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师之乐     
世间的快乐多种多样:工作之乐、玩耍之乐、天伦之乐、友情之乐,等等,而为师之乐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孟子对先秦诸子批评的对象主要是道家杨朱学派和墨家的"兼爱"、"节葬"、"非命"等观点,而其批评的锋芒还涉及纵横家、农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小说家以及所谓"兵家"。孟子对于道家杨朱学派的批评虽抓住了杨朱思想中最重要的主张,且切中了其可能产生的流弊,但未能"同情"地理解杨朱学说的立论目的和宗旨,存在强人从己的偏颇。孟子对墨家"兼爱"、"节葬"、"非命"等观点的批评,既可见出其儒家思想与墨家的歧异和对立,也反映出其明显的独断论倾向。而孟子对纵横家、农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小说家以及"兵家"的批评,也并非对它们进行全面的分析评判,而多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他。孟子先秦诸子批评的特点,既与其以儒家卫道士自居的立场有关,同时也是当时学术发展的现实情形使然。  相似文献   

3.
为师之乐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年少时,唱着这支歌,我就仰慕神圣的教师职业,希望有一天能成为歌中那美丽的角色。后来,我真的上了师范,登上三尺讲台,圆了这个梦。  相似文献   

4.
先秦诸子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应运而生的一种独立职业从事者——教师,探索并积累了一整套为师之道。它涉及了为师之条件、原则和目的等几个方面。而道法两家的愚民论和废师说,则从一侧面反映了知识分子从原始到世俗转化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5.
为师之乐     
今天,一位毕业已八年的学生,突然来学校看望我,让我多多少少有点意外。小学五年级时,我接班当他的班主任。这个男生脾气怪异,自制能力相当差,动不动就冲出教室,甚至有好几次冲动到要跳楼的地步。那段日子,  相似文献   

6.
为师之乐     
为师之乐□凤城市四门子中学卢盛堂从风华正茂之年初登讲台至今,已有二十余载。而今头发渐白。在这漫长的教书育人的生涯中,虽有劳心劳力、辛勤耕耘之苦,更有安贫乐道、育人成才之乐,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散布在我的人生旅途上,成了别人不曾享用到的宝贵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为师之乐     
世间的快乐有多种多样,工作之乐、玩耍之乐、天伦之乐、友情之乐,等等,而为师之乐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也许有人会说:整天备课、上课、自习、作业,烦都烦死了,哪有什么快乐可言?而我要说,那是你没有认真地去体味。如果你认真地去体味了,你会感到为师的时光是美好的,能让你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能激起你追逐知识的欲望,能给你无限的遐想与梦幻。与孩子们相处,你可以有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与他们同欢乐、共悲伤,课堂上和他们一起攀登,课余与他们一同嬉戏。下雪了,一块儿打雪仗;草绿了,结伴去踏青。与孩子们相处,你可以…  相似文献   

8.
隐喻与寓言--以先秦诸子为中心的探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这一点在先秦诸子著作中表现尤为明显。其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大量而又广泛地运用“寓言”,无论是作为文学体裁的“寓言”还是作为语言形式的“寓言”,都与隐喻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大量先秦诸子“寓言”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孟子在先秦诸子中以喜欢辩论著称。他的学生么都子就曾问他:“人家都说先生喜欢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孟子回答说:“我哪里是喜欢辩论呢?我是不得已啊!”这倒是句实话。孟子生当战国中期,诸侯兼并日烈,生灵涂炭,各家学派竟相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作为儒家的继承者,为了和各派辩难,以说服各国君主实行“王道”“仁政”,当然不得不四处奔波,与人辩论。  相似文献   

10.
阴生涛 《教师》2013,(22):123-123
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有些老教师,面临退休,逐渐滋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情绪,工作上消极应付,无病呻吟;由于年龄的增长,各种评优晋职的机会越来越少,心理天平开始失衡,日常工作再也没有了年轻时的激情,机械式的上课、  相似文献   

11.
12.
刘倩 《新疆教育》2012,(12):54-54
《先秦诸子选读》是一门新兴的高中选修课程。在具体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面临了诸多的困难,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自然也就成为了这门选修课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荀子的教育思想吸收诸家之长,兼容并包,在先秦诸子中较有特色。本主要论述荀子的尊师重教思想及其在教育内容上的有关主张,希望从中发掘有益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养分。  相似文献   

14.
王华 《贵州教育》2011,(21):11-12,17
师者何以为师?这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是以什么来教育人?应具备什么品质?教师所应有的教育素质从哪里来?这是教师成长,教育发展必须弄清楚的重要问题。教师以个人的能力、素质和修养来教育人,教师的能力、素质和修养从学习中来,从读书中来。教师  相似文献   

15.
为师7年     
《青年教师》2006,(3):16-17
当窗帘挡住朦胧的万家灯火.枯坐在屏幕前犹如盘腿于岁月的河边,初秋的清风,凛冽地刮进心底。一回首,多少年,走过的岁月有多少被抛掷在那群灿烂着笑颜、激荡着青春的一张张不能忘记的脸庞啊。此刻的我,已然为人师7年之久。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先秦诸子阐述不同学派的哲理和政治主张,所以他们的散文大都以论辩为主,属于哲理性散文,在众多的诸子散文中,就语言表达来说,尤以《孟子》、《庄子》、《韩非子》最为出色。  相似文献   

17.
刘鑫 《教学随笔》2014,(8):20179
笔者在多次教学《先秦诸子选读》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思考、试验和调整,摸索出两个在完成读懂文意、领悟哲理两大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语文课堂生动性、趣味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读书之乐     
读书与做梦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有时候我们感觉做梦是愉快的,于是乎就不去读书。而当做梦的可能性被某种原因破坏时,读书便成了补救的良药。当年,我的父亲由于债务累累,心中烦闷,于是便一头钻进书堆里以寻求解脱,嗜书如命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举国文化之昌盛、影响之远莫胜于先秦诸子,对于先秦诸子的起源有三种解释:荀庄的"诸子出于道散天下论",淮南王的"诸子出于社会需要论",班固的"诸子出于王官论"。通过对诸子起源的探讨,可以看出诸子思想的真实内容、特征与分歧。而荀子"务息十二子之说"和韩非、吕不韦"诸子为乱"应"主一"之说,正可以显示出先秦至秦汉思想脉流如何逐渐由"百家争鸣"走向"思想一统"的秘密。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作用。人才问题也成了当时诸子百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他们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人才的界定和培养以及学习和教育在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许多探讨,提出了许多现在看来仍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和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