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不仅开阔孩子的眼界,也开阔孩子的思想和心灵,大自然更有其丰富的哲理,有知识,有启迪,大自然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镜子     
要想了解大自然,就要和人类十分亲近一那时大自然将成为一面镜子,因为人类的心灵里包含着整个大自然。  相似文献   

3.
所谓“敬畏大自然”,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敬仰和害怕自然,要害在于“畏”,也就是怕。这种心态和原始人的泛灵论、中国古人的“天人感应”说一脉相承。都是把大自然当成有意识、有人格的神灵。担心冒犯了它就会遭到报复。汪永晨虽然说“并不想承认大自然会报复”。但又说“大自然不会心胸那么狭窄,它容忍了很多我们人类因无知而犯的错误”。仍然还是把大自然当成神灵一样的存在,而作者本人,俨然大自然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4.
屠格涅夫以哲人的智慧透彻理解大自然,感悟人生,把自然和人生联系起来加以思考。但由于泛神论思想的作用,他始终没能摆正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因此,他膜拜大自然,同时又悲怨大自然。  相似文献   

5.
动物的哀鸣     
5月14日 星期日 大自然是动物们最亲密的家人,可如今大自然被人类破坏,动物们变成了孤儿。没有大自然的照顾,动物们到处流浪,正处在灭绝的噩梦中,它们伤心地哀鸣着。  相似文献   

6.
廖伯琴 《物理教学探讨》2009,(2):F0003-F0003
“雪白干峰玉鼠遁,桃红万树金牛奔” 大自然让玉鼠将时间的接力棒传给了金牛。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大自然的法则!  相似文献   

7.
《这个世界的音乐》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不仅带着我的学生们再一次走进了神秘的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而且还为他们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大自然奥秘。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滴水,大自然给了我生命,我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快乐无比。  相似文献   

9.
【文题】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大自然的恩惠,类的文明来源于大自然的启示。人类,要聆听自然的回响,领悟自然的真谛。请以“大自然给我的启示”为题,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人需写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的文字》是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写的一篇科普小品,编排在语文第四册的第二单元。初中语文第四册的教学重点是:继续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联系,着重培养学生读写说明文的能力。第二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说明文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做比较、分类别、画图表等。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和生活的智慧。文章巧妙地将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比作“文字”,并举出了许多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实例,让学生去探索隐藏在这些独特“文字”中的学问和奥妙,以此来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解读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七色花》皆为千字关文,文章短小精致,别有一番韵味。其中大多数篇幅都与美丽的大自然有关。大自然是人类永恒讴歌的对象,它在人们意识之中的地位,几乎是与文明发达的程度呈正比例关系的。毫无疑问,作者刘第红所抒写的大自然是非常局部的,  相似文献   

12.
花之歌     
《阅读与鉴赏》2003,(4):1-1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生态意涵荣瑞和许多世纪以来,人类一直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主宰,把向大自然索取作为豪迈的口号,无度地吞噬和消耗大自然,因此导致了自然生态的严重失衡,并成为当代全球性的最大社会公害。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此问题不解决,人类将难以生存...  相似文献   

14.
陈妹莲 《福建教育》2006,(12A):34-34
体验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羹。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获得丰富的表象是写好习作的前提。学生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更容易被激发。农村学生,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我校地处湄洲湾畔,村庄依山傍海,溪水淙淙,绿野无垠。结合校本课程,我让学生去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鸟啁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是造物主。它造就了雄伟的山川河流,造就了枝繁叶茂的树木和万紫千红的花草,同时造就了人类,并给予人类无限的智慧。因而,从卢梭让儿童“回归大自然”的尝试到苏霍姆林斯基“蓝天下的学校”,不少教育哲人都是在探寻着大自然的“教化”伟力。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做得最为突出。他的《论智育》一书,从多层面多角度论述了儿童智力发展与自然的关系,贯串着利用自然开发儿童智力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是儿童智慧的永恒的源泉。”在他看来,“大自然”,这是一个无穷的概念,是没有智慧极限的地方,是儿童充分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6.
发挥农村自然优势提高自然课教学质量李孝经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是自然课教学的大课堂,是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提高能力,开发智力的极好场地。农村的山川、田野、虫、鱼、鸟、兽无一不是自然课教学的活教材。上好自然课,必须让学生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投身到大自然...  相似文献   

17.
何淑玲 《甘肃教育》2007,(9S):60-60
1.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 大自然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各种生物的奥妙,激发学生兴趣。比如,笔者在给初一学生上第一次生物课时就将学生带到野外去.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周围的生物,并将其归类。  相似文献   

18.
农村有美丽的大自然,有丰厚的人文底蕴,这些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那么,我们如何发挥、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进而达到既作文又育人之目的呢? 1.引导学生领略家乡风光,抒发自然之美。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鸟争鸣,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镜子     
要想了解大自然,就要和人类十分亲近,那时大自然将成为一面镜子,因为人类的心灵里包含着整个大自然。大自然———这就是为全人类的经济提供的材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走向真理之路的镜子。只要好好思索一下自己的道路,然后根据自己切身的体会去看大自然,那么必然会在那儿看到你个人思想、感情的感受。看起来这似乎是那么简单———两滴雨点在电线上互相追逐,一滴雨珠耽搁了一下,另一滴赶上了它,于是两滴水合为一滴,一起落到了地下。这么简单。但如果想想自己,想想人们在孤独中,彼此尚未相遇,尚未汇合在一起时心中的感受,带着这…  相似文献   

20.
陈清艳 《山东教育》2004,(23):46-48
夏天,漫山遍野绚丽多彩,鸟语花香。我们幼儿园离山林很近,所以我经常带孩子们出去走一走,让孩子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