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工作,特别是中小学德育,是我国中小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是关系到能否把中小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国家前途命运的一项战略任务。那么,当今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时期,是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的时期.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小学德育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的奠基工程。抓好这项“奠基”工程,不仅关系到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祖国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德育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更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因而,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人才素质的优劣,更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中小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关系到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大业的完成,关系到21世纪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兴衰。在中小学教育中,德育对于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具有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各项工作中要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教育工作中要十分重视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小学教育工作中要十分重视德育。《中共中央关于  相似文献   

5.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是时代的要求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应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中小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力手段。中小学德育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四化事业献身、为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奋斗的崇高理想,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并且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教育与政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的功效在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面前总是苍白无力,农村中小学德育也面临同样问题。如何扭转农村中小学德育低效局面,使德育真正发挥引领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这不仅关系到农村中小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它对于农村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净化社会风气、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广大农村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者怎样才能适应新形势,创造条件。为提高农村中小学德育实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的功效在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面前总是苍白无力,农村中小学德育也面临同样问题。如何扭转农村中小学德育低效局面,使德育真正发挥引领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这不仅关系到农村中小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它对于农村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净化社会风气、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广大农村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者怎样才能适应新形势,创造条件,为提高农村中小学德育实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审视社会上的负面现象,认真分析影响农村中小学德育增效的客观因素教育是…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的教育。学校德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小学的学校德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来实施的,但其他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德育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关系到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大现实问题,所以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班集体一切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选拔一批跨世纪的中小学校长,培养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年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是关系到我国中小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千百万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任务。这些校长的素质如何,至关重要。我认为,新时期的中小  相似文献   

11.
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指出;“中学德育工作,是关系到能否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中学阶段不仅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而且也是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形成的最好时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长大以后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能否担负起历史将要赋予他们的重任,与他们在中小学所受的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有直接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中等学校就必须给德育在全  相似文献   

12.
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品德、引领学生成长的关键环节。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增加德育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德育元素,渗透德育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德育实施,开展实践活动来丰富德育形式,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审美意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只有加强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才能培育出社会主义“四有”人才,社会主义千秋大业才能奠定牢固的基础。我市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恢复较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14.
木永顺 《云南教育》2005,(17):27-28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的教育。学校德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小学的学校德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来实施的,但其他学科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地理学科是一门关于自然、社会和环境的综合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课程资源,可以配合思想政治课,为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中组部、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校长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相对稳定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是关系到我国中小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教育方针,培养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的德育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培养学生的素质如何.学生的素质既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兴衰,又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所以,必须把德育放到学校工作的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校长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相对稳定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是关系到我国中小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千百万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任务。现就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道德具有唤醒人的良知、协调人际关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动力功能。大多数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形成社会风气。德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把下一代培养成具有怎样的思想觉悟的人。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前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无不与执政党道德的滑坡和信仰的丢失有关。青少年处在生理机能日趋成熟,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德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发展的未来。因此,基础教育中的“德育为首”不应只是形式,而应成为与统考科目同等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为此,必须重视德育,把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文章分析当前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从德育观念、德育内容和德育载体几方面,探索改革和创新学校德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