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15)
康德在知识学领域所进行的变革,直接波及道德哲学领域。康德认为,道德哲学吸取动机如果只是暗合于现象界的话,那我们的道德教育只能是无底盘的\"权宜之计\"。而真正的道德原则是超越于经验原则之上的,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以这种道德原则作为决定其行为的动机。 相似文献
2.
谭晓玲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242-243
互联网快速发展,部分大学生出现一系列网络道德失范现象,要充分认识他律、自律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坚持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实现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3.
陈洁华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0,(2)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阵地,班主任的理性管理起着关键作用.要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有班级集体荣誉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从他律渐渐发展成自律. 相似文献
4.
5.
从他律到自律——我国道德重建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道德体系重建之时,应对我国道德体系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旧道德体系的非理性约束之弊端进行深刻的剖析,对新道德体系特质给予确切把握,并由此寻求到新道德体系建构的基本目标和归向——从他律到自律. 相似文献
7.
8.
我国传媒的自律和他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力丹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5):5-9
我国传媒和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规范普遍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在认识上误区太多。所以谈论我国传媒的自律和他律问题,首先要从我国传媒人的自律意识谈起。促成我国传媒自律的形成,要将记学的政冶“权力”意识转变为职业“权利”意识;要立足于同行控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的内化而形成;要制定一系列具体的职业规范;要提升新闻伦理学的学术质量;寄希望于公众参与,监督传媒自律。 相似文献
9.
自律和他律各有其特点和局限,信用从他律回到自律,不是简单的倒退和反复,而是要回归到更高层次的信用自律。通过加强制度文明建设和信用教育,从他律回到自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用的制度化超越和市场经济信用的理想化建构。 相似文献
10.
一、当代德育由他律到自律转变的应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德育工作也必须改革。 相似文献
11.
道德自律引领下的网络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娟娣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1):57-58
近几年,网络事件层出不穷。曾经的“艳照门”事件不仅在娱乐界、更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各界人上纷纷从各自的领域解读此事。但是,关注最多的还是对“网络伦理”、“网络文明”的思考。事实上,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反映,现实社会所适用的一切伦理道德在网络社会基本都能找到位置。但是,由于网络社会的特殊性,网络伦理的建设和完善更多地需要网络使用者的自律,并相应地结合一定的他律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刘淮南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6(2):142-148
从"自律"与"他律"的关系来看,文学的价值性既不在于它是意识形态上,也不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上,而在于它的既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又不限于这种影响和制约上.所以,意识形态的强调和审美意识形态的凸现对文学和文艺学的进一步发展而言未必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3.
王聪益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5(2):25-28
对文学本体自足的追求是文学排斥其他实用性功能的渊源,其中政治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只限于纯审美的自律是一种狭隘的自律,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文学的功能不可能是纯然的超功利,于是政治倾向具有了自身的合理性。这种政治性要求的是一种独立的品性,是对现实的勇于承担,它是在形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文学自律。 相似文献
14.
班级管理的境界变迁:从矛盾他律走向和谐自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班级管理是教育管理者按照教育管理的规律和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为实现班级的学习成长目标,不断进行组织、指导和协调的职能活动.他律是班级管理的低级境界,自律是班级管理的高级境界.班级管理由他律走向自律的境界变迁是一个充斥着矛盾张力的博弈过程.和谐管理视野中的班级管理境界最优变迁路径,是在民主和谐的班级制度张力与健康和谐的班级环境推力及其耦合形成积极和谐的精神内生力的作用下,诱导班级管理由放任型向和谐型演进、进而实现班级群体学习成长目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任德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63-66
本文就个体道德意识在心理机制形成后,进入发展阶段时的自律这一环节,剖析了儿童和原始人在道德自律发展过程中“反思”的重要,论述了自律不仅是“合于法”,更是“本于法”,道德主体既用理性为自己立法,又靠意志来服从这些法则,既是立法者,又是臣民。 相似文献
16.
张正甫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5):15-19
"为仁由己"、"自省明过"、"见过自讼"、"改之为贵"、"克己归仁"是孔子关于自律的重要观念。这些观念之间有着合理的内在逻辑,并隐含了一套富有实践价值的自律操作模式。同时,这些观念还明确了自律的缘由、自律的基础、自律的保证、自律的要求、自律的总纲,并包含了孔子对自律主体、自律方式、自律内容、自律价值、自律标准等问题的思考,它们一起构成了孔子的自律思想。 相似文献
17.
程瑞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Z1):115-116
"将当地民间美术资源引进小学课堂"的美术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小学美术课堂,又可以为我们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群众基础,对弘扬地方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儿童美术和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特点上看出民间美术和儿童美术之间具有很多天然的相通之处,因此让小学生接触民间美术完全符合小孩的天性,也是一项符合艺术教育规律的教学活动。将民间美术资源引进小学课堂符合《义务教育小学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18.
他律抑或自律——文学理论发展中的钟摆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冬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4):118-122
文学理论自诞生以来的漫长时期中,从属于政治理论、伦理观念及各个时代的道德观,处于他律状态;20世纪初,随着语言论转向的出现,相应地催生了符号学以及俄国形式主义等回归文学文本的理论体系;但是近50年来,受大众文化、视觉文化等的冲击,文学逐渐式微,文学理论也不得不重回他律。这一过程就像一只钟摆,摇摆也许就是文学理论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伟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9(1):22-24,29
学界一般笼统地对30年代文艺自由论辩中的所谓"第三种人"持否定态度,而实际上胡秋原无论是对民族文艺理论的批评还是对钱杏邨理论的指责都是为了守护文学自律,这并非意味着他否认文艺与政治、阶级的关系,但其底线是他律的力量不能破坏艺术之形式。尽管这些意见可以矫正其时左翼文学的偏颇,但由于胡文极尽嘲讽之能事、再加上苏汶高调的声援,有点儿"浪费的"论争在所不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