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我们上课往往多是讲授法或“浇灌法”讲完,让学生记住背会就行,忽略学生读懂课文,表达自己的见解。越是这样学生就不在“读”中、“思考”中学习语文了,而依赖教师的“答案”越甚,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学习一些朗读技巧。2.理清故事情节,当堂背诵。3.理解木兰形象。【教学创意】通过教师有表情的示范背诵,感染、启发、引导学生背诵全诗,也可请已背会的学生在课堂上做背诵表演,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生字词句、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木兰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花木兰的故事吗?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来,花木兰这个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板书),来寻找其中的答案。二、朗读指导1.…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说“断裂的思维”?因为在题目到答案之间有段思维的空白。为什么说“题目到答案之间有段思维的空白”?因为学生往往知道答案,却说不清原因。为什么知道答案却会说不清原因?因为学生只是在用感觉做题。感觉是没有为什么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背书这件事
  接手一年级汽修班的班主任后,英语老师多次向我反映有几个学生不交作业。于是我就对这几个学生进行了口头警告。可是说归说,几天下来,不交作业的还是照样不交。问原因,学生回答得很直接:“初中时候英语就不怎么样,也学不会,我来这儿的目的是学专业课的。”我在对学生鲁某进行个别谈话时,连初三都没上完的他反应更是激烈:“真学不会!再逼我,我就跳楼了!”我对他们说:“这样吧,学不会英语的同学,明天早读,我和你们一起背诵英语课文,能背多少就背多少,我能背会的,相信你们也能背会。”第二天早上,我把几个声称不学英语的学生集中了起来,一起背起课文来。一遍又一遍,先是搞清楚每个单词的汉语意思和读音,然后再把完整的句子读出来……终于,经过努力,有的记住了一段,有的记住了两段,有的背会了三段,尽管没多长的几句话,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长足的进步。接下来的几天,我就和他们一起复习,一起背书。终于,他们也和我一样背会了两篇英语课文。学生鲁某感慨地说:“在初中,英语老师只管那些成绩好的,我的英语也就越来越不行了,没想到如今自己也能背会英语课文了!”从那时起,英语课再也没有出现学生不交作业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开心驿站     
最后一问老师说:“快要考试了,试卷已经交到印刷工人手里。你们要好好复习功课,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学生:“请问那位印刷工人住在哪里?”也不知道老师:“克劳德。昨天考试时你抄莫德的答案了,是不是?”克劳德:“是的,可你是怎么发现的呢?”老师:“莫德第10题答案是‘我不知道’,而你的答案是‘我也不知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卷面上的高分?是背会很多的古诗?还是会用很多的修辞?我想不是的,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将语言作为工具,用这种工具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所思所想。作为一名乡村语文教师,我看到很多老师,包括我在内,对于语文课以讲为主,对于课文中的解词,采用的方法以背诵为主。对于这些,提高学生的成绩是很有必要的。可是时间久了,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很多词学生背会了,记住  相似文献   

7.
怎样看待教学中的“问题”与“答案”,怎样处理教学中“问题”与“答案”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发现问题和获得答案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形成学生的创造意识?这一直是教学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谈点肤浅的看法。一、有时发现问题比获得答案更重要马克思在人们经常接触的商品中发现了价值原则,巴甫洛夫在人们司空见惯的“吃东西,流口水”  相似文献   

8.
《王冕学画》的第二段是要求学生背诵的。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背会课文,提高背诵效率呢?我运用了“以图画助记忆”的方法,指导学生在不足十分钟的时间里就准确、流利地背会了这段情文并茂的文章,效果较好。要求学生背诵前,我首先有感情地背诵了一遍。然后对学生说:“老师刚才背诵课文时,脑海里始终有一幅很美的画,我是想着这幅画的情景背诵课文的。你们想知道这幅画是什么样吗?”“想知道!”我便放慢语速,再次背诵这段课文。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图画:平静的湖面,宽阔舒展的荷叶漂浮在蓝蓝的水面上,紧靠荷叶…  相似文献   

9.
正古诗词默写是近几年高考语文必考的题型,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清楚这一点,但为什么学生在这道题上仍然拿不到分数呢?甚至包括那些平时在老师抽查时可以倒背如流的同学也很难拿到满分。显然,一道仅6分的题,一道看似只要背会了就可以拿分的题,却给老师和学生造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我们就要反思。为什么背会了不能拿分  相似文献   

