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红的橘子,蹒跚的背影,儿子的眼泪,有如一面明镜,折射出父子间的悠悠亲情。那位父亲为远去的儿子买橘子,蹒跚地穿过铁道,又艰难地爬上月台,抱着朱红的橘子回到车上那肥胖的、穿着青靠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让儿子潸然泪下.也让我内心激荡,因为,我也有这样的爸爸。[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唠叨进行曲     
自从读了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后,我脑海里总是闪现着“父亲”那蹒跚的背影,还有那袋蜜味芬芳的橘子。“父亲”那笨拙的脚步虽然有点滑稽可笑,可那却是父亲对儿子爱的丈量。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让我立刻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父亲那肥胖蹒跚的背影被永远地铭刻在儿子的心中同样的,母亲那慈祥而沧桑的双手也让作者流下热泪。两篇文章都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可都表达了浓浓的亲情。  相似文献   

4.
我们写文章刻画人物时,为了让读者看到鲜明具体、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总要运用"描写"这种手段。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写父亲买橘子的情景,就运用了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  相似文献   

5.
笔近日再读《背影》,觉得中那以往不为人在意的“朱红的橘子”也是作独运的匠心,值得细细地品味。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出现了三十“望”字和两个“坐”字。“望”和“坐”常用做动词,但在《背影》一文中,却不都是这样。请看下面的例句:1.他望车外看了看说。2.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3、我望着他  相似文献   

7.
讲授带着情感的作品已不计其数,但唯有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背影》令我久久难忘,每读一次都会受到一次情感的荡涤,眼前每每浮现父亲蹒跚地穿过铁道、笨拙地爬上爬下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就会禁不住赞叹不已。特别是自己做了母亲后,更加深切地体会了那种舐犊的亲情。但是,如何让这些正值花季年龄、快乐无忧地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的初中生,体会出作品中所传达的浓浓深情呢?  相似文献   

8.
读朱自清的《背影》,那身处困境、身体又胖的父亲艰难地穿过铁道,攀越栅栏,将买来的橘子送到儿子手上的情景,总是令人唏嘘不已。有人从色彩美学的角度评论说,《背影》全文的色调是灰暗的,唯一发亮的只有橘子的橙色——浓浓的父子之情。读这篇《爱的小橘子》,我们发现的是另一种人情的亮色。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课堂     
约翰·W 《中华家教》2011,(11):16-17
这天下午,我正在书房里写一个计划,9岁的儿子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只沾满泥土的小虫子,缠着我问东问西。我头也没抬地说:"我现在很忙,晚点儿再告诉你。""好吧,爸爸。"儿子闷闷不乐地说。儿子声音里的不快让我的心猛地一震。我抬起头来,看着儿子垂头丧气的背影,突然想起多年前的一天下午,爸爸把我  相似文献   

10.
下午,我正在书房里写一个计划,9岁的儿子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只沾满泥土的小虫子,缠着我问东问西。我头也没抬地说":我现在很忙,晚点儿再告诉你。""好吧,爸爸。"儿子闷闷不乐地说。儿子声音里的不快让我的心猛地一震。我抬起头来,看着儿子垂头丧气的背影,突然想起多年前的往事。  相似文献   

11.
读朱自清的《背影》,那身处困境、身体又胖的父亲艰难地穿过铁道,攀附栅栏,将买来的橘子送到儿子手上的情景,总是令为人父者唏嘘不已。承载着父  相似文献   

12.
读过《背影》的人,无不被作者的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穿过铁道,爬上月台去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所感动。其中,作者用“蹒跚”一词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步态,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父亲的个人处境和爱子之情,属于成功的步态描写范例。何为“步态描写”?它是指聚焦于人物脚步情态的一种描写方式,属于动作描写的一种。由于人物的步态往往是人物心  相似文献   

