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借用某一事物来代表另一与之相关的事物,这种修辞方式叫做借代。它不仅可以使语言表述得形象生动,而且还可以利用词语转义,大量创造新词。古诗文中的借代方式很多,现就初中课文中常见的几种方式分类简释如下:一以特征代本体(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相似文献   

2.
《关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的说明》一文将"几、许多"归为数词,将"第一、第三"归为序数词,值得商榷。前者与目前语法学界的普遍看法相乖离,较好的处理是:"几"为疑问代词,"许多"为形容词。后者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述不一致,"第一、第三"为表序数的词组而非序数词。  相似文献   

3.
数词可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种,其中序数词是表示事物的顺序,常常与定冠词the连用。如果序数词前有指示代词this、that或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my、your、her、its、our、their等限定词修饰时,不和the连用。eg:This is the firstday of aweek.这是一周的第一天。It is ourSeventhUnit.这是我们的第七单元。It is10th,June today.今天是六月十日。Please put these apples in the second basket.请把这些苹果放在第二个篮子里。由此可见,序数词的用法较广,那我们怎样才能牢记序数词呢?我们可以采用顺口溜来记住其序数词的拼写规律:一、二、三…  相似文献   

4.
数词可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数词表示数量,序数词表示事物的顺序或编号。请看下面基数词变序数词的规律。基数词变序数词一般情况下直接加th,有些特殊情况的变化,你只需记住下面的口诀,这些问题即可迎刃而解。【规律口诀】一、二、三特别记,(first,second,third)其余后加th;八去t,九去e,(eight-eighth,nine-ninth)ve要用f替,(five-fifth,twelve-twelfth)整十基数变序数,先把y变成ie(twenty-twentieth,etc)th最后加上去,几十几要注意,十位基数个位序。【口诀小释】解析口诀:one→first,two→second,three→third这三个词变化特殊,要单独记;…  相似文献   

5.
一、核心词汇(一)"四会"单词(略)(二)"三会"单词(略)(三)拓展词汇:序数词:(1)英语序数词第1-19除first,second与third有特殊形式外,一般情况下在基数词后面加"th",如:four-fourth,six-sixth。但fifth,eighth在写法上有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6.
巧记序数词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第一册就已出现了基数词,直到初二才出现序数词。而基数词与序数词的运用却贯穿整个初中英语学习过程。同学们获取的序数词的知识是零散的、支离破碎的,而仅靠大量的训练来强化,则又有悖于“减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口诀,供大家参考:口诀一、二、三特别记,其余后加“th”,five,twelve两兄弟,“f”要将“ve”替,“八”减“t”,“九”去“e”,辅音 “y”改“ie”,“21”以后个变序。说明:(1)one→first,two→sec-ond,three→third这三个词由基数词转变序数词,比较特殊,需特别记忆。(2)five→fifth,twe…  相似文献   

7.
借代借代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布衣”代平民百姓,“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我们必须了解古文中借代的大致情形,翻译时把所代称的事物准确地译出来,才能保证不出差错。(一)以特征代事物,要译出事物本来的名称。例如:1.甚矣,乌纱之横,皂吏之俗哉!(《虎丘记》)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例1中的“乌纱”即乌纱帽,借指官吏;“皂”,黑色,官府中差役穿的黑衣,借指衙门里的差役。全句译为:官吏的横暴,衙役的粗俗,也太过分了!例2中的“黄发”和“垂髫”分别是老人和小孩的特…  相似文献   

8.
一、引 言 汉语中有一些动量词可以象名量词一样直接修饰名词.例如: (1)去了一趟广州. (2)吃了一次肯德鸡. (3)看了一遍《红楼梦》. 动量词本来是动作行为的计量单位,而名量词是事物的计量单位.  相似文献   

9.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乔牌儿》:“黑阁落甜话儿将人和,请将来着人不快活。”王季思先生校注《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本)云:“和,哄骗也。《来生债》剧第一折磨博士白:‘古墓里摇铃,只是和哄那死尸哩。’……并以和哄  相似文献   

10.
借代又叫“代称”,就是不把人或事物的原名直接说出来,而借用另一个有关的名称来称呼。一、借代的类型(一)旁代旁代即借某个事物本身所伴随的或附属的事物名称来代替事物的本体。约有以下几类:1.用本体事物的性质、特征代本体。如: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彭端淑《为学》)鲁,本为迟钝,此用作名词,迟钝的人,借指曾参。据《论语》、《史记》记载,孔子认为曾参天资愚钝,但精通孝道,所以孔子把儒道传给他,又由他传给子思,再由子思传给孟  相似文献   

