三贴近"为指导思想,以"四个性"为编辑标准,力求政务活动报道体现庄重严肃和生动活泼的谐调一致。应该说,改版以来,《政治与社会新闻》版的面貌有了初步变化,版面有了一定的亲和力,正向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向发展,以住工作性较强、内容枯燥的稿件,正逐步退出版面。围绕改版要求,我们就加强政务活动报道的策划和创新,主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悄然走来改版后崭新的农民日报呈现在读者面前:报纸扩版,从对开4版扩为对开8版;新闻版增加,每天两块整版的容量将进一步满足读者对新闻的需求,新闻版的版式也更活泼了;七大周刊(《优质农产品》《园林》《科技》《中外种业》《西部农业》《农资农药》《现代农业》)和六个专刊(《生态农业》《特种养殖》《医药健康》《基层组织建设》《农业装备》《企业纵横》)将更加贴近产业、贴近市场、贴近有活力的现代农业企业。突出特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改革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为“三农”…  相似文献   

14.
《记者摇篮》2014,(1):3
自2011年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大连晚报将获得的荣誉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更加自觉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坚持把"走转改"作为"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抓手,报道力戒"虚、长、空",切实追求"短、实、新",把大连市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作为报道主题,把普通百姓作为报道主角,努力做到用心走基层,用情写群众,为人民采写、为时代放歌,把"走转改"活动的要求落实到与时俱进、改版创新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刘丹  阎锋 《新闻实践》2005,(11):36-38
时下,报业集团跨区域扩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应时而动,把目光对准了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二级城市,继2003年12月第三次改版增加“珠三角新闻版”之后,又于2004年6月起相继推出《佛山观察》、《东莞观察》、《深圳观察》和《江门观察》四大周刊(下简称《观察》),以更本土更贴近的内容、更详尽更具深度的报道和资讯进一步贴近二级城市。 一、四大周刊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观察》以“本土+深度+整合”为新闻操作理念,与《南方日报》的“珠三角新闻版”优势互补,实现资源整合。时效性强的地市新闻稿件仍由从周一到周五刊出的“珠三角新闻版”处理,而篇幅较长、需做深做透的稿件则放在版面空间较宽松的相关《观察》周刊。  相似文献   

16.
陈盛开 《今传媒》2013,(4):93-95
央视《新闻联播》是全国乃至全球收视人群最多的新闻类节目,它的一举一动都具有“风向标”意义.自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央视《新闻联播》在逐步改版,尤其是2013年之后,改版力度更大,改版后的央视《新闻联播》更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和活力,一改过去较为严肃、拘谨、呆板的形象,被称之为《新闻联播》的“变脸”.目前,中央出台八项规定要求改进工作作风,而央视《新闻联播》的成功改版为地方台《新闻联播》的改版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新改版节目比作新生儿,那今年2012年应该是辽沈广播一个高产的"大年"。借着辽沈广播电视战略合作的东风,各系列广播纷纷改版。以沈阳台参加战略合作的三个频率及其节目为例:原交通广播改为音乐广播,在保留固有的服务车上人群的节目大改大动增加了《音乐加油站》、《老歌档案》等音乐类内容;都市广播"精耕细作",  相似文献   

18.
7月1日,《辽宁日报》以落实“三贴近”要求为目标全面改版。这次改版从今年初开始,历时半年,是历次改版中经历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各项工作准备最充分、改革创新力度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9.
管哲晖 《新闻实践》2003,(10):10-11
《"长三角"芯片热凸现新机遇》、《"世博经济"推动"长三角"城市联动》、《物管业:怎一个亏字了得》、《谁在争食PTA"奶酪"》、《CEPA安排给浙江带来什么》、《农信社改革鸣响发令枪》……浙江日报改版短短两个月来,出现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经济新闻。这些新闻重在"抢挖"经济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及时、深刻,对搞好党报经济报道颇有借鉴。我认为,这些新的问题和现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闻媒体理应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报道的重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金融正在逐渐发挥现代经济的"心脏"作用,而富裕起来的人们投资、理财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迫切需要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这种情况下,金融报道就成了经济报道的重头戏。——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规避、应对贸易壁垒和反贸易摩擦逐渐成为政府和企业对外经济  相似文献   

20.
党报肩负着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大职责,因此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新闻宣传的立足点、着眼点、落脚点,采写刊发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多年来,作为兵团农四师党委机关报的《伊犁垦区报》,结合实际,在"三贴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伊犁垦区报》在"三贴近"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共有三点,现刊登如下,供地州市党报和兵团师级党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