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富生 《出版参考》2010,(12):I0006-I0006
未来的时间,是中国图书出版业洗牌、整合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新闻出版业由大国向强国迈进,民营书业的差距会被逐步拉开,通过改革创新,竞争的格局逐步走上稳定的轨道。民营书业如果能够抓住机遇,把握机遇,顺势而变,就有可能快速发展,取得市场发展的空间。总体上讲,民营书业要想实现跨越发展,迈向自己的轨道,必须要遵循以下五大规则:  相似文献   

2.
朱胜龙 《出版参考》2005,(16):51-52
近年来,民营书业与国有出版单位进行了越来越密切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营造新的市场空间,共同做大市场.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国家对民营书业进入出版业的内容生产领域还有一些限制.但这些限制并不影响和妨碍国有出版单位与民营书业的合作,而且恰恰相反,正是目前实行的对出版业的市场准入政策而导致的民营书业和国有出版单位之间造成的差异,才成了双方合作的基础,在优势互补中生成新的经营优势,实现共赢共发展,已经成为国有出版单位和民营书业的共同需求.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进程来看,2003年是民营书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年,成为政府有关部门、业内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民营书业自身关注的焦点。这是由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和出版业改革开放的步伐决定的。在此,我们对民营书业2003年的主要发展进程进行点击和回顾。一、取消“二渠道”称谓,民营书业引起政府部门前所未有的关注2003年开年之时,民营书业的发展就受到政府部门前所未有的关注,预示着这一年对民营书业来说将是非常重要的一年。1月7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前召开的“2003年中国书业高峰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明确表示,今后…  相似文献   

4.
七月流火,早晚已透出些许凉意.民营书业繁荣的背后,又有多少人在慨叹"不景气,这个行业太艰难",本期焦点故事特推出"民营书业亟需建立信用制度",文章从新疆书市的民营图书交流会谈起,分析了现在图书购销模式的形成、发展以及弊端,账期长、回款难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书业发展,并引发出版业上下游关系的不和谐.这已经不是哪个人或哪个企业可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行业主管部门和所有从业者都行动起来,才有可能拉动民营书业和整个书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出现了历史性崛起.在万紫千红的新闻出版领域,山东民营书业蒸蒸日上,独树一帜,被业界誉为“山东现象”.笔者将山东民营书业发展的现状、特色、原因和未来做一盘点和分析,以期对行业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营书业是相对于国有书业而言的概念,由民营图书发行业和民营文化公司两部分组成。民营书业自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以来,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我国书业的新兴力量和组成部分,为我国出版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据2010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在全国35.7万家新闻出版单位中,72%的企业法  相似文献   

7.
自1988年图书市场出现火爆以来,中国图书出版业经历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版业虽然整体处于垄断地位,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强,民营书业开始露头.  相似文献   

8.
12月4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京召开了“中国民营书业发展研究报告”和“国际出版蓝皮书——2002—2003国际出版业状况及预测”两项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来自出版、科研、民营书业、新闻媒体等单位的四十余位人士出席了会议。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民营书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的“作为公有经济的补充”和拾遗补缺的位置,一跃成为实现我国新闻出版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生力  相似文献   

9.
正时隔十年,再次与民营书业界的同志在山东淄博见面,一起回顾民营书业走过的风风雨雨,看到民营书业今天的发展规模,感到非常高兴。在这十年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书业对新闻出版业的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支重要力量,也为民营书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奠定了重要基础。借此机会,有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中国内地民营书业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成为中国社会步入新时期的一个标志,也是中国内地民营书业产生的一个政策和历史源头。嗣后,中国内地民营书业筚路蓝缕,一路发展,从“拾遗补缺”的边缘地带发展到社会主义出版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试图把中国内地民营书业的发展放置到广阔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进步等历史背景下去探讨,分析中国内地民营书业的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强化资本的纽带作用、突破制度性障碍、创新合作方式和内容、发挥新技术的引领作用是推进国有出版整合民营书业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我国出版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在分析国有出版整合民营书业从而推动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基础上,指出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提出更为有效的整合举措。  相似文献   

12.
民营书业是中国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支新兴出版生产力",为出版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民营经济政策的出台,一些民营书业作为国有出版业体制外力量,通过并购整合、调节资本运作,在初步创立起自己品牌的基础上,开始经营品牌,延伸品牌,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很高兴有这么多同志汇聚论坛,关注我们民营书业的发展,研究出版业的发展,这是一件好事.我今天到会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对党的十六大以来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大好形势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4.
民营书业在中国图书行业,多年来一直具有特殊的角色.即使是在世界图书行业里,中国的民营书业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随着国内对民营书业各种政策的逐渐放宽,民营书业正逐步从书业幕后走上舞台,扮演着多姿多彩的角色,抒写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娜拉 《出版参考》2006,(10):43-44
最近两年,民营书业资本运作日趋活跃,资本运营成为民营书业新的热点话题.国有与民营书业牵手,如2004年5月12日上海英特颂公司联手国有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成立"上海万卷新华图书有限公司",江苏鸿国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与新华书店总店宣布合资成立江苏新华鸿国书城管理有限公司等;还有大量民营资本进入图书流通领域,据新近问世的<2004-2005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指出,随着我国出版物总发行和二级批发业务向非国有资本开放,民营书业进入出版物总发行和二级批发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营书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今天,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他们不再局限于书刊发行,而是以各种方式介入书刊编辑出版过程,已具备相当的策划能力、市场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成为中国出版发行业中难以忽视的一个部分;在新的形势下,民营书业又呈现出新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民营书业自身也存在诸多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如何正视这一力量的存在,加以调控与引导,是有关管理部门不容回避的课题。本刊特编发两篇关于民营书业的报道文章,意在展示民营书业的现状与走向,引发人们对民营书业与中国出版业发展关系的关注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赵英著 《出版参考》2007,(5S):I0002-I0003
自1988年图书市场出现火爆以来,中国图书出版业经历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版业虽然整体处于垄断地位,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强,民营书业开始露头。  相似文献   

18.
规划·发展     
2006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许多行业都在描绘自己的发展蓝图。出版业也不例外,作为出版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书业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呢?本期焦点故事推出“民营书业,2006如何规划自己”。对民营书业来说,生存是第一要务,许多公司正在招兵买马,聚草屯粮,他们笑称“与其墨守成规,不如奋起一搏”,当然这一博不是要倒下,而是化蛹为蝶的重生。对策划公司来说,当然是做自己擅长的选题,对发行企业来说,则要调整渠道,寻求新的发展点,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大做强。在民营书业,张立宪因主编《读库》而声名鹊起,本期“坦…  相似文献   

19.
鲍红 《出版广角》2018,(14):6-9
伴随着改革开放,民营书业已经走过40年,逐渐撑起出版业半壁江山.在发行领域,民营书业的网点和从业人员都占行业绝大多数,并形成较为完备而细分的发行渠道,书店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在出版领域,一批大中型出版企业成长起来,并打开了独立上市的出口,新媒体更有望重塑出版格局.与此同时,民营书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如资源配置不均、实体书店网点持续减少等.在此笔者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对民营书业进行一次全面调研,以便政府科学决策;二是推进图书制版分开,理顺产业流程.  相似文献   

20.
冯京瑶 《出版参考》2006,(16):43-44
2006年中国出版业进入了其发展的"十一五"时期,一个产业总体发展的未来轮廓往往也选择在这样的时刻定下总体基调.在中国出版业占据半壁江山的民营书业如何应对这即将到来的大变革呢?据称中国出版业的大变革将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上演,届时将可能有上百家公司或机构"退出",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民营出版人是否在考虑规划自己的出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