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尤志心  孔小安  沈顺林 《武当》2011,(12):19-20
(接上期)一、活腕功孙式三十六手太极拳,对腕关节和手指关节有独特练法。俗话说:"手活于腕","三年拳不及一年跤,三年跤不及一年手腕子"。活手腕的方法有:(一)立圆  相似文献   

2.
一、螺旋手(一)小螺旋手自然站立(亦可两腿微曲,呈高马步),上松下紧,两脚趾抓地,顶颈提谷,两手屈肘与脐平,手心向上,犹如托一盘子。右手先动,即以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的顺序由内往外旋转,肘不动,以腕为轴转一圈(图30),当右手腕转到前面时,左手同右手要  相似文献   

3.
尤志心  孔小安  沈顺林 《武当》2011,(10):17-19
卍字手,卍读万,故也可写作"万字手",因其功能多,变化无穷,故又称"万能手"。它是孙式太极拳三十六手特有的掌式。所谓卍字手,就是五个手指分别呈平、直、横、环、钩形,像—个卍字。(图1、2)  相似文献   

4.
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拳势图解一、起势1、八字静立演练者面南背北而立,两脚成九十度并立,身体中正安舒,下颌微收,上下成一直线。舌顶上腭,谷道微提(以下各式,也要做到这样,下文不再重复)。两手自然下垂,双肩松沉。两目先微闭,心无所思,  相似文献   

5.
雷师泰 《武当》2008,(3):19-21
(接上期) 动作 五、提手上式 (1)重心移到左脚,将右脚提离地面并到左脚旁(钩着脚尖),落地时脚尖虚点地,脚跟提起。  相似文献   

6.
四十、左云手1、收步右云(收脚挂指)接前势,左手手臂靠着身子从左向下,向右,向上划一孤线,至右臂内侧,拇指内挂于中指下方(此动作名为挂指),成立掌,掌心向前。同时左脚收步,落于右脚胫骨的内侧,脚尖点地。目视右手,指尖向上(图95)。  相似文献   

7.
十九、如封似闭1、托肘接前势,左手往右下穿托,手心朝上;右手成掌,手心朝上。左右右两手十字交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图43)。2、抹肘前势不停,两手同时抹肘,翻转,两手心均  相似文献   

8.
尤志心 《精武》2008,(12):38-42
四、鹄子钻林1.提手上势前势不停,左手()字手,向上经面部至左太阳穴处停止,手心向右,拇指向上,食指向前,中指向右,无名指与小指分别环、勾。右手成()字手,向下划弧经腹部至左腹下腹股沟处停止。手心向内,拇指向左,食指向下,中指向内,无名指与小指分别环、勾,同时右脚靠向左脚胫骨处,成左丁八步(图14)。  相似文献   

9.
一、握拍方法   直接的握法是:在球拍的正面,拇指第一指节和食指第二指节压在拍柄两侧,拍柄压在虎口上;球拍的背面、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重叠,用中指第一指节顶在球拍的背面 (如图 1直拍握法 )。   横拍的握法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应在球拍的正面贴于中指的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在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在球拍的一侧。击球时五指同时用力 (如图 2横拍握法 )。   以上两种握拍法均是由拇指和食指帮助手腕调节拍形击球。   直拍的发力击球,是通过中指的顶板来完成的;横指是通过中指、无名指、…  相似文献   

10.
皮传琼  杨伟丽 《武当》2014,(1):18-19
(接上期)七、肘劲肘劲的方法是,屈臂以肘尖打击对方胸肋等部位。武术谚语日:"远了用手,近了用肘,贴身用靠。"说的是两人相搏,近距离可用肘击。肘击的方法很多,有前击肘,后击肘,横击肘,上挑时,下砸肘等等。由于肘击极易伤人,不利于交流,一般很少讲肘法。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本刊今年将连载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希望对广大太极拳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六十八、野马分鬃1.收步右云(收脚挂指)接前势,左手手臂靠着身子从左向下,向右,向上划一孤线,至右臂内侧,拇指内挂于中指下方(此动作名为挂指),成立掌,掌心向前。同时左脚收步,落于右脚胫骨的内侧,脚尖点地。目视右手(图150)。  相似文献   

