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权时代虽然远去,但是考察男作家的小说文本,不难发现,从叙述的视点,情节的构设及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体现了男作家意识深处的男权中心意识。一些男作家通过把女性作为弱者的预设和固置,把女性降格,作为"镜子",从而夸大男性,取得成就感。  相似文献   

2.
受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中国的女性意识一直在不断觉醒,并在电视剧中有不少表现。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众文化在中国兴起,逐渐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消费性、娱乐性无疑悄悄影响着电视剧中女性意识的表达,"躯体修辞"和"欲望叙事"曾经成为电视剧彰显女性意识,反抗男权社会的方式,但是却又悄悄落入男权社会"窥视欲"的樊笼之中。新时期,一群女性编剧电视剧逐渐突破传统女性意识的表达,诉求女性自我情感需要,认同男女性别差异性平等,从男女二元对立逐渐走向两性和谐,她们的这种表述方式为女性主义研究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乔家大院》以男性话语诠释人物,是一部男权意识明显的电视剧,剧中男、女人物形象的塑造浸透了男性至上的意识,女性则被剥夺了自己的声音。剧作显示出编导自身男权主义中心文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文坛涌现了一批女性家族小说,女作家们从女性角度书写母系血缘家族背景下的女性生存境遇。《无字》和《海神家族》作为大陆和台湾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对男权话语笼罩下的世代女性家族进行了生动的展现。在男性缺席的环境下,女性完成了从弱者到强者的蜕变,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家庭伦理关系也在认同与崩塌之间摇摆。对两岸女性家族小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探寻当代两岸女作家在女性自觉与女性书写方面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哈姆雷特》作为解读文本,从女性主义和权利说的角度分析了奥菲利亚疯癫的原因和疯癫中的反抗。男权社会通过内在的精神暴力统治,对女性内化男权和外在的对女性身体的束缚和暴力奴役女性,将女性逼至疯癫或使其被疯癫化;而女性通过表达自我在精神层面反抗,也通过自杀等手段从摆脱男性的外在暴力束缚。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女作家的中短篇叙事小说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红楼梦》影响的痕迹。作品中,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情节的设计亦或是场景的布局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红楼梦影响的痕迹。这是女作家作为弱者的叙事策略,是其投身男权创作语境赢得话语权进而确证自我的有效方式,同时也和《红楼梦》对女性描写的深刻性、丰富性及女作家和《红楼梦》所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共鸣有关。  相似文献   

7.
《简爱》作为反映被压迫女性反抗男权社会,追求自由平等的经典之作,人们从多个方面来研究这一角色,比如从女性主义等。本文试着从双性同体的角度来研究这一角色。这一双性同体的角色标志着妇女从男权社会中解放出来,并在女性反抗传统的男权社会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简爱》作为反映被压迫女性反抗男权社会,追求自由平等的经典之作,人们从多个方面来研究这一角色,比如从女性主义等。本文试着从双性同体的角度来研究这一角色。这一双性同体的角色标志着妇女从男权社会中解放出来,并在女性反抗传统的男权社会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男权重压下的"完美"女性--浅析紫姬与宝钗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几千年的男权社会中,女性一直是苦难的负荷者、牺牲者,她们没有自主意识,更没有生命的觉醒,女人的任何一种举动和价值都不 会是自我给予的,包括她们的坠落与升腾、生与死,她们的悲喜剧都出自作为男权象征的历史之手。《源氏物语》中紫姬和《红楼梦》中宝钗这两个 男权社会中“最完美女性”的悲剧告诉我们:在男权社会下,她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最终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0.
盛可以短篇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男性形象,他们或是同性恋,或是胆小懦弱的伪君子,亦或是灵肉分离的享乐主义者,其大都是缺乏爱的能力的弱者.在对这些病态男的叙述中蕴含着鲜明的女性意识,这与作家早年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盛可以在塑造这些男性形象时,一方面以男性视角对男性进行自嘲自讽,颠覆瓦解男权文化;另一方面对男权文化的反抗因社会伦理道德的强大惯性必然会使女性陷入悲观与困惑之中.更为重要的是,盛可以对男女两性关系中女性个体经验的表达与现实境遇的书写寄托着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其女性意识具有超越性,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11.
狄金森诗歌中的性别意象主要包括女性身体、珠宝、女性服装、疑问句、女性叙述者、花草、河流、小船等,展现的是诗人作为女性和女性作家被忽略的一种身份。性别意象是男权社会的产物,也是宗教压抑的结果。因此。可以说狄金森诗歌中的女性意象折射出19世纪美国的历史、文化、政治、法律和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2.
林白小说在艺术手法和思想意蕴方面带有明显的复调小说的特征.作品不但表现了她作为一个成熟、睿智、独立的女性知识分子对男权社会的抗衡的努力,而且也包含着被男权文化所排斥、所轻视而产生渴望找到社会归属感,争取社会认同的焦虑心态.从她一系列代表作品如<致命的飞翔>、<瓶中之水>、<说吧,房间>、<一个人的战争>等可以看出地对女性孤独与抗争,生命的悲剧感与生命的激情相交织的复杂的两重体验.  相似文献   

