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新形势下网红文化全方位渗透到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产生深刻影响.从多维度视角对网红文化发展和影响进行分析,从内生动力和外部条件两个层面构建网红文化影响下的协同育人机制,提出网红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网红经济及其各种网络衍生品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态的变迁,冲击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网红经济凸显了消费符号化,改变着大学生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网红经济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真正的情感归属;网红经济带来人际关系的物化,其商业属性淡化了自律属性。网红经济碰撞下针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培育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强化消费道德教育,创新消费行为与文化,探索协同合力育人的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红经济迅猛发展与行业规范走向的同时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视外部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不断与时俱进,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科学与健康的消费理念,注重和发展大学生精神与文化消费,进一步明确和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3.
网红文化作为一种流行的社会现象,近些年来开始表现出传播内容肤浅化、传播主题泛娱乐化、传播价值非主流化和传播场景虚拟化等相悖于主流文化的异动特征。大学生作为网红文化影响度最大的群体,一些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在网红文化异动影响下受到逆向熏染,不断扭曲其审美认知、干扰审美判断、误导审美实践。为防范网红文化异动对大学生审美观的消极影响,本文提出通过宣扬正向网红文化,推崇正面网红形象、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强化高校审美教育,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等矫治路径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红”成为一种现象级文化事物.高校大学生由于其年龄、成长环境等原因,成为关注“网红文化”的主要人群之一.根据对大学生开展的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网红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中心化和单向输入方式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威性产生了冲击与挑战,高校应以正面引导传播正确价值观念、借鉴发挥“网红文化”...  相似文献   

5.
网红文化是"网络红人"以互联网为媒介创造的一种网络亚文化,它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标准、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另一方面容易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干扰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妨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误导大学生的价值行为.鉴于此,应以网络素养教育为关键、以培育正面网红为主线、以网络平台监管为重点、以规范资本运作为抓手,共同应对网红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步入网络时代已经有三十余年的时间,“网红文化”也随之迅速兴起。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冲击。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必须具有高素质、高文化,同时他们也是最熟练计算机应用的一个群体,他们是首先受到“网红文化”影响的群体。而“网红文化”丰富多彩、类型多样,包含的内容也良莠不齐。因此“网红文化”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也有挑战。高校务必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兴事物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网红”现象中存在着一种以消费主义为价值内核的“泛娱乐化”倾向。这种倾向的形成主要受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隐含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解情势。“大学生网红”现象中的“泛娱乐化”倾向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具有双重破坏力:一方面是以“消费主义幻象”破坏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另一方面是以“意见领袖的梦想”破坏大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关切“网红”主体利益诉求,建构价值观防御体系是抵制“大学生网红”现象中“泛娱乐化”倾向对高校意识形态隐蔽性冲击的思想政治教育三重进路。  相似文献   

8.
“网红”作为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产物,受到众多大学生的追捧,部分大学生盲目认同网红的言行观念,对其过度情感依附,狂热消费网红产品.大学生粉丝群体的“网红沉迷”是新媒体赋权下网红诱导展示和粉丝主体选择的结果,高校针对性教育的缺失加剧了这一倾向.政府、媒体、高校要各司其职,大学生要提升素养和强化自律,共同构建“网红沉迷”的综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网红现象”引发大量社会热点话题,影响着社会风气。大学生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且正处于价值观塑形的关键时期,“网红现象”对其有极大的影响。基于此,阐述了“网红现象”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根据大学生心理和价值观特点,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以期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0.
技能型“网红”的出现是对抗人的异化与新工作美学的建立、主体身份构建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娱乐化满足以及工作经济收益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技能型“网红”现象的存在,对于提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促进产品迭代更新、推动泛在性技能学习、促进技能群体成长交流具有重要价值。在技能型“网红”的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人设效应脆弱、资本异化下价值观偏差、持续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等新的风险因素挑战。技能型“网红”未来的发展策略应是:监督和引导相结合,实现工匠文化价值引领;通过内容生产增维创新,打造持续吸引力;转变传播策略和方式,打造个人技能品牌;发挥职业院校作用,建立网红人才挖掘、培养及保障机制,从而实现从“技能网红”到“技能长红”。  相似文献   