10.
学期初测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 :把“柳枝在春风中飘荡”改成比喻句。答案几乎千篇一律 :柳枝像姑娘的头发在风中飘荡。掩卷沉思 ,我的心中很不是滋味。我想起了一次听课时 ,老师问二年级的小朋友 ,天上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几乎是异口同声 :像个大玉盘。答案无可非议 ,但如此众口一词 ,不非议可不行。再说 ,有多少学生见过“大玉盘”呢?为什么没有人说出“像被淘气的小孩子扔上天空的外公的帽子”这样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答案呢?为什么学生思维的空间如此狭窄呢?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否有意侵占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呢?回答是肯定的。学生思维的…  相似文献   

11.
这学期,学校开展了争创三星级书香班级活动,这可是件大好事,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看了三星级标准后,我一筹莫展。为什么?要求太严了,不仅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本和与课本配套的课外阅读文选,而且要一学期背会古诗30首,阅读不少于六十万字的课外读物。我们这个班的学生活泼、好动在全校可是出了名的,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文选都读不全,怎么去进军三星级。“一学期要我们读这么多书,你们老师又读了多少?”正当我思考对策的时候,安丽的一句话传进我的耳朵。一些学生来劲了,不停地附和。“如果老师能做到呢?”我有…  相似文献   

12.
从教多年来,小考大考不断,评讲试卷时教师在台上一题一题说答案,学生在下面一题一题记答案,表面上看来,学生听得认真,改得仔细,但效果却总是不太好。为什么?原来部分学生在试卷评讲中只记答案,标准答案一写就“万事大吉”了,成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下次考试仍然犯同样的错误。怎样才能提高试卷评讲的高效性呢?  相似文献   

13.
游艺转盘     
笑一笑勤奋的学生老师:“你计算好这道题了吗?”学生:“已算好了,而且算了十次。”老师:“你学得真好。”学生:“但是,我得到了十个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大学实习时,我上过一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们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还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失误     
这是一堂数学练习课.课已过半,按照预设,我把60 ()<65、40 50>()两题很自然地写在黑板上,并习惯性地问了句:“括号里可以填什么?”由于以前已学过并做过此类练习,所以很快有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尤其是后面的一题,学生说的答案很多.我追问道:“括号里可以填的数多吗?”“多!”“那到底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上,由于教师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已乐于发表个人的感受与见解,部分学生开始有个性地学语文了,教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惟一了。但稍作观察、分析,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不根  相似文献   

17.
雪融化了是什么?这是一堂语文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位同学站起来富有诗意地回答:“雪融化了以后是春天!”没想到老师一本正经地说:“错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雪化了以后是水。”雪融化了是什么?答案应来自于学生的理解,学生的体验。对农村孩子来说,雪化了以后可能  相似文献   

18.
交换     
“老师,这朵花叫什么?”一个学生兴冲冲地跑到老师面前,举起一朵鲜红色的小花。“你拿什么来交换答案?”我微笑着问,“我刚才观察过了,这朵花有二十四个花瓣,边缘是光滑的,中间没有雄蕊和雌蕊……”她急不可待地一口气说完了一些花的特征。“好,那我告诉你,这是一朵重瓣的茶花,你可以再去研究研究为什么没有雌蕊和雄蕊?”这就是我最近跟学生的“交换”游戏——如果学生有问题来问我,她必须自己先有一些发现才能交换到我的答案,学生对于这个游戏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9.
语法答问     
编辑同志: 今年我校期中语文考试有这样一道题:“划出句子‘王志强学习刻苦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的主语。”对于这道题的正确答案,老师先说是“王志强”,但这样“学习刻苦”是什么成分呢?后来,他又说“王志强学习刻苦”是主语。到底哪个答案正确呢?为什么?请您告之,十分感谢。此致敬礼河南滑县留固乡初级中学学生张子蛟 1986年11月27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都市少年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不知道螳螂、蚱蜢是什么.甚至连香蕉苹果从何而来也找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一位小学二年级的教师问班上的学生是否见过水稻,竟有60%的学生摇头,其中一位学生还给出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大米是长在树上的。”孩子们,“野”味越来越少“含羞草为啥会含羞?”“你认识蝌蚪、纺织娘吗?”假如你对如今的城市少年提出这类问题,他们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