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培书 《新闻窗》2013,(4):93-93
新闻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老话,“新闻是没有专业的专业”。长期以来,大多数新闻从业者都认为,一个优秀的记者要具备“万金油”式的工作能力,什么都要懂一点。曾有一位新闻前辈用挖井来做了这么一个形象的比喻,搞科研的就如同是在挖一口深水井.井口不大,但深;做记者的就如同在挖一口大口井,井口很大,但很浅。以此教导笔者说,做记者涉猎要广,什么都薯懂一地.伯不一帘惜徨名.  相似文献   

2.
张玮 《新闻窗》2011,(5):119-119
常常有人说,在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里,年年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年年发展的业务似乎也没有大的区别,搞新闻时间久了就会思维"枯竭",没什么新闻可挖了。就像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此言差矣。对于真正了解新闻、懂新闻、善于发现新闻的人来说.企业就如同一个小小的社会,每天都会有很多新鲜的事情发生,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客户,关键要找到最合适的报道角度,要有独特的新闻眼光。  相似文献   

3.
要做一个称职的、能够有所作为的编辑,一定要苦练基本功。在这里,我先讲三条: 第一,要熟练掌握新闻业务的基础知识,且要熟练到这么个程度:在仔细看过一篇稿子后,就能明白:应该补充什么,应该提炼什么。 在这方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杨大进同志讲了三条:一是看看"新闻五要素"全不全?二是看看必须交代清楚的关节交  相似文献   

4.
新闻的根本职能是传播公众欲知、应知的信息,它的其他职能包括政治宣传的职能都是通过信息传播实现的。要想通过新闻传播达到宣传目的,记者就要尽可能增强新闻的信息性。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外新闻界恐怕没有争议。 问题在于怎样加强新闻的信息性。美联社一篇新闻,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新闻信息属于大众传播范畴,大众传播有别于专业信息传播,前者的传播对象是一般公众,后者的传播对象是专家。因此,加强新闻的信息性,首要的一条是要读者读得懂。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名美国作家、记者、语言专家爱波斯坦说过这样的话:“在你(记者…  相似文献   

5.
做一名专业新闻报纸的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对专业新闻的报道,主要的报道方向在哪里?通过思考,我得出的结论是:一个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敏锐;专业报纸的新闻,报道的主要方向应该是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6.
陈光 《新闻前哨》2003,(9):32-32
科技新闻的传播立场,具体地表现为“科技”还是“新闻”的选择。这种选择渗透于传播过程的3个主要环节——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 ①传播者:科技新闻究竟由谁来写,是懂科技的人,还是懂新闻的人? 毋庸置疑,作为一名科技记者,既要懂科技,也要懂新闻。但是,这就像摄影曝光,毕竟有一个光圈先行  相似文献   

7.
媒体这么多,记者这么多,传输的手段这么先进,现在要想独享一个新闻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侥幸的事情了。记者无奈被埋在了大量的工作新闻中,尤其是驻站记者这种无奈似乎更甚一些。但人总不会被事情憋死,肩膀上长着脑袋就是干这个的。事实也证明,只要肩膀上的家伙多动,下面的腿再多动,事情就会解决,甚至解决得还不错。  相似文献   

8.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原生态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记者追求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职业理想,但一直以来,也有不少的报道使人们认为记者是冷血动物,媒体的所作所为是极其令人生厌的。面对这一现象,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就显得更有"人情味",尤其是对灾难事件的报道。然而新闻报道要做到有人情味,记者和新闻机构的管理者必须要考虑到许多很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按新闻规律开展采访、写作工作,但由于企业报在新闻资源、发展空间、读者群等方面受到的行业局限性,企业报记者视野也因此而受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报记者要真正做到准确为报社提供有价值、为读者提供受欢迎的新闻稿件,这就需要记者所写出的稿件内容新颖。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有一定的新闻敏感,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提炼至于新闻敏感,凡是做新闻工作的人都很清楚,就不具体阐述。那么如何做到善于发现,总结,提炼,就要学会用眼、用耳、用鼻、用口,让全身的器官都运作起来。  相似文献   

10.
陈植源 《新闻天地》2002,(11):48-49
有人听了可能会不解:新闻怎么又会藏在新闻里呢?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怪问题。按理说,记者通过采访抓到了新闻,就应该写出新闻来。但有的就写不好新闻,常常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淹没在次要的材料里或一般的叙述中。于是,有人就把这种新闻叫做"藏在新闻里的新闻"。对这样的新闻,记者必须耐着性子细心地从头读到尾才能找到新闻,而对一些习惯于快节奏生活的读者来说,一见开头没有新闻,就很可能弃而不看了。可见,这种"藏在新闻里的新闻",是不受读者欢迎的。  相似文献   

