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夫之的消费伦理思想以理欲观的理论探讨为基础,以俭奢观的辩证分析为重心,以“好民所好,恶民所恶”的“絮矩之道”为旨归.基本上建构起了一个既继承以往又正视现实且面向未来的消费伦理的价值模式,体现了民本主义与启蒙主义的有机结合,值得我们很好地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是以儒家道德为基础,同时吸收了法家、道家、兵家诸家治国治人之道,用以指导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规范和评价人们经济思想和行为的伦理思想体系。它涉及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伦理文化背景。它的积极作用是肯定劳动创造的社会意义及对人格道德的培养锤炼、注重经济活动的道德价值。它的消极作用是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崇奢黜俭”思想是近代中国消费观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消费观,它不仅鼓励积极消费以扩大市场.为生产发展创造市场前提;而且反对壅积财富,主张投资兴办实业以强国富民。“崇奢黜俭”既是对传统消费观的批判,同时也是对近代消费观重构的一种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谭嗣同从资产阶级自然人性论出发提出的“崇奢黜俭”功利主义伦理观,对于推动近代中国大机器生产和社会进步起到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认真分析和探讨这一伦理思想,对于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的合理性、贫富差距合理拉开的必要性和建构合理的消费伦理观等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提出:菅子强调富民,强调发展农业生产,这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接着分析菅子关于人的消费欲望以及如何实现消费欲望,扩大消费需求的问题,着重探索管子关于俭、奢问题的观点:菅子在强调节俭的同时,又宣扬侈靡,自相矛盾的论述多;最后提出:菅子的消费思想,有精华,也有大量的糟粕,主要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相似文献   

6.
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古代一直处于独尊的地位,但是在近代却遭受到激烈的批判。原因何在?我们可以从其“原”与“源”的关系上,分析在近代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原”在受其“源”文化的冲击下,所发生的变化,就可以更好地来探讨它遭受批判的缘由。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理”、“欲”关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伦理范畴的“理”、“欲”有一个生成过程,并历经了内涵不一的变化。在“理”、“欲”关系演变中,这些是值得关注的:第一,“欲以理节”是贯穿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解决“理”、“欲”关系的主导性观念;第二,“理出于欲中”是显示了“理”、“欲”真实关系的重要命题;第三,对“欲”的歧视性态度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值得警惕的极为负面的主张;第四,“理”、“欲”关系在空间上应该是相互渗透的;第五,由“视欲为恶”到“以理制欲”,再到“以欲生理”。这种“理”、“欲”关系的演变,所表征的是道德价值观念的改变,也基本上是一种积极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贞节"观念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存在一个发生、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从本义到歧义、再到反思检讨,而在内容性质上则表现为从酷理到真情的曲折行进,这个过程也展示了中国传统伦理的开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先秦墨子是仅居孔子之后具有较完整思想体系的伦理学家,他的伦理思想博大精深,本文试从墨子的主要伦理思想分析入手,进而研究墨子的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以求对墨子及其伦理思想获得整体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消费思想主要是以黜奢崇俭为主,节俭消费观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在古代也出现过奢靡的消费思想,奢靡消费思想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只有奢俭适度的消费思想,才是一种较理想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1.
荀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著名的教育家。荀子在消费伦理思想上提出了“天下尚俭而弥贫”的适度消费观、“节用以礼,等差消费”的节度消费观和“节用固本、欲民富国”的节约消费观。这些闪光的消费思想观点,独具特色,对我们今天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学生消费道德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体现着当代青年的精神文明程度。加强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建设先进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由于“西学东渐”,传统伦理被迫从思想观念做出改变,由此也带动了社会习俗发生相应变化。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及新文化运动三个相对凸显的历史时期,近代传统伦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伦理道德不是一种自然的和永恒不变的社会观念,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含义、构成、作用和性质也各有特点。现代和谐社会所依托的伦理道德原则是建立在现代物质文明和文化背景之上的,与传统的伦理道德原则存在着经济基础、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伦理道德在近代的发展大致经历了酝酿孕育时期,太平天国时的准备时期、洋务派和改良派的中西比较、戊戌至辛亥的建立时期,它在中国近代产生了三次较大的转折,既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表现为由物质化到制度化再到思想化,最终深入到道德化的逻辑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道德现状亟待关注。高校、家庭、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消费舆论和消费环境,培养大学生适度、合理、科学的消费道德。  相似文献   

17.
墨子所提倡的以节用为核心的节俭型消费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消费伦理的主流,对建构新时代新型消费伦理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代消费伦理观的建构应立足当下并与传统的节俭思想相承接,反对浪费,提倡“俭而有度,合理消费”,是现代新型消费伦理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消费主导的时代,消费不再简单地只是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需要满足的活动而构成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工具理性的成就和物质的丰裕为表象,借助大众传媒与消费大众心理的里应外合,大众消费被成功地规划和组织并被纳入社会生产体系,同时有力证明了社会的合法性。对于消费意识形态应该有如下的认识,它是一定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是社会控制形式变迁的结果,它也是消费文化的现代表达,同时它也促生了新的人的自我异化。  相似文献   

19.
传播活动和伦理道德活动都是人类生命存在的表征。伦理道德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而是渗透在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传播作为人类的社会性活动,必然受到伦理道德的影响。从伦理道德对传播活动影响的角度,可以相对地将人类的传播活动划分为“生命逻各斯”阶段和“意识形态逻各斯”阶段。这一视角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揭示传播的社会本质。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把家庭作为一个微观领域施以政治哲学方面的考察时,会发现,家庭内部诸成员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类似于政治领域的权力关系。传统中国社会由于其“家国天下”的宗法体系,更是为家庭生活披上了一层政治权力的色彩。而消费生活作为家庭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权力的特性。在当代中国,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家庭消费权力的形式、内容、分配状况等均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学界也已对其作出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故作者旨在从消费主体的倾斜、消费客体的多样化、消费时间的占有状况三个维度来审视和比较中国传统与现代家庭中的消费现象,从而试析中国家庭消费权力的现代嬗变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