13.
改编自朱德庸漫画《涩女郎》系列的电视剧《粉红女郎》塑造了四位个性迥异的都市女性,她们的种种表象超出了时人,被目之为新女性。但是当借助女性主义之手撩起她们迷人面纱时,我们发现这些新锐女性依旧只是男权社会中的异化者、被言说者,甚或在这个世界上安生立命都要借父之名。而且剧中还有一条贯穿全剧的线,那就是男权社会对规训者的褒奖,对僭越者的惩戒。因此《粉红女郎》中的女性并没有突破男性秩序,她们依然是一代旧女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网络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而普遍的文化景观,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角落。网络自拍特别是女性自拍已然成为新媒体时代最大的流行风潮之一。本文通过对女性在网络中自拍的图像作为文本进行解读,阐释了男权话语对现代女性建构的影响。女性在网络中对于形象的自我塑造最终还是难以摆脱男权话语的深度影响。在男性的审视和评判下,女性的形象更多的是作为可供观看的对象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尽管战争让所有男性遭受重创,但举步维艰的女性作为历史叙事的参与者,同样也默默无闻地为世界和平的构建作出了努力和牺牲,只不过在以男性为核心的历史长河中,被抹去了男权支配下的主体身份与历史记忆,成为客体化的"她者"。《英国病人》中的汉娜身处战争与男权的桎梏下,最终也未能逃离多舛的女性宿命,沦为战争与男权的牺牲者。  相似文献   

16.
性别差异中的死亡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差异中的死亡叙事 ,从表面上看 ,表现在意义附着、死亡观念和审美趣味上的差异性 ,但从根本上看 ,这种差异性仍然是由男权话语给出的规定 ,与传统的男权话语相比 ,只不过以往由男性在说 ,而今由女性自己在说。这说明女性的主体意识及其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都还只是初见端倪 ,并未形成格局。所以 ,从审美死亡 ,其实也是从审美人生的角度看 ,女性及其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都还亟待挖掘和建构。  相似文献   

17.
苏珊-洛里·帕克斯凭借《强者/弱者》成为历史上首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的黑人女性剧作家。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帕克斯的作品不可避免的涉及自身所属群体——黑人女性的问题,即作为黑人、女性、黑人女性她们承受着多重压迫和痛苦。帕克斯在她的《强者/弱者》中通过对三位黑人女性命运的不同安排,分别代表了黑人女性从麻木无知中觉醒的不同程度,向人们展示了黑人女性不同以往的新的形象,充分揭示了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作为西方思想文化的载体之一,同时也是男权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又一佐证。主人翁罗丝.瓦塞罗是一个典型的深受基督教影响的女性。她内化男权思想观念,并作为其行为准则,为了他人的利益,而放弃自我权利和幸福,俨然成为那个时代基督教文化下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9.
在程朱理学盛行的男权文化语境中,李清照从独特的女性视觉出发,通过自我情感形象的展示,平等的人性追求,女性生命意识的自觉,把切实的生命体验上升成一种对生命的审视,不仅超越了男权社会中,女性只能被作为世俗玩物和被观赏的命运,而且还大胆、自然地表露出女性的主体意识,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反叛精神.  相似文献   

20.
曹文轩的长篇少年小说以展现男性少年成长为目的。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富有个性的男性少年形象。而女性也成为这一类小说不可或缺的形象,这些女性具有美丽、善良等特有的品质,这些品质使作品中的女性呈现出类型化、概念化的特征,女性作为一种性别符码在小说中也体现了作者的传统男权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