11.
梁衡 《当代传播》2007,(1):9-13
新闻在社会上是一个耀眼的职业,我相信每一个报考新闻专业,又能进入到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以及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心里都存有一个当名记者、做一名杰出传媒人的梦想.这里需要首先弄清楚的问题是,干新闻要不要讲责任,责任和记者自身的成功矛盾不矛盾?责任到底是单纯的付出,还是同时能让媒体和记者收获成功的双赢?这是我们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有媒体工作经验者到大学新闻院系任教并不是什么新闻,很多院系创办之初都是这么干的。随着媒介市场的发展和新闻院系师资流动的加快,媒体人士也加入了最新一轮师资力量的“洗牌”之中。对此现象,曹鹏博士有过专门的研究,他认为:“目前,各地新闻院系师资扩军可谓步调一致,除了兄弟院校挖人外,新闻  相似文献   

13.
"细节决定成败",在笔者的采访报道中,这句话屡次得到验证。清晰记得那是2005年11月的一个周末,正好我值班。有读者打电话报料:马栏广场附近有人在义演,不少人捐款。接到这样的线索,干过社会新闻的记者恐怕都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不是什么"猛料"。然而就像金子要从河沙中掏挖一样,很多好的新闻故事往往隐藏在身边不经意的小事中,只有用心挖掘才会从中抓住能决定其新闻价值的细节。在对待这条报料时,我就差点儿因为没用心挖掘细节而错过了一系列感人的新闻故事。  相似文献   

14.
记者要写出优秀新闻作品.很大程度取决于题材。有些好题材需要记者慧眼识宝.抓住机遇去“挖”、去“抢”。我在采访实践中.就碰到这样两件事。  相似文献   

15.
记者的职业需求与人的公共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者这个职业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记者的天职是追寻新闻,捕捉新闻,挖掘新闻,发现新闻。深入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去“追”、去“捉”、去“挖”、去“发”,是记者的职业需求。记者在履行职责、尤其在行使舆论监督职能时,因为要“追”、要“捉”、要“挖”、要“发”,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磨擦,激起一些波澜,甚至引起一些矛盾,遭到一些白眼,但记者只要出于公心,行为举止符合法律法规、恪守道德规范,社会受众都是理解、支持、拥护的。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全国记者队伍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由于某些媒体对记…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对记者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记者是"杂家",什么也懂一点,但不需要精,言外之意就是记者只要能够当好记录员就完成了任务,传统的新闻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向着"杂家"方向发展,培养出的都是"杂而不精,专而不博"的"万金油"似的记者——什么都懂一点,也  相似文献   

17.
记者这个职业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记者的天职是追寻新闻,捕捉新闻,挖掘新闻,发现新闻.深入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去"追"、去"捉"、去"挖"、去"发",是记者的职业需求.记者在履行职责、尤其在行使舆论监督职能时,因为要"追"、要"捉"、要"挖"、要"发",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磨擦,激起一些波澜,甚至引起一些矛盾,遭到一些白眼,但记者只要出于公心,行为举止符合法律法规、恪守道德规范,社会受众都是理解、支持、拥护的.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有机会在四川与新闻院系的师生座谈交流,记得一名读新闻学专业大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年,我是怀着对记者这个职业无限渴望和热情报考的新闻专业,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但是如今,我看到的听到的更多却是关于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的负面报道,我惶惑且迷失了,我不知道我是谁,我在哪儿?"当时,一起参加座谈会的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陆小华老师回答了这位学生的提问:"年轻人,作为将来的新闻从业者,现在就思考这个问题,非常好,但是我希望你能多思考一句话,那就是--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该做什么?"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一些常规性报道,事实表述也能做到清楚准确;但遇到突发性新闻,采编人员的心态容易失衡,当前某些记者采写新闻失实现象也时有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写作的"客观性"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如何真正做到新闻写作的客观性呢?一、注重新闻事实的客观性许多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新闻时都始终牢记五个字:"实、新、要、快、短",同时把"真实"不折不扣地放在首位。其实这里说的"真实",就是指新闻的客观性。如果不能保证事实是客观的、真实的,那么采写出来的新闻就  相似文献   

20.
省报驻市州记者站记者,应邀参加各种会议多,"泡"会议成为记者的一种负担。不参加不好,参加了又往往写不出好稿,甚是为难。在多年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学会挖掘会议新闻,是驻站记者必须越过的一道"坎" 应该肯定,会议里头有新闻。会议往往汇合了某一方面的专家,集中了某一方面的专题,还有各类报告、材料和各方面人士的讨论、座谈、这些都为记者掌握、了解情况,提供了丰富的报道素材。许多经验丰富的记者,从会议素材中挖出了不少的好新闻。历年来全国好新闻评比,就有不少的新闻是记者从会议中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