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5,(1):46-47
<正>熊瑾玎(1886-1973)是《新华日报》的创始人之一,于1938年担任报社的总经理。在这一重要岗位上工作了9年,为建立、巩固和发展党在国统区的这个宣传阵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共南方局和报社的同志称他是《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熊瑾玎又名熊楚雄,1886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其父熊笑三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第五军军长,蒋介石的嫡系将领。熊瑾玎早年参加毛泽东组织的新民学会,1914年以后在长沙当了五年小学教员。1921年,他曾  相似文献   

2.
这是顺理成章的《新华日报》创刊于武汉,成长于重庆,而创刊前的筹备工作,则是从南京开始的。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周恩来同志为首,有叶剑英等同志参加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来到南京,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和国民党政府谈判共同抗日问题。那时,党中央就决定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党报。几经谈判,国民党政府被迫同意。然而计划着手筹备未久,上海,南京相继沦陷,使报纸在南京出版的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八年一月的武汉,实际上是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和太原失陷后的全国抗战中心。国民党政府当时名义上已迂都重庆,但许多政府机关乃至军事指挥机构都集中于此,大公报、扫荡报、武汉日报和邹韬奋同志主编的抵抗三日刊也在当地出版。从北方和长江下游逃难来的人,由川、滇、黔、两广等地开赴前线的军队都经过此地,造成当地流动人口激增,呈现一派战时繁忙纷乱的景象。新华日报原来在南京筹备出版。当时党中央派叶剑英同志和秦邦宪(博古)同志驻南京,成立八路军办事处。由于南京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失守,新华日报筹备出版的工作不得不转移到武汉进行。我在一九三八年一月初从西北战场到达武汉,大公报范长江同志约我作长谈。他告诉我  相似文献   

4.
四十年代的重庆,是新闻从业人员荟萃的地方。报纸多,通讯社多,新闻记者也多。抗日的烽火从天南地北把这些新闻从业人员赶到一块来了;时代潮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但是在新闻阵地上,阵线却格外分明。一方是以《新华日报》为堡垒,配合《民主报》,围绕着为数众多的民间进步记者;一方是以《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平日报》为首的反动派大小报社的记者。双方列阵交兵,旗帜鲜明。一方为保障人权,忠实新闻报道而战  相似文献   

5.
陶冶 《新闻天地》2011,(2):72-73
1990年8月,原建工部副部长朱端绶从北京回她丈夫熊瑾玎的老家——长沙县江背镇张家坊省亲时,念念不忘地对笔者说,熊瑾玎熊老是原红十字会副会长,他职务不显赫,却倍受中央领导的青睐。她回忆说,解放后,毛主席曾三次请熊老到他家作客。董必武、谢觉哉、徐特立和他交往甚密,《十老诗选》开篇就是熊瑾玎的《登宝盖山》。胡绳、臧克家等曾多次著文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赞美他。尤其周恩来总理和他亲密无间。  相似文献   

6.
新华日报原是抗日战争时期找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的唯一公开发行的报纸。毛泽东同志一直十分重视和关心这张报纸,特别是南京解放后,曾三次为新华日报题写报头,勉励新华日报的工作人员办好这张具有光荣传统的党报。新华日报在南京的出版,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关怀下得以实现的。早在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后,党中央就提出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的计划,但未能实现。尔后,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不久武汉沦陷,又于同年10月25日在重庆继续出版。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决定将新华日报总馆迁往上海,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晚刊,重庆的新华  相似文献   

