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坐位体前屈是近年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的内容之一,主要是锻炼学生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是测试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反映这些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在练习中通过采用适宜的练习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受测部位的柔韧素质,以提高坐位体前屈的成绩。一、"坐位体前屈"的动作方法平坐在地上,伸直双腿,脚面绷直,弯曲腰部,双手放在头的两侧,尽力向前伸慢慢用力,不要晃。二、国家规定的测试规格将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放置在平坦地面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坐位体前屈成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都知道,坐位体前屈,是近几年中考的测试项目,坐位体前屈主要考查学生的柔韧性,坐位体前屈动作的练习,对全身的关节、韧带、肌肉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以及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坐位体前屈成绩的提高既是考试的需要,也是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检测。所以应加强对坐位体前屈动作的教学和锻炼。  相似文献   

3.
大家都知道,坐位体前屈,是近几年中考的测试项目,坐位体前屈主要考查学生的柔韧性,坐位体前屈动作的练习,对全身的关节、韧带、肌肉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以及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坐位体前屈成绩的提高既是考试的需要,也是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检测.所以应加强对坐位体前屈动作的教学和锻炼.  相似文献   

4.
坐位体前屈是近年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之一,主要是锻炼学生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但在练习中部分学生会有恐惧心理,因为柔韧性练习会产生疼痛感,为了加强学生对坐位体前屈练习的兴趣,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双人瑜伽”的动作进行练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坐位体前屈是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其目的是测量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如何使每一位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练坐位体前屈,以达到发展柔韧素质的目的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应从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利用头部下颌夹物学练坐位体前屈笔者在坐位体前屈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做坐位体前屈时有的抬头,有的低头。为山西冯鹏  相似文献   

6.
<正>坐位体前屈主要是锻炼腰背部、腿部后侧和膝关节韧带,针对这一特点可以采用以下练习,对快速提高坐位体前屈成绩具有明显的效果。一、前俯腰  相似文献   

7.
<正>坐位体前屈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的测试项目之一,主要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部位的关节、韧带及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的发展水平。坐位体前屈成绩是反映学生身体柔韧性素质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何利用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发展学生的身体柔韧性,是摆在每一位体育教师面前的课题。将常见的坐位体前屈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状态(图1-1)与坐位体前屈成绩优秀学生的动作(图1-2)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8.
坐位体前屈是体育中考中的必考项目之一,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怎样提高学生的坐位体前屈的成绩呢?笔者根据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提供几种练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介绍游戏中的——自制教具 自制这个教具是受学校“坐位体前屈”仪器的启发,由于我们农村小学这种仪器数量很少,只能用于测试使用,不能满足学生练习使用。平时类似练习,尝试让学生压腿、站位体前屈、凭空坐在垫子上做坐位体前屈等,学生练习兴趣不高,成效不高,又不能很好地进行评价。后来偶尔发现学校装电脑的废弃纸箱,而且是正方形,学校淘汰下来一批电脑桌,上面的小木板和木条正好能利用上,经过精心设计,新的教具成形了,经过课上试验,效果不错,不但适合学生小组合作练习,比赛、探究学习,而且能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正>柔韧素质是指人体肌肉、肌腱、韧带和肌肉筋膜等结缔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柔韧素质的好坏,一般以人体运动时关节(骨骼)活动的范围和幅度来体现。因此,对柔韧素质的评价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测量关节(骨骼)的最大活动幅度。最典型的测试方法是"坐位体前屈":主要测量人体在静止状态下的肩、脊柱、髋、膝等关节可能达到的综合活动幅度,以此反映这些部位肌肉、肌腱、韧带和肌肉筋膜  相似文献   

11.
柔韧是指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即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它是体操运动员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中小学生正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佳年龄阶段,因此,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其柔韧素质的发展。柔韧素质分为快速型柔韧素质与静止态型柔韧素质,如:快速而有弹性的体前屈就属于快速型柔韧素质,而体前屈时把肌肉、韧带尽量拉开,直到感觉疼痛,然后在感觉疼痛的位置上稍停留一段时间就属于静止态型柔韧素质。提高这两种柔韧素质能使机体各关节活动范围扩大,韧带伸展度增加,肌肉弹性增大等,它对完成体操动作的质量和能否掌握合理的先进技…  相似文献   

