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关键的领导人之一,立足于实际工作对经济、政治、文化都作出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他初步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经济方面坚持实事求是,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重视科技和环境;政治方面探索民主政治建设,关心民族问题;文化方面关心文艺和文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问题作出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在经济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从生产力的实际出发,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一系列的重要建议,重视"三农"问题,关心对外贸易工作,孕育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政治方面,探索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在文化方面,关心文艺和文化建设;在社会建设方面,强调分配体制改革、关心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毛泽东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为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莫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近30年的探索实践,其“特色”愈益突出。该“特色”主要包括经济特色、政治特色和文化特色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明确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政治并列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认识的新境界,本文主要从文化建设在现代建设中的地位的作用,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三方面展开,集中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面、道路、中心、任务等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以及执政党的优良品质,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可能性;在实践中,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等五大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是成功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经过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是引领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道路。其特色表现在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整体目标;在政治上表现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形成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框架;在文化上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坚持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8.
丁伟民 《考试周刊》2014,(37):27-2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需要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制度,而且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本文分析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9.
刘森 《高中生》2009,(16):27-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历来是高考的重点之一,其考查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事件;第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道路;第三,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技文化制度。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探索(1949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逐步建立起了  相似文献   

10.
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统揽全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整体性把握与全局性思考,对人民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给予高度关注与深切关怀,始终引领中国人民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深刻蕴涵着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丰富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民生取向.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政治现象和文化现象。所以。全球化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影响必将是整体性和全方位的。全球化不等于全球资本主义化。从全球化所呈现的总趋势来看。不是社会主义的终结。而是社会主义的振兴。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在新世纪开始之际。关注当代社会主义的命运。研究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等影响。尤其是关注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与命运。是增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对社会主义发展既带来了一些有利条件,也在政治、经济、化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对此,社会主义国家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注意把握好一些重要原则,并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是教徒最多的世界性宗教。它经历过原始纯朴的形态到封建化,再到资本主义化的过程。任何宗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精神状况相适应,才能生存与发展。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包括基督教在内的一切意识形态都必须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思想。在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中,他强调文化源于经济与政治,文化为政治和经济服务。毛泽东认识到知识分子的独特作用。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改革开放初期,新一代领导集体不仅继承了毛泽东的文化思想,而且发展了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提出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应该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等思想,并且对知识分子的地位也做出客观的判断。这些思想不仅为30年来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成为今天发展和繁荣我国文化事业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政治文化也在迎接着机遇和挑战,我国当前政治文化呈现复杂性、多样性特征。在市场经济对我国政治文化深刻影响的大背景下,要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公民意识培育、构建橄榄型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实践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统一的历史过程。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发展应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展开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国家的同时 ,也要注重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文化而言 ,理性、科学、人道主义是解决世界文明发展中三个层面的问题 ,即社会发展的秩序、动力、目标问题 ,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树立的三种精神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首先要坚持主流政治文化,化解、避免政治文化的危机。其次要警惕政治亚文化的威胁,防止邪教、伪教的影响。同时,清醒认识权威转型社会危机,培养参与型的公民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文化中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9.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各项建设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由于国外形势的变化,以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导致高等院校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切实把当前高等院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2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处理好很多的矛盾关系。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呈现给我们更多的是一致性的一面,市场经济为民主政治提供物质技术条件,为民主政治培育活动主体,民主政治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法治支撑。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在价值原则和发展空间上也存在一定的冲突,解决好这些冲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