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安整风是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运动,整风的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风。通过整风,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增强了党内团结和战斗力,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真正结合起来,为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党报思想形成于《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在此期间逐渐形塑出具有党性、人民性、阶级性、斗争性等鲜明的特点和具体办报方针的思想。《解放日报》改版中“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党报思想”的时代传承。中国共产党将《解放日报》作为其早期政治宣传的重要刊物,是抗战政治动员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的纽带。延安整风运动中《解放日报》的改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报“四性”,为当下党媒的发展与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编》2007,(2):33-33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随着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力量的日益发展壮大,中共中央亟需主办一个大型日报,以加强对各地的宣传和工作指导。  相似文献   

4.
1946年4月8日下午2时左右,一架C47美式运输机因迷失方向在晋西北兴县东南八十里的黑茶山遇浓雾触山失事,机上17人全部遇难.  相似文献   

5.
梁鑫 《今传媒》2015,(2):125-126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兴起,作为党的宣传工具的新闻媒体界,走在整风的前列,也成为全党整风的关注焦点。因为当时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党八股盛行,不仅在党内掀起了不小的不良风气,在新闻领域也加剧了不正之风的传播,严重影响了中国无产阶级报业的发展。《解放日报》为了将报纸办成党的机关报而进行了改版并取得了成功。通过改版,对文章编排作出调整,内容也更加丰富,尤其是规范了党报的发展,《解放日报》改版中总结的全党办报、走群众路线、对不真实新闻的批判等重要思想遗产对现代的报业改革也有着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6.
7.
田颂云 《新闻世界》2010,(6):113-114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新闻评论作为旗帜与灵魂,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新闻评论特色表现在:选题具有时代气息;社论多而精;语言文风的群众性及驳论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8.
林娜 《采.写.编》2021,(6):185-186
延安《解放日报》是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大型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在创办初期存在难以满足党和群众实际工作对于党报要求的问题.随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解放日报》实行改版.《解放日报》的改版坚持无产阶级党报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以及组织性原则,形成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党报模式.这种模式作为特殊情境、特殊矛盾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机关报,从1941年创刊就开始刊发各种广告,这些广告不但数量大,而且种类多,从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为人们提供新闻之外的信息。由于《解放日报》所处的延安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面临着不同于国统区的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环境,所以其广告也拥有鲜明的特色,比如简单、质朴、政治色彩浓厚、社会责任意识强等,这些对于今天广告业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赟龙 《传媒》2023,(2):89-90+92
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作为重要党报,受特殊历史、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全民化办报、网络化组织、经典化传播等个性化办报特点。正是这些独特的办报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干部群众参与热情,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传播树立标杆,并成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解放日报》贴近群众、塑造精英、把握时机、受众本位的经验机制,使其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1.
12.
《解放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共创办的一份重要的报纸,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促进根据地间的信息沟通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成为外界了解中共的主要信息来源。《解放日报》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本文旨在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梳理、总结其创建与改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延安《解放日报》在舆论引导方面有诸多成功实践:以科学论断引导苏德战争的反法西斯风向,以典型报道动员边区生产劳动建设,以宣传闪击瓦解国民党第三次反共行动,以批评报道纠正党内外不良风气的蔓延。秉承延安《解放日报》的经验,立足当下,我们要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注重政治建设,葆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斗争精神,并在舆论引导的具体方式方法上注重时度效,用好典型导引作用,创新舆论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延安《解放日报》着力建构符合革命意识形态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交织于民族主义和妇女主义含义之中,并逐步摆脱传统贤妻良母形象变身为革命的新女性,处于阶级话语的框定之中。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在整体上的解放内涵得到充分挖掘和有力放大,实现了在一个男性占据权力中心的社会,弱势女性与强势男性并肩作战的神话。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将《解放日报》改版置于党报传统中进行研究,通过考察《红色中华》和《新中华报》的所有版面,本文发现:无论是《解放日报》改版前"以外为主"的版面安排,还是它从"以外为主"向"以我为主"的版面调整,都与《红色中华》和《新中华报》存在或多或少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嘉树  刘星  钱元 《青年记者》2009,(20):79-80
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隆重召开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赵占魁的画像与毛泽东、朱德的画像被一同挂在大会主席台的帷幕上。①一名普通的工人能有如此荣耀,源于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对赵占魁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用媒介生态相关理论审视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认为其改版不仅是宣传指导思想变化和版面调整,实质上更是在全国媒介生态系统中媒介生态位的一次调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舆论宣传工具的一次深刻再认识,也是党派、集团类报纸媒介生存发展符合传播规律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调整使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政策因子促使该报在媒介生态系统中进行了更好的定位,实现了系统内媒介之间生存的错位平衡。审视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对于激烈市场竞争中党报的生存、发展以及寻求改革方位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彪 《湖南档案》2010,(7):40-41
说到博古,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知道他犯过严重的“左”倾错误,却很少知道遵义会议后,他旗帜鲜明地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先后与张国焘分裂主义和王明右倾错误进行了坚决斗争,并多次参与国共两党谈判,在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博古创办党的喉舌《解放日报》,培养了一支新型的新闻队伍,成为党的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征途中的三件事足以表现这位年轻领导者坚定坚强的党性。  相似文献   

20.
6月的一天,打电话约见解国记总编辑。“可以。工作日没时间。这个周六不休息了,上午9点在我办公室。”简明而迅速,比我想象的要顺利。当我如约而至时,他已在办公室等我,并且先行为我准备了一些资料。爽快、平实、井井有条,这就是我对解国记的第一印象。成长三段论:做人、做记者、做党员记者“作为一名农村记者,一年能为农民说上一句话,比评上10篇、20篇好稿意义还大。”———解国记1986年一则日记中的引语看解国记的新闻经历,让人觉得沉甸甸的是他的农业问题调查和农村报道。“农民是我的乳母,我喝着全村人的乳汁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