12.
拉伸练习是热身、放松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力”的拉伸作用下,静态或动态有节奏地逐渐加大动作幅度或多次重复同一动作,使软组织逐渐地或持续地受到被拉长的刺激,提高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和力量,减少肌肉的粘滞性或紧张度,达到热身或放松的作用。本人在教学与训练中时常运用,效果颇佳。现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坐位体前屈是近年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之一,主要是锻炼学生大腿后侧、腰背部及肩关节的柔韧性。在练习中采用适宜的练习手段和方法,提高受测部位的柔韧素  相似文献   

14.
<正>本校班级学生数额都在60~80人,在本学期的坐位体前屈摸底测试中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有部分学生在双腿弯曲状态下,双手伸直也很难将游标推动达到测试仪器"0"厘米,说明这类学生柔韧素质不仅弱,而且两侧肢体柔韧程度发展不均衡。如何在大班额的情况下使柔韧素质较弱的学生也能提高成绩呢?笔者进行了多次坐位体前屈的教学改进,总结了一些方法,供老师们参考。一、设置简便学练、测试方法 1.将坐姿为主的练习改为以站姿练习为主2.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制定自测标准为方便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制定了"双手指尖触及地面为及格,双手握拳拳面触及地面为良好,双手掌根触及地面为优秀的自测标准(见图1~图3)。图1图2图3河  相似文献   

15.
武术教学效果的好坏 ,与学生的柔韧素质密不可分。较其它运动项目 ,对柔韧素质要求更高 ,因此 ,“重视柔韧素质、改进练习方法、打好扎实基础” ,是武术教学的关键所在。1 柔韧练习经常化提高缓慢且不练则退的特点 ,决定了柔韧素质必须坚持有计划的经常性练习。有条件的最好争取做到天天练 ,甚至一天练两遍。每次练习的时间 ,可因人、因课、因需而定。2 练习方法合理化柔韧的目的就是要加大关节的活动幅度。要达到这个目的 ,就必须要拉长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肉等软组织 ,同时还要保证他们的弹性和伸展性。当前 ,各种拉伸法仍是柔韧练习的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测试学生坐位体前屈的成绩,尤其是农村学校无力购买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我们体育组积极开动脑筋,自己动手制作了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成本十分低廉,很好地服务于体育教育教学,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坐位体前屈的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省近几年来将坐位体前屈作为体育高考必考项目之一,然而有众多的考生并没有拿到该项的满分。笔者近几年带学生训练总结了一些坐位体前屈训练的方法,在此和大家一起探讨。训练之前慢跑2000米热身,做好准备活动防止韧带受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易筋经练习对大学生平衡能力及柔韧素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贵州省毕节学院体育系大一年级学生23人,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健身气功易筋经竞赛功法练习,每周进行5次,每次练习2小时,持续一个月,受试者在练习前后进行闭目单足立和单足前脚掌站立以及立位体前屈和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一个月的健身气功易筋经练习后闭目单足立和单足前脚掌站立时间较练习前显著变长(P<0.05),练习后立位体前屈和坐位体前屈数值较练习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通过健身气功易筋经的练习可以提高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及柔韧素质。  相似文献   

19.
周宇 《精武》2012,(21):12-13
本文运用了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笔者亲身实验,选取12至14岁中学生96名,以成套安塞腰鼓12个动作作为练习内容,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男、女生各24名,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6周的练习,对实验前后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指标进行测试,并将获得的实验数据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证明安塞腰鼓练习对中学生的柔韧性影响效果明显,它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值得在中小学体育课堂及全民健身中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比较分析法,对参加12周太极柔力球运动的64名学生的身高、体重、脉搏、肺活量、台阶指数、握力、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足站立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比较研究其练习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除身高和坐位体前屈外,受试者练习后上述指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的体质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