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相似文献   

2.
周士琦 《寻根》2004,(2):95-99
开宗明义,首先要解释一下本文的题意、主旨。何谓“西化”,据《现代汉语词典》所云即“欧化”,何谓“欧化”,该词典云:“指模仿欧洲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本文所云当然是“语言文字”了。汉语的西化风尚是近些年来的新现象。本文的主旨是探讨汉语中出现的具有西方字母的外  相似文献   

3.
王世欣 《世界文化》2012,(12):48-49
从广义上讲,Pidgin(汉语翻译成“洋泾浜”)一词指的是不同语种的混杂语,从狭义上讲,Pidgin指的是PidginEnglish,即英语与其它语种的混杂语,也称“洋泾浜英语”。如果在近代中外关系史的背景下考察这个词的话,中国人说的洋泾浜英语又有“广东英语”、“上海英语”和“唐人街英语”之分。19世纪中叶,当华工涌入美国的加州之后,讲的就是所谓“唐人街英语”。  相似文献   

4.
在印度阿育王(约公元前273年一前232年)统治时,佛教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天竺(当时中国称印度为天竺)各地,并不断向四周扩展,终于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逐渐传人中国。据史书记载,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东汉初年,汉明帝夜梦金  相似文献   

5.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12,(7):1+64-F0002,1
<正>一场事故,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家中的顶梁柱没有了,他也因此失去了双臂。从此,弟弟的手臂便成了他的臂膀。为了照顾他,弟弟成了他的影子,形影不离地跟着他。他除了学会用脚趾写字以外,生活上完全不能自理。一天夜里,他拉肚子,要去厕所,只好叫醒了弟弟。弟弟帮着他进了厕所后,就回宿舍等他。由于太过劳累,弟弟很快又睡着了。结果他在厕所里等了足足两个小时,才被查夜的老师发现。兄弟俩渐渐长大,他们有了烦恼,也常发生争执。有一天,弟弟决定不再与他生活在一起,而要像很多正常人一样拥有自己的生活。为此,他很伤心,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6.
英语趣谈     
张港 《世界文化》2002,(2):13-13,18
英国人不全是说英语,英国的威尔士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说的是克尔特语,这些经常不说英语的英国人占英国人的1/5,他们家里一套外头一套,在家用自己的克尔特语,出门才用英语。美国人也不全说英语。美国人中有1/7不说英语,其中有1700万人说西班牙语,170万人说法语,150万人说德语,120万人说汉语,有40%的人不能说流利的英语,这些人只是在不得已的时候才讲英语,而且有许多人说得很糟。  相似文献   

7.
今天,中国的读者一看到“莎士比亚”这四个字,就知道他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但当提到下列名字时,知道者就很少了。如“舌克斯毕”,“沙斯皮耳”,“筛斯比耳”,“莎基斯庇尔”,“索士比尔”,“夏克思芘尔”,“希哀苦皮阿”,“叶斯壁”,“沙克皮尔”和“狭斯丕尔”。这些名字都是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书籍中出现的Shakespeare的汉语译名。译名之所以多种多样,主要是由于译者对汉字的发音及翻译人名的技巧的掌握不同所致。至于“莎士比亚”这个译名是否译得得当,另当别论。从这个例子看。  相似文献   

8.
张泰 《华夏文化》2015,(1):37-38
元曲是元代最为重要的一种文艺形式,口语化色彩浓厚,因而,元曲在汉语史研究特别是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正因为口语化程度高,其中不少词语难以索解,甚至出现误解。"马包"与"孛篮"为元曲中所用之词,然专家学者所释之义均有可商之处,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提出浅见,抛砖引玉,愿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9.
转眼离开乡村几十年了。面对乡村日新月异的不断变迁,在感慨与惊叹之余,却有着丝丝缕缕的失落感,为永远失去一些东西而有些怅然若失。在大理乡下,我感受最深的是莫过于那些曾经熟悉而已远去的小贩叫卖声——"买吃螺蛳……"这个声音翻译成汉语后似乎就没有多少味道了,还是用白族话喊出来韵味十足:"买—饮(吃)—磬(音,白族话螺蛳的称呼)—迎(来)……"直译成汉语就是:"买—吃—螺蛳—来……"在我童年的时光,往往是在午后,  相似文献   

10.
所谓明清俗语辞书,是指明清时期学者所编纂的以解释俗语和俗语词为主要任务的辞书。明清俗语辞书很多,其中二十种已收入日本汉学家长泽规矩也辑集的《明清俗语辞书集成》,1974年由日本汲古书院影印出版。明清俗语辞书的语料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尤其是对今日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明清俗语辞书对民俗的研究也很有参考价值,这是以往的论述所没有注意到的。  相似文献   

11.
1988年11月至1989年12月,我在列宁格勒大学进修一年,其间有幸认识了东方系汉语教研室主任叶-亚.谢列布里雅科夫教授。跟他第一次见面的情景终生难忘。教授身材高大,两鬓斑白,面容和蔼慈祥。谈起中国古典诗歌,他用汉语朗诵:“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对中国诗人陆游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谈到文学翻译,他说:“我知道,中国翻译了很多俄罗斯和前苏联作家的作品,你们学俄语的人多,翻译的作品也多,像一条大河。我们学习汉语的人少,翻译的作品相对较少,像一条小溪,值得庆幸的是,这条小溪一直没有断流。”  相似文献   

12.
李新业 《寻根》2010,(5):102-104
<正>"夜叉"是佛教词语,梵语音译词,随佛教传入中土而生根发芽,并被汉语词汇吸收,并引申出新的意义。夜叉不仅出现在佛教典籍中,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也大量出现,完全被汉语化了。在汉译佛经中,夜叉有很多译名,音译有:药叉、阅叉、野叉等;意译有:能啖鬼、轻捷、贵人、祠祭鬼等。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五:"阅叉,以拙反,或云夜叉,皆讹也,正言药叉。此译云能啖  相似文献   

13.
我是在一个早晨走进妥洛村的。薄薄的雾气笼罩着大山深谷,给雄伟峻秀的大山披上了一层层的柔情。妥洛村就坐落在大山的怀抱里。冬季的澜沧江安静而平和,蓝蓝的江水,映着蓝蓝的天空,给人的心灵带来一种难言的宁静。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一则新闻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中,由于难以找到最佳译文,该项赛事不仅一等奖空缺,而且惟一的二等奖竟然由一位新加坡土生土长的华人获得。语言学界的专家们忧心忡忡地发问:身为中国人,不能熟练地使用母语进行思想、文化和生活上的交流,不懂得珍惜母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难到不很悲哀吗?这个事例似乎为近年来汉语在本土的地位和处境给出了一个刚性的注脚,同时也再一次引发了大家对汉语危机的深切关注和思考。“百年中文,内忧外患”,这是人们对当前汉语生态处境的概括。语言是民族认同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