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浮云遮望眼     
最近期市走的越来越波诡云谲,感觉到处都是浮云,难以望到市场的真实面目。价格将来是会涨还是会跌?这个问题相信困扰着每一个市场的参与者。本周沪铜表现抗跌,因部分国内消费商开始补库,令国内铜价获得一些支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阶段,初中学生的写作,包括日常写作,平时的测试,期中、期末考试,以及更为重要的中考,作文都以记叙文为主,但在作文写作、批改和评分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记叙文写作中素材的选取与运用不得要领,没有达到考试评分的一类要求: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选材不够典型、独到、新颖;或是素材与文题、中心扣合不是十分紧密;详略欠分明等.这样,学生作文的得分就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2008,(3):10-12
记者:吴老师您好!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领域非常活跃,流派纷呈,观点各异,正如您在最近发表的文章中所描绘的那样,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看待这种现象?您能否就这一问题为我们作进一步地阐述?  相似文献   

4.
我: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对话》节目。今天我们请到的是失败、机遇、成功三位朋友。现在请你们三位先自我介绍一下好吗?  相似文献   

5.
<正>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在人生这幅画卷上,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位卓越的画家,可以把这幅画画得栩栩如生!可是,又有多少人敢于拿上笔去画呢?其实,只要有自信,就一定能把这幅画画得绚丽多彩!不畏浮云遮望眼,自信可以点亮一个人的胜利之火。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  相似文献   

6.
"在远方"这个题目看似空灵,有诗意,但如果只是直观地、表浅地去解读这个题目,作文的内容势必肤浅。这个看似简单的题目,其实富有丰富的内蕴。当今社会,有的人目光比较短浅,患上了近视症,致使培养的学生普遍缺少开阔视野和远大抱负,所以,"在远方"这一命题对我们很有启发。西谚云:"美好总于遥远处。"我国也有"好风景总在远方"的乡谚。想想也是啊,一个人的一生不能总在近处打转,  相似文献   

7.
句式变换是高考《考试说明》中的一个基本考点,而把一个长句变换成几个连贯的短句又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面对一个结构复杂的长句,学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文明社会的太阳,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时下,随着知识经济的全面呈现,人们信奉教育的价值与力量,重视孩子成人成才,业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潮流。人们已经认识到: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其自身的生活质量,一个人受教育的背景决定着其自身发展的力度、高度。关注孩子的今天,就是关心自己的未来,今天对孩子成长的投资,就是对未来家庭幸福生活的投资。  相似文献   

9.
陈晓华 《班主任》2010,(7):53-54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本是王安石即景抒怀之句,却也包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自然界的浮云有消散之时,可教育观念上的“浮云”不仅不会自然消散,还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教育者处理不当而不断层积。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个喧嚣与浮躁的信息爆炸时代,许多人往往只专注于那些表面华丽与光鲜的事物,常常醉心于眼前的璀璨与光芒,而忽略了光环背后所隐藏的催人奋进的故事。生活处处充满诱惑,我们要看到鲜花与掌声背后的力量,莫被浮云遮望眼。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饱受人们的赞誉,可她却将功名视若尘土。她说:“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不能永远坚守,否则将一事无成。”对她而言,外界的赞誉不过是飘浮在空中的五彩泡沫,风吹就破,一旦陷入,终会迷失自我。荣誉可以成为推动我们奋勇向前的动力,但它并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为了名利而活的人,总会在不经意问掉人自己虚荣的陷阱之中无法自拔.  相似文献   

11.
莫让浮云遮望眼——《立春》价值承载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春》展现的是具有病态特征的人物群像,以“杂取种种”来集中放大丑恶生活场景,刻意营造了一种绝望的气氛。这样的影片在罗马电影节上获奖,我们必须警觉:在西方世界的话语体系中,东方被强行赋予空虚、失落、灾难、痛苦、愚昧、落后的色彩,凡符合这一西方认知体系的作品皆被视为好作品。中国电影人应该在中国电影中灌注纯正的“中国精神”,准确传播中国文化,正确定位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民形象,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才不会被全球化的浮云迷失我们理性的双眼。  相似文献   