7.
1949年6月间,《晋绥日报》社的同志走下吕梁山,奉命到山西临汾集训、待命。接着“一分为二”,一部分随彭德怀、贺龙指挥的第一野战军,向大西北进军;一部分随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向大西南进军。我被分配到二野。分配到西南的同志,随军先在湘西北集中。11月1日,我军开始采用大迂回、大包围的部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突然向川、黔挺进。11月15日,攻占贵阳市,11月30日解放重庆。 1949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了。千万读者奔走相告:“《新华日报》回来了。”组织上决定我负责西南《新华日报》城市组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1949年6月间,《晋绥日报》社的同志走下吕梁山,奉命到山西临汾集训、待命。接着“一分为二”,一部分随彭德怀、贺龙指挥的第一野战军,向大西北进军;一部分随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向大西南进军。我被分配到二野。分配到西南的同志,随军先在湘西北集中。11月1日,我军开始采用大迂回、大包围的部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突然向川、黔挺进。11月15日,攻占贵阳市,11月30日解放重庆。 1949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了。千万读者奔走相告:“《新华日报》回来了。”组织上决定我负责西南《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9.
1937年,周恩来同国民党商谈国共合作抗日时,决定办《新华日报》。经过多方斗争和努力,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终于在汉口正式出版。报头新华日报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周恩来在创刊号上亲笔题词: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10月27日,日军占领武汉,《新华日报》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千山万水,辗转迁移到重庆继续出版。  相似文献   

10.
<正>创刊于抗日烽火中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第一张且是唯一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日报,同时它也是中共在国统区的喉舌。《新华日报》在反击国民党方面组织的三次反共高潮中功勋卓著,《新华日报》的新闻实践和社会活动以服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宗旨。毛泽东曾给予《新华日报》以很高的评价,称其如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党领导下的又一个“方面军”。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尤其是在建党前后和革命战争年代,亲自主持创办了许多革命刊物,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潘梓年同志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和解放战争初期,一直担任《新华日报》社长,我们和他一起工作了9年多的时间。他是《新华日报》同志敬重的领导人,也是患难与共的战友。在他50岁生日的时候,报馆全体同志曾撰文祝贺,表示要学习他“坚贞不拔的革命操守,严谨谦和的学者态度,奋斗不懈的苦干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尤其是在建党前后和革命战争年代,亲自主持创办了许多革命刊物,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有些年份是人们永远难忘的。1949年就是这样的一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升起五星红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个月之后,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二野大军挺进大西南,在一野、四野部队协同下,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国民党反动势力。11月...  相似文献   

15.
新华日报采取群众运动与专门小组相结合的办法,改进文風。五月中旬,编辑部同志联系自己的工作讨论了改进文風的问题。有的组学习了“列宁全集”三十三卷  相似文献   

16.
在河南新5军分区一个干休所里,我们有幸见到了当年《新华日报》的老报童邱俊川,听他讲起在周恩来同志身边卖报的岁月……A1942年3月,邱俊川才14岁。听说在重庆做贩米生意的表叔文荣章,为他在《新华日报》找到一份差事,邱俊川特地从武隆县乡下来到重庆。那时,听家里人说,在《新华日报》工作就是为共产党工作,就是为穷人工作,并且是在周恩来副主席身边工作,是很令乡下人羡慕的事,邱俊川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迫不及待地来到嘉陵江口米站来找表叔。表叔安顿他住下之后,即刻去和那个为邱俊川介绍工作的“同志”联系,过后才知,这…  相似文献   

17.
新华日报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党的机关报。它始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终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彻底破裂。我曾三次参加新华日报的工作。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停止了对红军的进攻,结束了十年内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件后,我党中央  相似文献   

18.
为吸引更多新闻工作者、学者、新闻爱好者关心、参与新闻研究,提高新闻论文写作质量,本刊决定与新华日报报业  相似文献   

19.
《传媒观察》2004,(9):8-12
党报如何创新一版,提高一版的宣传水平,这是党报改革的高难动作。近日来,广为全国党报工作者所关注的新华日报,对此正酝酿着新一轮的改革探索。9月1日至2日,新华日报编辑部召开“破解党报头版难题”的研讨会,与会者结合各自的采访实践,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刊现摘要刊登他们的发言,以期在更大范围内,共同研讨、探索并推进党报一版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一切都要引导到发展生产力西南解放初期,国营经济刚刚起步,私营工商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人民政府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鼓励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的发展。为了稳定金融,稳定市场,人民政府加强金融管理,开展平抑物价的斗争。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