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一个新的角度对麦克白夫人的悲剧进行了分析,阐释麦克白夫人并非仅仅是助纣为虐的帮凶,更是一个男性话语中心环境下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2.
对莎士比亚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麦克白夫人作为莎翁笔下的经典女性形象之一,呈现出多重特征.她虽然表现出坚韧强大的一面,却依然未能跳脱出父权制社会的框架.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切入,分析麦克白夫人如何打破传统女性在文本中作为他者的形象,解读麦克白夫人后期如何再现了他者特质,并进一步探析这种矛盾背后的深层...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描写了麦克白从人性上走向堕落的过程。长久以来,麦克白夫人都是作为诱导唆使其丈夫走向堕落的因素出现,被人视为文中的第四位女巫,而本文则从女性的心理角度来对麦克白夫人进行剖析,以揭示这个女性形象的深层情感及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的语言有力推动了在道德边缘徘徊的麦克白弑君,本文从韩礼德提出的语言人际功能入手,分析了麦克白夫人的语言的人称、情态、语气。研究发现,麦克白夫人善于使用第一、第二人称树立权威;情态上借助高、中量值情态动词缩短人际距离;语气上充分利用反问和祈使语句加强气势,增加说服力。人际意义视角下研究该语篇,有助于深入理解麦克白夫人语言的组织结构及其背后的深层意图。  相似文献   

5.
从女权批评的角度对比分析了麦克白夫人在盲目地爱着麦克白时的疯狂举动和失去麦克白的爱后的不同表现,论证了麦克白夫人并非天性邪恶之人。而是麦克白的政治野心和自己盲目爱情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6.
郝滢 《鸡西大学学报》2013,(9):114-115,121
在《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对于麦克白行为的挑唆作用往往被刻意夸大,而班柯对于麦克白的影响力却往往被忽视。试从麦克白夫人恶毒的言语,脆弱的内心角度来解释她作为一个妻子给丈夫给予的情感帮助,而从班柯的看似大义凛然的外表,其下包藏的险恶的用心来分析他对于麦克白恶行所实际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麦克白》自问世以来,"麦克白夫人"的争论就不绝于耳。她恶名远播,更有甚者,"麦克白夫人"已成为一专有名词,与"邪恶""野心""虚伪"等词同义。近年来,偶有为麦克白夫人申辩之声——她并非一个十足的魔鬼。笔者通过精读《麦克白》全剧,挖掘推敲文中隐实,解析"麦克白夫人"魔鬼化过程并非其天性所驱,即本性非恶,她只是蒙上了一块邪恶的面纱,而面纱之后,才是她的"本真"。本文从"决心行凶""事实行凶""罪后忧惧"来剖析其心理变化过程,一步一步揭下她的面纱,进而揭示她的"本真自我"并非魔鬼,而是如普通女子一样的脆弱,柔软。  相似文献   

8.
周静 《文教资料》2009,(18):140-141
自古以来,麦克白夫人始终被认为是邪恶女性的代表.但如果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麦克白夫人的形象,就会发现她不再是被钉在历史审判柱上的罪人,甚至可以成为女性进步思想启蒙的代表.她在性格、品质、爱情观等方面都具有现代新女性的特征.在她的身上也更是体现出了女性在男权时代被压迫的悲剧意义,更能引发人们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盖斯凯尔夫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位十分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深刻地揭露了英国工业社会所存在的尖锐矛盾,表现了这一时期的女性寻求独立,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而始终处于一种介于女性主义与男性主义之间矛盾状态。  相似文献   

10.
罗焕 《文教资料》2006,(25):63-64
莎士比亚在著名悲剧《麦克白》中多次描写了发生在不同人物身上的睡眠,这些睡眠都具有同一个深刻的象征意义,那就是死亡。本文从剧中人物邓肯、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的睡眠来分析其中的死亡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梁娜 《时代教育》2010,(4):79-79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Macbeth is the most vivid tragedy as a psychoanalysis of the state of humanity’s development of a sense of sexual self.In the play,the inherent cruelty in masculinity is ironically represented best by the corrupted feminine characters,the three witches and Lady Macbeth.Undoubtedly,they finally push Macbeth over the brink into dramatic tragedy,tragedy of his country,his ambition and his own self as well.  相似文献   

12.
刘泽璞 《海外英语》2014,(12):170-172
On the basis of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insatiable lust of Macbeth and Lady Macbeth for power,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reveal the theme of Macbeth: the greed for power and the corruption of power in human nature. It is argued that when Macbeth and Lady Macbeth are greedy for political power, they cannot avoid committing regicide. Once seizing the power in such an unlawful and sinister way, they abuse power. Eventually, it is their ugly inner drive for power that inevitably cause their degeneration, downfall and demise. Such a theme analysis has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modern readers.  相似文献   

13.
Lady Macbeth is one of the most disputable heroines in Shakespeare's plays who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other simple-minded or bright women characters who bear consistent characters.She changed greatly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She changed from the ruthless and stone-hearted woman who was bold enough to commit regicide to one who lost her sleep and lived in deep regrets.And in the end Shakespeare let her take the heavy burden of shouldering the task of the recovery of the humanity,making her a lonely c...  相似文献   

14.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既是女权运动的产物,又是文学批评自身发展的结果。它具有斗争性、普遍性、矛盾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它影响广大但也面临着自身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乌古斯传》是维吾尔族与突厥语诸民族著名的英雄史诗,也是古代维吾尔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该史诗进行解读,分别从史诗的叙述视角、矛盾叙事中揭示女神背后隐含的男权观念。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不同的评论者运用了不同的批评方法对《荒原》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并提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见解。文章试图应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性别理论对《荒原》进行新的解读和诠释。仔细研读全诗发现:生不如死的人生,无情无爱的婚姻,颓废与堕落的生活是诗中所有女性人物的特征和写照。《荒原》中的男性人物则表现出精神与肉体的畸形脱节,他们要么“有灵无身”,要么“有身无灵”。女性人物象征着圣杯的迷失,男性人物象征着利剑的扭曲;扭曲的利剑已经不能坚定地指向圣杯所在的方向。当所有的男人和女人只剩下性的差别,当他们只为情欲而存在的时候,这个世界必然会成为比地狱更可怕的荒原。只有双性同体,实现男女两性的融合和互补,人类才能获得新生,荒原才能得到拯救。  相似文献   

17.
The Korean Drama, JewelinthePalace,introduced how Jang-Geum, as a eastern woman, overcame a series of social discrimination, how she surmounted numerous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how she got rid of the...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在其长篇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深入探讨了两性关系、等级制度以及工业文明与人性的关系,以深刻的历史意识关注了作为边缘群体的女性和下层民众,揭露了他们被压抑扭曲的处境,用边缘的声音质疑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同时,通过描述女性和下层民众婉转表达自己意志的方式,曲折展现了边缘话语重塑社会秩序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