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已经进入了一个深度的融媒体发展时代中。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行业,新闻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工作如何适应新时期的融媒体发展,是目前广电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将就广电新闻从业人员如何适应新时期融媒体宣传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使得相关的从业人员能够快速地融入到新时代中,提升新闻宣传水平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采.写.编》2021,(4):F0002-F0002
“河北省全媒体业务培训”系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杂志社承办的省委宣传部省级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目的为有效应对媒体转型,促进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新闻从业人员全媒体业务水平。培训对象为市县级媒体从业人员、市县乡(镇)政府部门的新闻通讯员、各级职能部门的宣传工作负责人。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全媒体业务培训”系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杂志社承办的省委宣传部省级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目的为有效应对媒体转型,促进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新闻从业人员全媒体业务水平。培训对象为市县级媒体从业人员、市县乡(镇)政府部门的新闻通讯员、各级职能部门的宣传工作负责人。  相似文献   

4.
“泛就业时代”报人素质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泛就业时代的到来和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从业人员急剧增加,专业对口逐渐成为历史,这是媒体发展和社会信息流通加大的需要。在这泛就业时代,对新闻从业人员组成结构来说,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新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相当多的到不了媒体工作,同时,在需求范围内媒体也招收了不少其他学科的学生。但无论怎么变化,  相似文献   

5.
引发风险的主要原因,除了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低这个因素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市场竞争给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媒体把新闻当作商品,发展到极端就是一些媒体不是通过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吸引受众以及广告商,而是抛开新闻伦理、罔顾社会责任,通过“新闻炒作”,甚至捏造“事实”、杜撰情节、煽情鼓吹等非常规的手段走“捷径”。媒体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损害公众与社会的利益,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给媒体自身造成公信力危机。  相似文献   

6.
在融媒背景下,智能手机将成为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传播媒介。本文阐述了融媒体的概念,分析了手机新闻传播形态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融媒背景下的发展优势,提出热点事件即时推送、大幅度提高新闻播报过程的互动性、降低新闻传播门槛、媒体从业人员应该以高度负责的意识引导公众等融媒背景下手机新闻传播形态的创新发展模式,以供新媒体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静  李冰馨 《视听界》2012,(1):121-121
“云媒体电视”在南京的推广已经展开,标志着三网融合的步伐将加快。作为传统媒体,广电要借三网融合的东风取得新发展,除了利好政策,还必须借助人才战略。因此,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人不应该只是新闻从业人员,而应成为思路开阔、知识背景丰富的媒体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媒的多元化、创新性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重视,并与传统媒体进行了积极融合,从而促进了融媒体的出现。在融媒体时代,作为文化工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广播电视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新闻采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采编质量、收视率等方面,提高新闻采编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重点分析了新闻传媒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明了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性,探讨了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的途径,以达到培养高素质新闻从业人员的目的,更好地适应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肖邓华 《新闻世界》2013,(6):106-107
媒体之间激烈的新闻竞争使新闻选择背离新闻选择标准,新闻暴力时有发生,导致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对新闻选择中的不良倾向、原因、新闻选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有益于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选择中恪守新闻伦理,提升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声誉,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舆论和监督自古有之,媒体从事舆论监督报道,天经地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座右铭和敬业精神的写照,开展舆论监督是媒体及其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意  相似文献   

11.
王新 《新闻前哨》2008,(6):32-36
世上的万物有阴阳.相反相成:媒体的传播内容有褒贬,不离不弃。舆论和监督自古有之.媒体从事舆论监督报道,天经地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座右铭和敬业精神的写照.开展舆论监督是媒体及其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所在。目前在国内,虽然舆论监督已成媒体常态,但是一些人甚至新闻从业人员,时常在舆论监督的常识性问题上出错,这是需要厘清的。  相似文献   

12.
金莹 《记者摇篮》2010,(8):43-4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有偿新闻、有偿不闻、虚假浮夸、导向错误等屡屡发生,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这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媒体的发展出现了失衡,一些人忘记了新闻工作者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社会责任,耐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把新闻工作当成了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的数量急遽扩张、年轻人的面孔越来越多,这是媒体发展和社会信息流通加大的需要,但这种变化来的还是快了些.仓促了些。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媒体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是当前的主要问题。现在我们的记者们需要哪些必备的素质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微博的火热,很多媒体从业人员和读者喜欢把国内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时的版面放在一起比较,对各家媒体的头版和内版评头论足,发表各自的观感。纸媒在Web2.0时代,独特观点调查报道和新闻视觉化解读越发  相似文献   

15.
<正>2020中国新媒体大会11月19日在长沙开幕,来自新闻宣传部门、新闻单位、新闻行业组织、互联网企业、高校新闻院系与新闻研究机构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齐聚一堂,就进一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行研讨交流。作为中国新媒体行业的年度盛会,本届大会以"守正聚力创新共融"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为新媒体从业人员搭建分享实践经验、交流认识体会的平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相似文献   

16.
服务大众、引导舆论、取信于民是大众媒体安身立命之本。近年来,虚假新闻、有偿报道、广告欺诈、低俗之风以及新闻从业人员道德水准滑坡等,导致了新闻媒体公信力急剧下降,陷入了信任危机。这不但影响了媒体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削弱了媒体在推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时下,媒体中的民生新闻铺天盖地,电视民生新闻尤为强劲。面对新形势,从业人员应该从理性上去思考民生新闻的现状和对策,使其健康地发展下去,更好  相似文献   

18.
王玮 《视听纵横》2006,(6):44-45
随着媒体产业化经营的迅猛发展,新闻单位屡屡出现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甚至是新闻腐败现象。这些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并及时遏制,损害的不仅仅是媒体的整体形象,而且将会严重制约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一、强化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重视从业者思想行为规范迫在眉睫近年来,新闻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毕可  孙茜 《新闻前哨》2013,(6):70-70
媒体融合时代,谣言、恶搞、新闻线索、新闻事实等信息流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真相和"虚构"互相交织。辨别新闻线索,坚持新闻真实性,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传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独接受信息的主体,他们对于媒体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如何从传播者的角度杜绝新闻失实的发生,是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媒体以及从业人员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我国媒体中民生新闻发展很快,各类民生新闻不断涌现。在新形势下民生新闻要想获得良好发展,就需要从业人员对民生新闻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积极创新民生新闻发展思路,增加民生新闻的竞争力,促进民生新闻更加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试阐述民生新闻采写技巧,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