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70~72页。【课前思考】《分一分(二)》是“数与运算”中分数初步认识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分数、巩固练习等环节,学生初步理解了以“个体”为单位“1”的简单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掌握分数各部分名称及简单分数的读写,体会分数是“数”概念的拓展与延伸。本节课教学要以第一课时教学为基础,让学生对单位“1”的认知由“个体”拓展到“群体”,理解将群体“平均分”如何用分数表示。为更好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基于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认识分数”是小学阶段认识分数的开始。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图形或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来表示。这里的“结合具体情境”既是教学时需要把握的目标.也指明了学生认识分数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雨后,院子的一角积满了水,我就折了许多小船带领幼儿去放船,孩子们玩得高兴极了,要求老师教他们折船。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折纸的步骤,我在做折纸示范时,让幼儿边看、边听、边学说“对折、向里折、向下折”等折纸用语。接着,我便开始教幼儿自己折纸。我先教简单的小船,再教较复杂的东西。开始时,幼儿有一些困难,他们的手指还不是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借助直观演示、操作、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点评:教学目标忌空泛、一般及简单化,或照搬“教参”。本设计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各种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明确提出了过程和方法中的重点及其能力培养要求;让学生认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体验并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等。这样的教学目标,要求具体、方便操作,易于检测各…  相似文献   

5.
听“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上课的教师要求学生利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1/3。旁边一起听课的老师小声说:“能折出‘1/3’吗”我知道这位老师并非认为上课教师提出的操作任务有何不妥。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在思考一个问题而已。当时笔者边听课边思考了一下,未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约分与通分的知识基础,因而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让学生看图写分数,通过直观使学生认识到有些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大小相等;例2让学生在折纸活动中寻找和二分之一相等的分数,并用等式表示出来.这样安排,旨在让学生在写一写、比一比、折一折的活动中初步体验有关分数的相等关系,为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感性材料.  相似文献   

7.
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安排了两个课时:"分一分(一)"是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分一分(二)"则是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对此内容的学习,学生有了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经能够独立解答下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教学重、难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理解简单的分数。  相似文献   

9.
【背景】今年8月,新教育实验第三届研讨会邀请我上一节“理想的课堂”示范课。“分数的意义”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让学生具体感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初步体会“平均分”、“每一份”和“谁的几分之一”等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并进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分数加减运算。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仅可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还可以把许多物体所组成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位教师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时,采用了均分圆片、折纸、分线段等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在整个教学中,教师一直强调要“平均分”,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在课末巩固练习时,我深入到学生间进行观察,不曾出现“不平均分”的现象。这时我就产生一个念头:学生是否获得真知?平均分是分的特例,在生活中所见的分法,不平均分的占多数。于是我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为不平均分的4份,指着其中的1份,问:每份占它的几分之一?答案都是一样:是它的1/4。我感到惊讶!为什么当出现不平均分时,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小数九义教材7册75页)这一小节教材时,应如何推动学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动因,促使学生充分感到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笔者建议如下。一、教学的起点要低,让学生感到“我能学”引入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比较抽象,所以教材分两个阶段来讲。“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教学这部分内容要用图形和一些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对简单的分数有个初步的认识,为今后学习小数和系统学习分数打好基础。“教学的起点要低”,就是说教学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教学设计要尽量便于学生学习。学生…  相似文献   

12.
儿子玩折纸     
学着折因为学的专业是幼师,我经常折纸。儿子耳濡目染,也经常折纸玩。儿子刚读小班时,一次,他无意中把家里一本关于折纸的书翻了出来,看到书中奇怪的符号,就问我:“妈妈,这是什么书?”我说:“折纸的。”他马上来劲了:“我要折。”我便示范折给他看,并告诉他什么符号该怎样折,儿子学得很认真,每折好一样东西,就笑眯眯的,满足得不得了。尝到折纸的甜头后,每天晚上儿子都要学折纸,从简单的叠被子、折杯子,到后来折些较复杂的小动物,久而久之,不用我示范,他自己也能看懂符号和步骤图,会独立操作了。于是我对他说:“儿子,不论做什么事,只要你肯学…  相似文献   

13.
课前慎思 小学三年级认识分数常常是从分苹果、分月饼、分纸片等活动开始;五年级再次认识分数时.教材中说“人们在测量和分东西的时候,往往得不到整数,这样就产生了分数”。测量是怎样产生分数的?可以让学生经历吗?测量引入分数与分苹果引人分数相比,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吗?以前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要反复强调“平均分”,为什么需要反复...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P112—P113 例1—例5。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2.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把4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2”) 2.把两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1”) 3.把一个饼要分给2个同学,怎样分才最公平呢? 让同桌的两位同学用圆纸片代替饼实际分分看。 指名学生演示分的过程。分成的两份大小怎样?说明是怎样分的?平均分的这半个饼可不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 教师讲解:过去我们学过的0、1、2、3……都是整数,遇到不够1个的情况,就不能用整数表示,比如这半个饼。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种新的数——分数。 二、学习新课。  相似文献   

15.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或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教材分为两个小节编排。第一小节是几分之几的认识(本单元重点);第二小节是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单元难点)。教学的关键是要紧扣“初步认识”这一要求,从直观形象入手,借助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教具演示、讲解及引导学生看图、涂色、折纸、练习等活动,让学生知道简单分数的含义,初步认识把一个整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分数的产生过程,初步认识二分之一,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简析本课教材是在整数基础上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由于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加上分数与整我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讲有很大差异,分数概念又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因此过材是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着重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的含义,给学生建立几分之一的初步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见分之几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三个: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放各部分的名称。2.借助直观议示、保…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2004,(3S):36-36
这是一堂教学评比课。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生把此时作为玩  相似文献   

19.
折纸变图形     
今天,我在家里玩折纸。邻居家的大哥哥到我家玩,看见我在折纸就问我折的是什么,我说我是随便折的,哥哥说:那不如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我说行啊。于是我们先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第十册第84~85页。学生在第五册已借助直观教学,初步认识了分数。本节课要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质性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而建立单位“1”的概念,又是归纳出分数意义的前提。所以正确理解单位“1”的含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要扩展对整体的认识,即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更是教学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