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需要不断获取大量的信息,才能适宜社会的发展。阅读是获取信息的最根本的手段。阅读的实质是获取信息。认识心理学把人们的认识心理过程理解为信息的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过程,即信息加工过程。语文阅读是一种认知活动,因此,语文阅读也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这一过程依次包含信息的获取、筛选、整合、贮存、使用五个过程。  相似文献   

2.
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英语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一般而言,英语阅读理解大致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知识,二是阅读技能,三是文化背景意识。从学生阅读的过程来分析,一个成功的英语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主要运用两种不同的阅读加工模式:一是运用"top-down"策略来将文本中的新知识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概念或观  相似文献   

3.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过程。阅读兴趣,信息筛选、信息加工能力,阅读的评价和再创造能力都将成为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的能力。阅读正向影响情商的培养。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阅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情绪、情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孩子在家养成爱读书、爱学习并且善于思考的好习惯,需要老师的引导与鼓励,更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那么,如何有效进行个性化阅读呢?1创设平等对话的氛围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相似文献   

5.
英语阅读理解中的障碍及克服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要求读者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高职高专学生的阅读理解障碍既有来自直观信息、非直观信息方面的障碍,也有来自阅读习惯和主观因素的障碍。为克服学生阅读理解障碍,教师应积极采取相应策略,帮助学生注重直观信息和非直观信息两个"量"的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理状态,即培养阅读的专注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6.
阅读过程是一个动态构建的再创造过程,一个好的阅读者能够有意识地在阅读中使用联结、提问、图像化、确定重点、推测、分析和综合、监控理解等策略。新教材从"教会学习"的角度出发,对阅读策略的教学进行了系统安排。在阅读预测策略的教学中,要加强单元整合,教给预测方法,并通过不断的尝试,促进学生掌握预测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战芳 《快乐阅读》2011,(13):32-33
阅读是阅读主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有着极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由于人们的  相似文献   

8.
逯新君 《现代语文》2014,(2):125-126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就是一种阅读者对文本再创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不同的阅读个体,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和分析,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再创造思维活动,忽视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解读。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边对话。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阅读,以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9.
黄燕霞 《考试周刊》2013,(63):150-150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强调了阅读对智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指出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的过程,是学生围绕阅读目的独立自主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衍生出新的信息的过程。这样就把阅读材料看成是一个信息集,通过识码、解码、编码达到对它的有效理解与把握。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呢?笔者以为要从以  相似文献   

10.
梁淑霞 《辅导员》2012,(6):26-27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阅读活动不能只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那么,怎样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呢?一、珍视独特感悟,鼓励多元解读。余秋雨老师在《阅读建议》中指明:"其实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我们知道,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个体,教师不厌其烦的分析和讲解,严重影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个人的高度民主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压抑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封闭着学生思维与智慧的头脑。而只有个性化的阅读,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创设民主、和谐、人人参与活动的课堂。教师只有"蹲下来"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才  相似文献   

12.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教学中,阅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阅读活动的过程是不断地接受信息——贮存信息——提取信息的一种在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心智创造过程。本文重点介绍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阅读效率。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让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个再创造的过程,书中的情感与阅读者的情感相融,这份新的情感也许会被表达出来,也许会一直埋藏在阅读者的心里。由于自己的生活从未和浪漫、刻骨铭心之类的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一种有意识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此过程中,阅读者对阅读材料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并且将这些层次加工的结果进行综合,进而形成对阅读材料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同时,对这种阅读材料的认识和处理也体现了阅读者对其阅读理解状态进行控制和调整的能力。一提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就不自主地联想到课文教学,事实并非如此。课文教学、快速阅读和其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一种从文学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同时,"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可见,阅读活动能使人迅速及时地接受信息、获取知识,更可以陶冶情操,体味人生。然而,现在阅读教学却出现了问题。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大声疾呼:阅读教学,何不"死"去"活"来?一、阅读教学的尴尬——"灰色"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老师重视、诊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一种有意识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此过程中,阅读者对阅读材料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并且将这些层次加工的结果进行综合,进而形成对阅读材料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同时,对这种阅读材料的认识和处理也体现了阅读者对其阅读理解状态进行控制和调整的能力。一提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就不自主地联想到课文教学,事实并非如此。课文教学、快速阅读和其他不同种类的泛读这三种是统一的有机体。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我们应该采取多渠道、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是一种共同参与乃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因此,要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独立性,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积极促使学生阅读品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