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设计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它是以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是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原则的语文学习过程:它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以网络为资源,拓展语文的学习方式,己成为语文教学的新趋势。而传统教育则把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的练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针对信息时代知识结构的特点,我们提出充分开发与利用网络课程、提高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主张,以网络课程为平台和手段,转变"教师本位"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形成探究性自主学习方式,以便有效地推进学校网络课程与语文自主学习的整合,最终达到培养适应现代人才需求条件的新犁人才.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信息化,特别是网络教育教学环境变化实践表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教学时空的开放、信息资源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为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奠定了先进的技术基础,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交互性和教学的个性化、社会化、生活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教材编排中的一个亮点,较好地整合了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尤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和途径,让学生在广阔的学习空间里开展活魂,应用语文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及适应日后学习拓展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学以致用,要把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要鼓励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文。作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几点做法:一是精彩的语文课本剧比赛。二是新颖的校外现场观摩作文。三是奇特的沟通、交流方式。四是时尚的电子语文报。五是不断拓展实践园地。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利用网络特性,把网络运用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进行课外拓展延伸;利用网络这一纪录平台,让学生享受发表的快乐。网络社区学习平台,可以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把网络学习运用在语文科的课内阅读课、综合实践课、作文教学课,让师生、生生之间通过网络社区共同学习、共同研讨、相互协作来解决问题,充分发挥网络社区的作用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的积累能力、阅读能力及作文水平的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意义。在活动中要面向生活,挖掘各种学习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0.
倪佩芬 《文教资料》2014,(27):49-50
作为新课程一大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内容的开放性、时间的灵活性、环境的拓展性等方面都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很有研究价值。作者从策划主题实践活动、运用媒体创境激趣、引导学生二度创作、开展主题辩论四个方面阐述综合实践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及体验实践中锻炼,发展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广辟渠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一、以教材为依据,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1.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有利于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尝试中,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以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又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的.语文实践是指包括听说读写思在内的所有语文学习活动,语文实践能力也可以说是学生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各方面能力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力求实践活动的多...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有利于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尝试中,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以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陈军英 《教师》2015,(6):16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原则的语文学习过程.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四年级下册《走进田园》这一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为例,探究如何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王玉荣 《现代语文》2012,(7):155-156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情境活动。它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所确定的知识、技能,从而形成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综合实践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一要转变观念,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看待语文教学;二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三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知道如何学习语文,培养其学习语文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可见,语文教学已不能像以往那样把教学的眼光仅停留于课本知识,满足于课堂教学,而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创设更多的实践条件,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语文,在活动中用语文。如何让语文实践活动激活语文教学,使学生愿学、乐学呢?这就需要我们精心设计语文实践活动,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在落实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中语文学习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相脱节的弊病。  相似文献   

19.
高校英语教学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具有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现实实践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培养学生积极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和能力。教师应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以现代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20.
何玉红 《现代语文》2013,(11):87-8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活动。而语文实践活动要求以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参与到活动中,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活动中开拓思维,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