11.
借代修辞就是不直接说出事物的名称,而是用另一种与其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简言之,就是以此代彼。但是,同一个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其所代的含义却不只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以“金”字为例: 1.“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淮南子·说山训》)——金,指刀剑之类。 2.“为外形者金与木也。”(《庄子·列御寇》)——金,指刀(?)斧钺之类。修辞的不断发展,借代修辞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个词在各自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被借代时,可以有过若干个临时的修辞意义,但在发展过程中,有时就逐渐淘汰一些修辞意义,最后只留下一个,这个留下来的意义就是这个词的借代义。请看“红颜”一词: 1.“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发花映肉。”(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红颜”指年轻人红润的脸色,这是本义。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收集和了解有关本课成语的典故。[课前安排学生查寻相关资料,逐渐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播放动画片《拔苗助长》)师:我国文化灿烂,语言优美。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鲜活的场景往往只需一个词语来表达,这种特殊的词语就是我为大家请来的一位新朋友——成语。(生齐说三遍)她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师:愿意与成语娃娃交朋友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三、初读成语,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读成…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单元,两篇讲读课:《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两篇课内自读课:《庄稼的朋友和敌人》、《珊瑚岛》;一篇课外自读课:《洲际导弹自述》。其中讲读课文集中体现了单元教学的要求,是重点。 说明文的学习,总的要求应是把握好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和说明的语言。本单元的具体要求是: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继续学习说明的方法和顺序。 通观全单元,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抓住要点,进行备课。 (一)抓住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表示顺序的词称为序数词。多数序数词是由"基数词+th"构成,而且可以缩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序数词的变化规律吧!一、序数词的口诀序数词表顺序,词前须带定冠词。一、二、三要牢记,词尾字母t,d,d。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仅就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作些考源,以求对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和毕业复习有所启迪。第一大题的第(一)题,“哄”字三个不同的读音组词,不仅见之于初中语文第二册附录《多音多义字表》,还可从第六册的《普通劳动者》、第二册的《夜走灵官峡》、《社戏》中找到。第(二)题文学常识填空中十二个小题全部出自初中、高中教材。因较简单,恕不  相似文献   

16.
谈诗的翻译     
《长江水利教育》1993年第2期载朱留成同志《语言不可完全对译浅析》(以下称《浅析》)一文谈到有三方面的东西不可完全对译:(一)诗,(二)对联、对偶句、字谜、成语、歇后语,(三)歧义句。拜读之后,获益匪浅,但针对第一点——诗之可译性感到意犹未尽,因写这篇续貂的文章以就正于朱留成同志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序数词前的冠词问题使同学们常感困惑,现将序数词与冠词连用的四种情况作一简略归纳。一、序数词前常用定冠词的情况1.强调编号和顺序。例如:Autumn is the third season of a year.秋天是一年的第三个季节。I will never give up,not even on the1,000th or10,000th try.即使再试一千次、一万次我也不放弃。2.序数词本身用作名词(其后无其它名词)。例如:The first is the best of all.第一个最好。Who was the fourth in the examination?谁在这次考试中获得第四名?3.序数词修饰最高级,表示不一定居“第一位的”,如“第二(三)位”…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中,基数词通常置于名词之前作定语,而序数词通常表示事物的顺序,可以作主语、定语、表语等多种成分。随着英语语言的发展演变,部分数词(组)在日常英语中已演化为特定的含义,从而形成意趣丰富的习惯用语,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相似文献   

19.
近日翻阅资料,偶见《语文学习》81年第一期上《略谈诗经》一文,在谈到比兴时说:“兴的形式约有如下四种:(一)各章都用同样的事物起兴的,如《萚兮》。(二)各章用不同事物起兴的,如《南山》。(三)一章之中完全用兴的,如《葛覃》的第一章。(四)全诗都用兴法来歌唱的,如《鸱(氵鸟)》。”前三种无庸置疑,第四种则不敢苟同。所谓“全诗都用兴法来歌唱的”这种形式,我以为根本不存在。首先,这种所谓“兴的形式”是同“兴”的概念矛盾的。依该文作者之见,兴是启发,是诗人先见一种景物,触动了他心中潜伏的本事和思想感情而发的歌唱。也就是说,一首运用了  相似文献   

20.
借代,是利用乙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甲事物的一种修辞办法。尽管甲事物与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就可以借代。其具体形式有: (一)用特征、标记代本体,或者说用衣着、服饰来代人。例如: 1.况田猎,虞人之所事也,君问诸皮冠。(《中山狼传》) 此句中的“皮冠”借代“打猎的人们”,“皮冠”为古时“田猎之冠”,是打猎的人们戴的皮帽子。 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此句中的“纨绔”借代那些“只知享受,什么事也不干的富贵人家的子弟”,因为“纨绔”是古代富贵人家子弟常穿的细绢制成的裤,故以物代人。 3.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房。(高适《塞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