12.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因为作文符合题意,是基础等级评分标准对审题的要求,而切合题意则是作文获取高分的必要条件,也是作文设置亮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语文新教材在全国已经广泛使用了。由于新老教材在课程目标和编排体系上变化较大,不少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困惑。对此,我想结合一次讲故事的亲身经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笔者一直力主古典小说《西游记》是由诞生于关中的全真道道士们推动创作的,其最终定稿者是明代万历时期的江苏茅山乾元观全真道道士阎希言师徒。《西游记》扉页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校",实际是暗示其最终定稿者是茅山乾元观全真道道士阎希言师徒。  相似文献   

15.
在《西游记》研究史上,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的存在主要与《西游记》作者的探讨联系在一起,人们几乎忽略了二书相似的命名.不过,由于丘处机的西游使道教地位遽升,从而激化了佛道二教的矛盾,导致了数次佛道大辩论,并以道教的失败告终,引起当时对《道藏》的大规模禁毁,于是,《长春真人西游记》长期未为人所知,所以虽然二名相近,但似并无因袭关系.梳理唐僧西天取经故事的源流,第一次以“西游记”为名的是元人吴昌龄的《西游记》杂剧,此剧孙楷第先生曾指为杨景贤之作,实不可信,仍以吴氏为当.从《西游记》杂剧现存孤本中可以看到将此剧与《西厢记》联系在一起的文献记录,可以推测,《西游记》一名实为吴昌龄仿拟《西厢记》而成,然后,取经故事也被纳入到这个命名之中,直到最后《西游记》小说使这一命名成为取经故事的总名.  相似文献   

16.
续书是中国小说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续书创作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古典小说的受欢迎度。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西游记》,其续书创作在明末清初达到高峰,清末和民国时期也有一些续书。目前学界对《西游记》续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的《西游补》《续西游记》和《后西游记》,研究内容涉及作者、版本、成书时间、主旨和艺术手法等。对清中叶《西游记》续书《天女散花》和清末、民国时期的《西游记》续书研究,少有学者涉猎。  相似文献   

17.
中考结束了。7月4日,手机里传来了银铃般的声音:老师,我考了611分!是何佳霖!此时的我正在东方明珠塔上游览观光,放眼望去,美景尽收眼底。我不由得想起了王安石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可以说何佳霖同学给自己的初中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这令人羡慕的成绩背后,她付出的努力绝不比任何人少。自从进入进华中学开始初中学习,何佳霖同学保持着优秀的学习品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的主题,有十数种提法。每一种主题论,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有其局限性,本正是分析了诸种主题论说局限与狭隘的一面,希望借此吸收读的注意,更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一步深入对《西游记》主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幼时读《西游记》是看热闹 ,觉得孙悟空、猪八戒很有趣 ,很好玩。大学时读《西游记》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注重人物塑造、情节安排 ,而所谓主题思想则是官方认可的定论 ,未尝也不敢置疑。此后 ,由于我的教学和研究方向不在小说戏剧 ,未能重新阅读《西游记》 ,仅对它的研究情况大致了解 ,但从已有的论著看来 ,似乎不见有重大突破。约在五六年前 ,安纲同志谈起他对《西游记》的研究心得 ,认为《性命圭旨》是《西游记》的思想蓝本 ,它的创作内涵十分丰富 ,糅合了儒、道、释三家 ,而以道教的思想内容最为突出 ,并且列举了许多道教典籍作为例证。我…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高速度、超常规发展,必然会引发一个一个的教育热点问题,如何看待这些热点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参考”专栏就是为“仁者们”和“智者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提供一个平台。不容讳言,当前教育上的热点问题还是比较多的,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一条路,就是“改革”。本刊发表赵建昌同志的“一家之言”,就是希望大家能以冷静的目光看待这些问题,能以改革的思路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