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看到这么一个个寓言:
一把沉重的铁锁挂在门上,有一个人人拿一根铁棒去敲打它,不管怎样用力都打不开。这时,另外一个人来了,他拿出一片小小的钥匙往锁孔里一放,“咔嚓”一声,锁就开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3.
4.
5.
后进生,是学生中最需要关怀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常常因暂时落后而被遗忘、被忽略。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充分挖掘后进生自身的潜能与特长.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成才。下面,笔者将自己的一次经历写下来,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离开德育谈教育无异于缘木求鱼。故今天,我们希望中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就不能不将目光更多地投射到德育问题上。德育要"贴"心。德育即生活。"贴"心就是德育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德育就在身边,就在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个故事,黑川利雄是日本著名的医学博士,只要到过黑川博士的癌症研究所看病的人,都会感到他有一双温暖的手。每到冬天,黑川就会在口袋里放一个手炉,使手总是保持热乎乎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理想,有两个场景印象令我特别深刻:一次是在《中国少年报》小记者和知心姐姐面对面的活动中,好几个孩子说到自己的烦恼是没有理想,觉得活着挺没有劲的;另一次是在四川德阳,地震发生三个月后,知心姐姐深入学校,给孩子们讲“知心第一课”上,很多孩子告诉知心姐姐: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为了培育一代合格公民,我们努力践行着:在日常活动中播洒“荣辱心”,在课堂教学中培育“荣辱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荣辱心”,在社会实践中升华“荣辱心”。 相似文献
11.
一、巧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使教学过程更有效在设计地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凸显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是关键,往往花很多时间在重点知识的讲授上,并想出很多办法来化解难点知识,且认为导入与小结只是花架子,做不做无所谓。教育心理学中有一种效应叫“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相似文献
12.
你想让孩子爱你吗?你想让孩子爱别人吗?你想让孩子变成人见人爱、有人情味的孩子吗?答案是: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小不断地说出你对他的爱。到了他上学后,要写日记和作文,要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时,更要加大剂量、毫不吝啬地说出你对他的爱,甚至和他一起回顾所有对他的爱的故事。
这是一个智慧母亲必须要学会做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3.
14.
崔鹤同 《青苹果(高中版)》2011,(8):1-1
快乐是一种心态。法国作家拉伯雷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诚哉斯言。人的不快乐,常常是由不满引起的,如果降低欲望,减少需求,快乐自会“水涨船高”。 相似文献
15.
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因此,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从“心”开始,用“心”去教育每一学生,用“爱”去营造浓浓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出色,教师更轻松,从而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出优秀的班集体。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做一名爱心型班主任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地透过语言文字,体会隐藏在词句中的深刻意义,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洗礼。可时下不少老师都在抱怨学生上课启而不发,老师激情燃烧,但学生却无动于衷,或对文本的理解言不由衷。或无精打采,找不到“心动”的感觉。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不应成为无情的人,解读文本的过程不应该成为无情的事,阅读教学更不应该成为无情的教学活动,应该引导学生用心读、用心品、用心写,让学生经历阅读的思维和情感过程,使课堂始终沉浸在情感氛围之中。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3):F0003-F0003
山西省河津市第三实验中学(原山西铝厂第一中学)山西省示范初中、山西省文明学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探究创新、健全人格”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决定孩子一生的理财教育》一书中,作者便提出通过“用钱可以做的五件事”,即是赚钱、攒钱、分享财富、消费和借钱,来教导孩子建立健康的理财观。这个方法简单易操作,家长和小朋友也不妨多练习: 相似文献
19.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相似文献
20.
马骏的难题:身心俱疲我是北京一所普通高校法律专业的大四学生,从去年11月求职到现在已经5个多月了。周围的同学有的已经进入试用期,有的考研成功继续深造,大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