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1996年2月8日,在正式签署1996电信法的时候,克林顿总统承诺说:"我们将建立一个开放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竞争和创新将能够与光同速。"今天,当人们反观过去的10多年,发现美国电信产业给公众带来的并没有克林顿承诺的那  相似文献   

2.
张谦 《当代传播》2003,(2):57-58
美国自1934年制定电信法确立广播电视体制以来,以私营性质的商业化模式为主,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放宽管制(Deregulation),这一体制更加成熟。1992年,电信业界就对国会展开了积极的游说活动,要求政府进一步放宽管制,开放市场。参、众两院经过广泛听证调查之后,1995年确定新的电信法草案,于次年2月1日在参、众两院通过该草案。2月8日,克林顿总统签署《1996年电信法》生效令,并在签字仪式上作了评论:“今天,用笔一画,我们的法律就将与我们的未来接轨。我们将建立一个开放的市场,在那里竞争和创新快得可与光速媲美。”①溢美之辞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3.
一、墓本形势1.国外趋势。 近年来,全球通信发展很快,通信与信息产业已形成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各国在法律、法规等一些政策上的发展,最明显的例子是美国经历了5年的酝酿后,于1996年2月8日,由美国联邦政府签署的新电信法。新电信法的宗旨是鼓励竞争,更加开放电信市场和有线电视市场,放宽外资进入美国电信市场的限制,鼓励美国公司进入外国市场。另一个例子是欧盟,欧盟根据布鲁塞尔委员会的决定,于1996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欧洲各国纷纷修改传媒法和电信法,推动电信产业和传媒产业的重组和融合,掀起了又一次的全球范围内的传媒并购浪潮。根据美国证券数据公司的统计,从1986-1990年,美国有400个独立电视台和电台在产权市场上被出售,等于全美75%的电视台被交换了一次所有权。而在1993-1994年间,又有200个以上的电视台进入产权市场,  相似文献   

5.
美国电视非常娱乐化,但仍受种种制约。美国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有所启示:要遏制电视的过分娱乐化,应从价值观体系的建设到法制、社会的制约等多方面入手。1、社会价值观的制约美国的社会价值观中对传媒影响最大的是公共利益。1927年公共利益出现在《无线电广播法案》中,1934年《通讯法》中则出现了11次,1996年《电信法》中出现40次之多。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80年代里根与撒切尔上台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开始在欧美抬头,弗里德曼、哈耶克等新自由主义旗手的思想成为美英等国制定公共政策的依据。在传媒领域,以美国1996年《电信法》的通过为标志,一场席卷全球的媒体兼并、收购浪潮风起云涌,大型上市公司通过强有力的经济实力重组传媒市场。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传统的家族报业难以和市值达数百亿美元的企业巨头抗衡,不得不改换门庭。  相似文献   

7.
电视产业的交易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资本主义媒介产业体系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了深刻的更新,一个是商业化和私有化,另一个是产业的集中化和融合”①。较之于美国的电视产业而言,1996年电信法的颁布所带来的放松管制的浪潮以及电信和电视相融合的技术更新面前,其产业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市场导向。随着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它要求媒体的经营和管理更多注意在市场战略、市场营销和节目推广上,并且要通过市场研究和营销战略在外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并购与联合。为了达到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更大的市场份额,并购与联合成为一个明显趋势。市场份额越大的…  相似文献   

8.
李宇 《传媒》2012,(10):61-63
正有线电视在美国传媒业界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美国对有线电视业管制的放松,尤其经过1984年《有线电视通信法》和1996年《电信法》两次较大的法规调整后,有线电视业内部的横向和纵向整合得到大大加强,同时有线电视业务与通信业务之间的藩篱也被拆除。近年来,随着电视数字化以及互联网通信技术的革新,美国有线电视业大力推动三网融合业务,一些公司甚至已经开始实施"四网融合"。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所指的有线电视业主要是指有线电视运营业,包括有线电视的内容集成、销售等业务,以及电信和互联网业务,并不涉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报业党政规制的演变 (一)报业政府规制与党政规制 报业政府规制是政府职能部门为完善市场规则、弥补市场失灵、体现政府的社会和政治意图,通过法律法规、所有权制度、税收政策、财政支持政策、产业调整和导向政策、兼并收购政策等对传媒产业实行的中观和微观控制.① 当今世界传媒产业的主要政府规制模式有三种:一种以美国为代表,传媒几乎全部市场化,政府对传媒的控制较弱;另一种以欧洲为典型,实行双轨制管理;还有一种国家垄断型,几乎不存在市场化传媒.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政策经历了新闻工作重心、事业性结构和媒介市场结构调整等不同阶段。其间,政治价值逐步弱化,经济价值日益彰显,文化价值不断拓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总的政策取向是:放松资本准入,逐步建立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传媒发展机制;加快完善传媒产业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政府对传媒规制的系统性将进一步强化;传媒产业将在市场导向与政府规制、公共利益的多重互动中前行。  相似文献   

