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返璞归真与青春美,拼搏奋进与劳动创造美——忧国忧民与挚爱的美等方面内在联系的分析,提高人们对美和美德的认识,拓宽美学知识,升华美德情操。  相似文献   

2.
程乐明 《河南教育》2013,(12):20-21
在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篇》和《美诺篇》中,苏格拉底、美诺和普罗泰戈拉讨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苏格拉底与普罗泰戈拉的观点看似对立,其实不然。二者从不同侧面揭示了道德教育的真谛:美德不同于其他知识,它的获得强调践履,强调养成习惯;美德教育的途径不是单一的,不能单靠专门的美德教师,应是多渠道全方位的;美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该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不断变化;美德教育的方法不是灌输式而应该是启发式。  相似文献   

3.
素材关键词:榜样的力量 美德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品质,美德是推动一个民族走向文明、和谐发展的动力。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无数的美德之光在闪耀:孔子的宽厚之美,孔融的谦让之美,刘备的礼仪之美……生命短暂,只有美德能流传到久远的后世。面对美德类的作文话题,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作文技巧的训练,还是一场道德和智慧的考验,因此应该注意情理相透、文质兼佳,还要有情感的鼓动性、哲理的启发性和语言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邱兰君 《广西教育》2013,(26):20-21
苏格拉底一生致力于探索伦理哲学和公众教育,“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的重要命题。“知识即美德”观蕴涵着去私存理、智中存美、德行可教等伦理哲学,不失为别具一格的美育方法,与学生美德的系统培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而,在“知识即美德”视域中探讨学生美德的建构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自身的不确定性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美育与德育相结合,把做人的道理蕴涵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用美引善,使未成年人感受美、追求美,进而促成他们在生活中实践这些美德。  相似文献   

6.
王翠  苗良 《培训与研究》2007,24(5):83-85
美德性伦理教育的可能性包含着两个问题:第一,“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而学会的么;第二,德育对象为什么需要接受美德教育。本文首先分析美德性伦理教育及其面临的困惑和挑战,从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和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回答了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而学会的,并从人性的本质需要方面回答了人需要接受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精心选定美德教育的内容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中,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做出了如下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总政治部颁发的施行《军人道德规范》的通知中要求军人做到:听党指挥,爱国奉献,爱军习武,尊干爱兵,严守纪律,坚守气节,艰苦奋斗,文明礼貌。这些规范是我们制定军人美德教育的重要依据。在设计军校大学生美德教育方案中,我们依此为依据,将美德教育确定为以下六个方面:1 .军人美德在于天职之美。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这是党和国家赋予军人的特殊使命,军人应以此为美、为荣。无论…  相似文献   

8.
崔会 《班主任》2024,(3):53-55
<正>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但文明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那么,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该如何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我尝试以下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悟文明之美1.美德故事传递美一年级伊始,我们在开展每日亲子阅读活动中倡议学生寻找中华美德故事中的美,让学生从故事中去找寻文明的种子,并鼓励学生在班中宣讲自己感受最深的美德小故事。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将故事中的文明之美传递出来。  相似文献   

9.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乾卦》,其意在于激励人不断进取,现被引为清华大学校训.此处的君子我暂且用来比喻对小学生的小公民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小公民意识的培养能使学生自强不息,增厚美德,容载中国公民所应具备的所有美德,其内涵之美,既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有现代生活中人们既已形成的道德规范,理所当然也包括新一代小公民的方方面面生活规范.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感悟到了生活的美、自然的美、人情的美.  相似文献   

10.
一、审美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审美教育思想在古希腊罗马和中国古代的论著中早有阐述。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德谟克利特说“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主题教育是学生成人的阳光与雨露,那么主题实践便是他们成人的沃土与蓝天。华东师大张江实验中学的学子,正是在常态化、多样化、趣味化的主题实践之中,播下美行的种子,收获美习与美德的花果。  相似文献   

12.
工作从来都是一种美德,但是工作狂似乎偏离了生活的意趣,因为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休闲和娱乐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过犹不及不再是一种美,相反它打破了美的平衡,工作狂正是破坏了工作与生活的和谐美而不被倡导。  相似文献   

13.
幼儿美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有发现美的眼睛,能发现美、体验美、感悟美、鉴赏美与创造美,打造新时期"智美德"全面发展的"新幼儿形象"。诚然,美育的实施需要借助广泛、多元、丰富的美育活动,而如何开发美育活动值得研究。本文阐述了幼儿园美育活动的基本内涵,并对幼儿园美育活动开发的路径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一些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玉美如一     
一个古老的国度,一个高雅的礼仪之邦,一群勤劳的生灵以美的秉性树立起美的信仰。美言、美德、美行及人世间的一切美好与历经沧桑的土地一齐孕育着美的文化。美。是有着太深内涵的一个形容词语,而各种美的结晶与归宿,莫过于玉,莫过于追求至美的玉石文化……  相似文献   

15.
玉美如一     
一个古老的国度,一个高雅的礼仪之邦,一群勤劳的生灵以美的秉性树立起美的信仰。美言、美德、美行及人世间的一切美好与历经沧桑的土地一齐孕育着美的文化。美,是有着太深内涵的一个形容词语,而各种美的结晶与归宿,莫过于玉,莫过于追求至美的玉石文化……  相似文献   

16.
论美     
美德犹如一块瑰丽的宝石,最好将它镶嵌在素朴的东西上。当然,美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姣美,但却形体清秀,气质高贵的身体里,那是再好不过了。不过一般说来,很美的人在其他方面不见得有什么大的美德;好像造物主在其繁忙的工作中只求不出错,而无意创造完美的事物似的。所以,那些很美的人虽然看上去可能很有教养,但却胸无大志;他们讲求的是举止,而不是美德。但这种观点并不永远是正确的,因为奥古斯都·凯撒、提图斯·韦斯巴芗、  相似文献   

17.
李爱菱 《教师》2011,(32):98-99
政治课的审美教学是指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对学生来说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师生共同创造美、欣赏美的审美过程,将师生关系转化为师与生、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的审美关系的教学方法。政治课的审美教学可以以美感人、以美激趣、以美启真、以美育德,使学生因美生情、因美向善、因美求真,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陶冶高尚美德品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多里斯、哈曼援引心理学中情境主义质疑“人格”的理论与实验证据来挑战美德之实在性,美德伦理学家基于概念辨析、逻辑推演予以消极回应。心理学证据与哲学思辨在实证与理论层次上的错位,致使美德实在性争论仍在继续。文章对美德实在性争论进行实证分析,剖析“美德”与“人格”的关系,剥离出美德的实证内核——美德特质;立足美德的说明方案,结合人格特质大五模型的实证研究,考察人格特质与美德特质在神经解剖学层面的本体论依据,对美德实在性进行积极辩护。  相似文献   

19.
德,国家之基也。人人为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世说新语》也载:百行以德为首。意大利诗人但丁曾经说过:“人不应当象走兽一般地活着,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说:“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可见德育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是何等重要,它是我们育人的根本。但是心灵本身如果不美,他就看不见美。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也就是说,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拥有美德,然后才能培养出拥有美德的学生。小学地理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小  相似文献   

20.
审美情感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古诗词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教育的精品,如何在教学中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呢?本文从美读、美情、美析、美想、美德五个方面剖析了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情感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