11.
网红时代的“网红餐饮”对高校后勤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红餐饮”具有多样性、差异化、个性化、视觉化与智能化的特征。网红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高校餐饮服务凸显出服务内容单一、文化元素缺失、育人功能薄弱、信息技术滞后等弊端。高校引入“网红餐饮”既要利用其“当红”之处,也要重视其潜在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变迁与中国社会的阶段性发展具有内在的契合性。透过改革开放以来重大事件或社会现象,可以看到大学生职业理想的时代变迁轨迹。改革开放初期"潘晓来信"掀起的人生价值大讨论,折射出大学生职业理想的迷茫探索;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脑体倒挂"现象,反映了大学生职业理想追求的功利务实;而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既凸显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大学生的职业理想;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在信息技术和网红经济的裹挟之下,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网红文化有利于延展共青团工作平台,拓展工作内容,正能量网红在共青团工作中可发挥榜样示范效应。但是,网红文化的“泛娱乐性”吞噬了青年的注意力,“去思想性”扭曲了青年的价值观,“高交互性”削弱了思政教育效果。结合微团课时间短、内容精、形式活的特征,网红文化影响下微团课的创新路径在于整合网红资源,破解网红热点,培养网红教师,运用网红思维,切实增强共青团思想引领实效。  相似文献   

14.
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和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廉洁意识的培育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学生开展廉洁意识的培育,利用红一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在毕节开展革命活动留下的鲜活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他们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和群众观念的教育。因此,我们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教学活动及网络平台上利用毕节红色文化资源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廉洁意识培育。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下,社交媒体时代信息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不仅制造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更是打造了一批热门人物。在这其中,网红无疑是社交媒体时代最直接的产物,网红经济发展至今渗入到各行各业,具有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的多类原因推动网红教师的出现。教师网红化的渐进发展历程和社会影响,对网红经济或教育行业提出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是迎接治理的新挑战。文章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教师网红化现象的发展现状、产生原因等进行探究,希望有对教师网红化现象治理的可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化对广大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也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网络文化不仅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促进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政治互动,同时也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易导致大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其政治价值观混乱,不道德、违法行为增多,政治责任感淡化,政治实践行为缺失等。基于对网络文化的认识.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网”与“以德治网”相结合的方针.从而保证大学生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7.
王倩 《江苏高教》2020,(5):86-90
当前的大学校园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提供信息与拓展知识、促进学习与便利生活的同时,不良网络文化在思想、精神、生活、学业、人际等方面对"网生代"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校园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受到挑战。文章结合埃里克森(E.H. Erikson)"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剖析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同一性形成具有的关联性,并指出应通过提升网络信息素养,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完善校园网络文化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引导并监管校园网络内容建设,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三个方面,构建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以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核心任务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网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大学生中拥有较高的传播热度。本文在分析网红经济对大学生的诸多影响的基础上,强调了改变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必要性,提出了平等交流、开发沟通,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因势而谋、应势而动等多种方法举措相结合的思路来创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公寓。  相似文献   

19.
许红星  韦微 《大学教育》2023,(12):49-52
文章以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为主题,通过对中国知网的681篇相关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提炼了该主题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价值、内涵和具体内容、培养策略等;总结了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研究的发展进路,即研究范式从经验总结走向实证研究,研究对象从抽象走向具体,研究的核心概念从大而全走向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贷作为新的消费方式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但同时网贷也使部分大学生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以大学生非理性网贷消费现象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当前大学生非理性网贷消费的动因,归结出大学生非理性网贷消费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从加强大学生自我网贷消费观教育、推动校园网贷消费文化建设、发挥家庭网贷消费教育功能与优化社会网贷消费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大学生理性网贷消费教育的适切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