11.
媒介融合语境下西方国家广播电视规制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化、融合化的发展,视听新媒体层出不穷,广播电视产业和电信产业边界日益模糊,渠道、内容、平台和终端融合也成为必然趋势,这些改变着广播电视产业的传媒生态和行业结构。在融合化的语境下,西方国家普遍调整广播电视规制理念、范式、内容、手段等。例如,放松结构规制,调整行为规制;规制理念从公共利益至上转变为消费者利益至上;允许广播电视与电信互联互通、对等进入等。以实现维护公共利益和鼓励效率与竞争的规制目标。  相似文献   

12.
传媒产业一方面具有一般产业的经济特征,另一方面又承担塑造意识形态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其产业规制在各国有较大差别。本文以美国和欧洲为例,对传媒产业规制的主要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规制对象、规制原则和规制途径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传媒产业规制进行系统思考,以期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走在传媒业融合的最前沿.自美国新的电信法案拉开融合的帷幕之后,迄今为止,西方发达国家的融合业务已发展成相当的产业规模.各国政府正积极探索融合时代的规制模式.西方发达传媒业如何从产业分立走向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如何改变这些国家传媒业原有市场结构及其竞争格局?西方国家在融合时代如何进行规制改革?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三网融合”试点晚了十余年.尽管中国传媒业的经营体制、市场发育程度与西方国家相去甚远,但产业发展规律具有一定普适性,时下选择这些国家为样本,研究这些国家传媒业的融合、竞争与规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冉华  李杉 《当代传播》2015,(1):60-64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描绘和分析传媒产业规制研究的文献增长与知识积累现状。分析显示,我国传媒规制研究已有十年的发展,与传媒产业发展现实同步,是我国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热点议题之一,研究成果逐年增长,核心研究队伍日趋显现。传媒规制研究主要围绕传媒产业和政府规制两大中心展开讨论,规制手段与规制目标是研究重点,并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中提出规制改革的需求。我们认为,在现有的研究内容中,有两个核心问题还应予以更为充分的关注,一是对"中国经验"的研究与反思,另一个是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政府制度供给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美国传媒集中化的产业逻辑动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传媒产业的集中化发展有着深层的产业逻辑动因 ,在“政策性规定”和“对策性博弈”的表象之下 ,集团化的信息共享与衍生产品的开发无疑可以降低产品的开发、生产与传播成本 ,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规模经济 ,这是引发大规模并购、实现传媒集中化发展的原动力 ;而媒介技术、受众、政府、传媒市场等多要素之间的互动博弈 ,加上传媒产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特点于一身的特质 ,以及美国政府对于承载着“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的传媒产业的特殊考虑 ,都在改写美国传媒市场的结构 ,迫使反垄断法和政府的规制依据技术变动趋势和传媒产业内在逻辑不断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6.
张文锋 《青年记者》2016,(21):99-100
规制模式多样化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使传媒产业的规制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数字服务不断改变着受众的信息需求与行为方式,诸多因素给传媒规制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在规制模式上有新的突破.英国通信与传媒产业监管机构通信办公室(Ofcom)在一份报告中认为,除了“无规制”这一形态,还有三种规制模式可以在市场本身无法自动达成目的时起作用,它们是立法规制、共同规制与自我规制.①这几种规制模式各有长短,适合不同的情形.  相似文献   

17.
沈馨 《新闻界》2005,(3):40-42
20世纪的最后20年,经济全球化以加速度迅猛发展,一个真正意义上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体系正在不断形成和完善之中。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商业精神渗透到媒介的各个领域,西方国家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也卓有成效,媒体所有者为了获得最大化利润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存活下来,在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开始通过并购与全球性套利来实现其目的。同时,西方各国政府也逐渐放宽了对媒介产业的管制,由此,以1996年修订电信法为契机,美国乃至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浪潮。①短短十几年问,在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维旺迪、迪斯尼、维亚康姆等传媒巨头的带领下,全球50家跨国传媒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和传媒改革深入,传媒经济研究热点在不断转换,结合2010年研究动态,本文将传媒经济学概括为传媒经济本质探讨、传媒经济基础理论研究、传媒产业研究、传媒市场研究、传媒规制研究五大板块,对传媒经济学和媒介管理学的边界做出区分。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产业规制理论为调查框架,以传媒业界人士为调查对象,发现在传媒市场结构方面,多数受访者认为我国传媒市场竞争激烈,但竞争并不充分且公平不足.竞争压力首要来自于市场变化而非政策管制,激励创新成为提高传媒产业效率的最大共识而非传媒机构产权改革.经营行为上,多数受访者认为新兴媒体在研发、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投入方面高于传统媒体,行政成本则相反.传媒绩效上,八成从业人士肯定了我国传媒宣传党政政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国有传媒企业的社会效益认可度高于非国有媒体企业,经济效益则相反,预示着我国未来传媒规制创新将面临异常复杂的权衡与决策.  相似文献   

20.
1996电信法与电子传媒管制的制度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美国《1996电信法》颁布10年后所引起的超出立法者和公众预期的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重点剖析了现象背后的经济动因和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