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娟  王向辉  付然  孙晓琳 《现代情报》2017,37(10):49-52
[目的]为了实现海量数据中信息的知识组织,促进单元信息和文献信息内容的知识关联和知识发现,构建单元信息知识组织体系;[方法]以养生领域内的领域本体、文献信息等知识资源为基础,构建养生单元信息知识服务系统;[结果/结论]"养生单元信息知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养生知识服务平台")是单元信息知识组织体系建设的重要应用示范,提供语义检索、知识浏览、知识推理和知识发现等服务,实现大数据环境下"单元信息知识组织体系"的有效利用;[局限]文献资源的单元信息抽取及分析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处理等相关技术,技术实现有较大难度。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科技文献信息综合集成应用平台”项目的实施和运行,是落实云南省“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打造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云南省科技文献信息综合集成应用平台”具有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保障系统等5项功能,服务项目多.要使“应用平台”持续开展服务,必须做好宣传、推广、开拓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更新和补充知识资源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科技部最近召开的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上,国务委员陈至立和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都特别强调要加快县(市)的信息化步伐,加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及其广大中小企业科技信息不灵、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的问题,全面提升基层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更好地为广大农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及相关信息服务。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方面,我们科技信息情报机构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有着其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毛刚  贾志雷  刘磊 《现代情报》2013,33(1):135-138
在我国科技重大专项制度以及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知识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吉林省科技重大专项的知识服务模式,指出通过面向吉林省科技重大专项提供知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知识服务效果,对于科技重大专项以及科技信息机构来说能够取得双赢的结果。文章的最后就如何开展面向吉林省科技重大专项的知识服务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大数据给图书馆带来的改变和挑战,以及大数据环境下对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要求。认为大数据环境下要求图书馆员应具备一定的数据能力,根据读者利用图书馆反馈回来的数据分析读者的信息,挖掘图书馆的知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理念的深化,构建与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已成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方法/过程]通过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现存问题,依据信息融合三种关系的分析结果,文章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需融合公共信息平台、信息交易平台和信息论坛三大部分的理念。依据信息需求的不同,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共性化、个性化和特色化三种信息服务模式。[结果/结论]依据三种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进行案例分析,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提供指导,从而推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服务的高校图书馆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发展演变过程的基础上,研究当今高等院校科研工作信息服务需求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对基于知识服务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系统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并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符静 《情报探索》2014,(6):125-128
基于CNKI知识平台,通过对大数据和知识服务发展趋势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调研,分析大数据环境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本质联系,总结归纳相关信息和观点,指出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重大传染病信息处理和使用为例,探讨知识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设计的知识服务平台以本体为基础,以重大传染病信息为采集和组织对象,建立了知识加工系统、知识库构建与维护系统、基于本体的全文检索系统、传染病热点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等,为传染病政策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提供多层次的知识和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10.
结合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介绍了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开展科技信息共享服务的基本情况,从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公众三大用户层面阐述了平台服务模式,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平台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平台服务能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科技情报大数据业务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机遇,针对情报服务领域大数据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方法/过程]该论文结合信息技术领域的虚拟化技术、云平台技术、高性能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科技情报大数据业务平台架构,详细阐述了硬件层、虚拟层、支撑层和业务层主要功能和所需技术;并对大数据处理首要任务存储进行了探索,搭建了基于hadoop和hbase的大数据存储平台。[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大数据情报业务平台从整体架构进行了设计,并实现了存储模块,下一步实现分析和可视化部门,可以为情报的收集和处理提供大数据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都发生了变化。文章从科技管理改革与实践的要求出发,基于科研管理过程中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关联方法,构建科技计划项目大数据的分析模型,用于指导大数据环境下多源数据分析与计算,为各类用户提供精细化数据分析服务,为科技管理决策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专利信息的分析和服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鉴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从数据层、技术层、服务层三个层面探讨该模式下高校专利信息服务的内容、流程和成效,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协同学与系统学观点出发,通过政府计划项目部署过程中的信息服务协同机理分析,以科技电子政务网站为序参量,建立以项目为纽带的自组织模型P-GROW,旨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发现协同、建立协同关系及寻找新的协同,放大协同效应,实现科技资源的择优匹配、协同创新、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以知识吸收为中介变量,大数据能力为调节变量,对来自213家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并构建了知识搜寻对服务创新的作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搜寻对服务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在知识搜寻和服务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大数据能力对知识搜寻和知识吸收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大数据能力能调节知识吸收在知识搜寻和服务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大数据能力越高,知识搜寻通过知识吸收对服务创新的间接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16.
总结和分析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出版知识服务主要模式,有利于为数字出版机构发展知识服务提供借鉴,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通过对当前国内外数字出版知识服务机构的全面调查,根据其知识资源的主要类型、主要来源、组织形式、展示平台、获取方式以及主要用户类型、主要盈利方式等特点,总结出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出版知识服务的主要模式。知识资源数据库模式、知识获取终端设备模式、社交媒体知识分享模式、开放式知识众编模式、知识付费订阅模式这5种主要模式有着各自的特点以及在大数据环境下不同的知识服务方式,数字出版机构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发展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7.
栾旭伦 《情报探索》2014,(11):107-110
阐述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面临的困境,对造成困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对基于大数据挖掘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学科化信息服务系统,并对系统的相关功能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信息环境带来变化,数据的来源日趋多源化,不同维度的科技数据反映的情报信息各有侧重,开展多维度科技数据的情报感知方法及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世界先进国家高度重视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瞻部署和研究投资。因此,面向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发展前瞻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情报感知的理念,分别从战略研发计划视角、科技项目研发投资和科技论文与专利3个维度,提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情报感知方法进行科技发展前瞻研究和分析。研究所用的数据为可公开获取的开源数据,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及科技文献数据库。[结果/结论]对3个维度真实有效科技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综合不同维度科技数据的分析结果和专家意见,最终得出生命科学领域科技发展前瞻研究的情报感知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提高科技政务数据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在梳理科技政务数据概念、种类、特征等要素的基础上,根据科技政务数据治理新需求,以广东为例,研究科技政务数据治理模式.将科技政务数据划分为科技管理数据、科学数据、科技互动数据和分散性科技公共数据4类,针对广东省科技政务数据资源分散、碎片化,资源协调推进机制尚未理顺,资源供需脱节、质量不高等问题,借鉴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数据中台管理机制,提出基于中台架构的"1+2+3+N"科技政务数据治理模式,从数据编目、数据汇聚、数据管理、数据共享与开放、数据应用等方面明确基于中台架构的科技政务数据治理的实施路径,并提出组建科技政务数据治理机构、建立统一科技政务数据平台和打造首席数据官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