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日战争的诸多历史问题上,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具有重要意义,日本高层在战后将“九一八”事变和退出国际联盟视为战前日本外交最失败的举措之一。早在1951年4月10日,时任首相吉田茂亲自主持战前日本外交失误的回顾,形成《日本外交的错误》调查书,将日本的外交失误划分为八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满洲事变、退出国际联盟”。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联派遣调查团进行调查,日本又因国联调查团报告书而退出国联,国联调查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期间,当事国的中日双方和代表国联的英国三方之间,围绕着是否通过、如何通过直接交涉解决中日争端,发生了一场独特的外交争论。1931年10月8日日军轰炸锦州前,中国同意在第三方介入下直接交涉。此后,针对日方企图,中方要求先撤兵后谈判。英国一度要求介入,反对日本所谓基本原则,但后来妥协,催促中国直接交涉,并答应不介入。日本尽管一直声称要直接交涉,实际上并不打算进行,除非中国接受亡国条件。因此,直接交涉不可能进行,和平解决争端也不可能。国联12月10日派遣调查团的决议,将这一争论划上句号。  相似文献   

3.
<正> 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年后的一九三四年。三年来,日本侵略者得寸进尺,我大片国土沦丧。对于日寇的入侵,国民党反动政府开始寄希望于国联,而“国联正和日本人是一伙”,他们在《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中,明目张胆地充当日本帝国主义的辩护人。之后,国民党反动派一些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大搞求神拜佛。一九三四年四、五月间在杭州举行的“时轮金刚法会”,历时二十天,报纸广播也为之吹吹打打,喧嚣一时。求神拜佛自然无济于事,很快又发生了华北、平津的危机,一时间,悲观失望的空气笼罩了整个国统区上层社会。就在同时,我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帝  相似文献   

4.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是世纪之交中国教育面临的战略任务。据此,重庆市将利用国联卫星数据教育网促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国联卫星数据教育网由国家信息中心、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电视台、国联网共同组建,以培养跨  相似文献   

5.
"民族自决"原则在17世纪已经提出,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开始真正实施,国际联盟(国联)是推动"民族自决"原则实施的重要力量,而欧洲是国联"民族自决"原则的主要实验区。在实施"民族自决"原则的过程中,国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不少民族地区争端。国联对"民族自决"原则的实施反映了当时世界对"民族自决"的理解,虽然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但其进步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17,(5):17-23
1932年4—6月,国联调查团就中日冲突起因在中国东北进行了为期6周的实地调查。在大连调查访问时间虽然不足一周,但由于"关东州"系满铁本社所在地,满铁牵头为做好接待、施加影响而不择手段、不惜血本。对满铁为国联调查团在大连"量身定做"活动轨迹的全面揭示,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透视出满铁在日本侵华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民族危机,国民政府原先视为靠山的英美集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仅没有制裁日本,反而力图利用牺牲中国的办法缓和同日本的矛盾;在国联大会和布鲁塞尔大会上,西方列强的绥靖政策尤为明显,这标志着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奉行对英美外交政策的失败。此时,苏联(尽管出于利用中国抗战牵制、削弱日本的需要)却表示支持中国抗日斗争,国民政府遂加强对苏外交,以争取苏联的进一步合作。当时落后的工农业生产,亏额甚巨的财政和薄弱的国防力量等客观条件迫使国民政府转而争取苏联的援助。抗战时期的中苏…  相似文献   

8.
李顿调查团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侵略中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当时的中国蒋介石政府一再严令东北军将领张学良“绝对不抵抗”、主张“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怒含愤,暂持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9月21日,国民党政府训令驻国际联盟代表施肇基向国联理事会提出申诉,要求国联采取行动“使危害和平的局势不致扩大”,并恢复到事变前的状态。经过两个多月的漫长辩论,12月10日,国联理事会终于通过决议,决定派遣一个调查团到远东调查中日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的、集体安全组织 ,在“九·一八”事变后的调解活动中 ,曾采取一些措施 ,对日本的侵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强权政治基础及体制结构缺陷所造成的国联的软弱无力、国联内外西方大国的相互掣肘最终又不免使其调解“九·一八”事变陷于悲剧性结局。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民众对于普遍希望国联能够主持正义。但是,这种一厢情愿的愿望很快在事实的教育下转变为深刻的失望和不满。《申报》所反映出来的中国舆论对于国联的态度变化表明国人对国联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寄予希望到失望,乃至批评其为无能并彻底失望的过程。这种痛苦的认识过程说明了人们对国联本质认识的深化,也反映出国人逐步认识到中国的出路必须依靠自己的奋斗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
德沃金根据抽象的平等权理论对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作了新的阐发,提出了资源平等论,这一理论构想包括拍卖模式和虚拟保险市场两个部分,分别解决初始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平等问题。试就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课本中介绍苯的取代反应性质时是以苯和溴反应为例进行实验的.若按课本上的装置和操作,将苯和溴混和好后,再加入催化剂——铁粉,烧瓶内液体急剧沸腾,大量的溴蒸气和溴化氢气体充满烧瓶上面的空间,并通过长导管进入锥形瓶,进一步弥漫到空气中,产生呛人的白雾和窒息的恶臭,造成严重的污染,锥形瓶中的蒸馏水也会因溶有溴呈棕黄色,这时再用AgNO3溶液来检验蒸馏水中的溴离子缺乏说服力.另外,实验结束后,把烧瓶内生成物倒入水中,生成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尽管在教学中强调是因为溶有溴而发生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3.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不利于构建安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组织机构、理顺关系,统筹兼顾地抓好风险管理,强化激励机制,完善安全保证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安全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有力地推进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选择题是标准化试题的主要题型,在高考数学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高.考生能否迅速、准确、简捷地解好选择题,成为高考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解题速度,确保做题质量,这就要求考生有合适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下面就2001年高考选择题的多种解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奥赛罗》以嫉妒、盲目、报复为主题展现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与无助。列维纳斯的伦理观把爱作为伦理的基础,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是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根本原因。只有忘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借助列维纳斯的爱的伦理观阐释《奥赛罗》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揭示出导致人物之间伦理关系破灭和导致的爱消失的原因,再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超前历史眼光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美国公立大学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加州大学则是将这种努力践行得较为彻底的一个成功典范.这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加州大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签订协约、引入市场机制、寻求校外群体的支持等形式来弱化政府的管制色彩,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治理机构的协调作用,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系列的缓冲与保护.  相似文献   

18.
《宜宾学院学报》2018,(3):77-83
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海德格尔寻找艺术作品的本源,对作品、艺术和本源的概念层层分析之后,最终发现并没有一个外物可以赋予艺术以本源,而艺术就是自身的起源,这一结果恰恰揭示了海德格尔对于存在和存在物的差异性思考。他把一切事物都纳入到其存在论哲学框架中,把人当作世界讲述自己的一个媒介,唯有如此才能以体验的方式接近艺术的本质,这也正是他存在主义艺术论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