13.
关于《背影》的主题思想,争议颇多。其中的一种意见,认为文章字里行间盈溢着真挚的父子之爱。的确,“背影”是父子深情的凝聚点。所谓父子深情,既有父亲对儿子的爱护,也有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与爱戴。作者选择了一个“背影”,巧妙地把这两方面的爱融汇了起来。从父亲这方来说,在浦口车站与北去求学的儿子分别,从决定不送到终于去送,以及看行李、选座位、托茶房等琐事,已经表现出对儿子的关切与厚爱;然而,慈爱的父亲觉得还不够,还要穿铁道、爬月台,为儿子买几个桔子——那肥胖的身躯、那蹒跚的步履、那笨拙而又艰难的动作,合成了儿子眼中“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是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吃橘子,而妻子不喜欢吃。有时候我反复地劝说她,橘子富含维生素C啊。她就强调说:"再好的橘子我也不喜欢吃,因为我根本就不喜欢橘子的味道。"我觉得很遗憾,但她的话突然让我有了想法。是的,作为一个橘子,哪怕是再好的橘子,也照样有人不喜欢。  相似文献   

15.
下班后,我去学校接儿子,他又因为课堂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留下了。站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看着儿子孤零零的背影,我的脸火辣辣的,真丢人呀,咋遇上这么个不争气的,他让老师留下可不是一次两次了,为此我也是有理有据地说服过,雷霆万钧的训斥过,可……唉!  相似文献   

16.
【片断】我说道 :“爸爸 ,我走吧。”他在车外看了看说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 ,须穿过铁道 ,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 ,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 ,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我…  相似文献   

17.
叙述与描写     
叙述与描写。都是表达方式。关于叙述与描写的关系,叙述好比一条线。描写是这条线上点的放大。叙述又好比流水.描写则是激起的浪花。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整个叙述并不复杂,就是作者回想起两年前父亲送自己去车站的情形。但从描写来看.则突出了途中相送那个背影。父亲送儿子上火车后.又为儿子买橘子。正是在这个场面中。出现了父亲那感人的背影。“走到那边月台,  相似文献   

18.
几乎所有的关于"背影"的教学设计都着力于分析父亲过铁路、爬月台时的艰难。似乎惟其艰难,才能体现出父亲对"我"的爱。于是,教师们在课堂上不遗余力地渲染彼时彼境中的"背影",在课堂上从不同的角度侧面详细分析父亲背影的含义:如分析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如分析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相似文献   

19.
一个橘子     
一天,妻子从市场上买回来一袋橘子。橘子圆圆的,那金黄色的外皮很是诱人。我和儿子迅速剥开一个,各自拿了几瓣放进嘴里,好甜啊!我正准备再拿一个吃,却见儿子从袋里挑了个又大又圆的橘子,用塑料袋装好放进了书包里。儿子,橘子是不能带到学校里吃的。不是我吃,  相似文献   

20.
一、以民俗文化素材突破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朱自清的《背影》,在教学时,文中对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的描写是学习的重点。教师常常引导学生去分析文中对父亲的动作、衣着、体态的描写,从而去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此文能把父爱子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实因文中暗含了扬州特定的“买橘”习俗。扬州一地,大年初一清晨,主妇须将事先准备好的橘子、苹果分发给全家老幼,这是新年第一件庄重又愉快的事。扬州话,碰上好运叫“走局”,好的运气叫“橘气”。“橘”和“局”同声同韵,都是入声(“橘”谐“局”音),橘子的清新鲜爽的气味,俗称“橘气”,故而赠人以橘,便意味着把好运气馈与对方,希望吃了橘子,处处走运,事事遂心。它寄托了一个迂执的父亲对儿子的良好愿望,把父亲难以言表的爱子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父亲遵循扬州风俗,虽然“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但仍希望儿子处处走运,事事顺心,所以,他才为儿子买来橘子——这一象征顺利的吉祥物,凝聚了父亲的挚情痴爱!作者并未明确说出这一民俗,只有通过对这一民俗的揭示和分析,才能使学生领悟本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感受到“背影”所包含的浓浓的父爱充分运用文中的民俗文化素材,帮助、引导学生理解了本文的重点。二、以民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