13.
前言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又名中正拳,系号称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孙禄堂先生晚年所创。该拳以武氏太极为主体,融入形意、八卦乃至外家拳之精  相似文献   

14.
张兴洲  李仲良  赵峰 《武当》2013,(2):26-28
四、太极身法各部论解头者,一身之主宰,六阳之首焉。人似太极,头为太阳,上阳也。头为中正之官,修炼时不可前俯后仰,左歪右斜,不可摇头晃脑,头虚领,用意如同与天地相应,面叩中正,在运架开紧呼气时,头顶上星穴,百  相似文献   

15.
张天绪 《武当》2012,(1):12-14
一、上时曲蓄落时长(一)目的习练太极拳不应囿于某家某派或某某套路,而应细细品味和感悟太极拳的真髓和要义。太极拳所要向人们传达的不只是某招某式,她首先要给人的是思想的启迪。向人们昭示的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给人们灌输的是一种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力制大力的理念。所以,练太极拳以及学习太极拳推手时,要刻刻留心的应是太极拳的根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它们是  相似文献   

16.
第二讲(一)云手练法提示:并步站立~开步举臂~马步双按~右弓步按~向左云手~并步采按~向右云转。1.并步站立两脚并拢,身体直立;头正,虚领顶劲;立项,松肩沉肘,周身放松,意念集中(图1)。2.开步举臂提起左脚向左平行开步,与肩同宽;随之,两手慢慢前平举,与肩同宽、同高,两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眼看前方(图2、3)。3.马步双按身法不变,两腿屈膝下蹲,两膝关节沿脚尖方向屈蹲,使裆部开圆;同时,两臂屈肘,两手向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前,成马步双按式。(图4)4.右弓步按身体右转,步型不变,右手顺缠向内向上再向右划弧云转至右侧前方,掌心向内,掌…  相似文献   

17.
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特别重视习拳的质量,首重身法。武禹襄借鉴了射艺身法要领,根据太极拳之需要,强调走架要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见《十三势行功要解》)。并规定《身法十要》: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腾挪、闪战。后来郝月如先生又增尾闾正中、气沉丹田、分清虚实,共十三项,成为武派传人必须遵守之身法要领。武禹襄宗师生前对这些要领并无文字解释,第一个作解释的是郝月如先生。其弟子徐震在《太极拳发微·练拳第八》中对武派太极身法要点也做过概括。多年前依据师门心法,我对武派太极拳身法也做过浅释(见《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57~62页)。伴随着练功体悟,深感昔年解释仍有未尽意之处,所以再做补充修润,供太极拳爱好者参考,并请高明指正。  相似文献   

18.
1.手挥琵琶教法提示:跟步按掌——虚步前扌朋(l)身体微左转,左腿弓住踏劲,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腿,提起右脚向前跟步,落在左脚的右后侧;同时右手继续向前推按,掌型不变,左手仍在胯侧,掌型不变,眼法不变(图30)。(2)身体稍右转,右脚落实,屈膝踏劲,身体重心移至右腿,抬起左脚向前上步,  相似文献   

19.
王志远 《武当》2012,(8):23-24
[正文]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校勘](1)[曾本](曾昭然著《太极拳全书》,1960年香港友联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虚领"作"虚灵"。按:虚灵,别本作"虚领",殊不可解,"顶劲"别本作"定静",则饶有意义。(2)《太极拳真诠》"不倚"作"不欹",倚通欹。[图本]后二句作"中立不依,乍隐乍显"。(3)杨氏家藏抄本"忽隐忽现"作"忽随忽现"。[诠释]虚者,虚灵不昧,反乎其实也。顶者,头顶也,亦日囟门也,道家称为上丹田,泥丸宫,素呼天门、天庭、昆仑,为"至  相似文献   

20.
许神 《武当》2014,(4):11-14
33、云盘手 承上式,跟进一个左右逢源式,右掌从上向下左右划一小圈,掌指朝前,掌心向下,左掌同右掌一样在左前方划小圈,上体前倾呈马步式。划圈时身体左右倒重心,如此做三到五个循环。(图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