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1世纪乡村儒学开展十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过往“乡村+儒学”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探索,展望未来“乡村儒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融合之路。从历史、学理、实践三个维度来看,乡村儒学是活跃至今的历史现象、基于实践的理论学说、化民成俗的道德行动。未来乡村儒学开展的时代背景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事业的推进,其总体目标是淳化乡风民俗、引导向善向上、重塑乡土文明、构建精神家园。其主动性实践主体应由地方党委政府、人文学者和时代乡贤三方组成。未来乡村儒学开展的具体举措包括:把牢规范发展的政治方向,凝聚助力复兴的价值共识;转化以文化人的科研成果,增进扶志润心的民生福祉;做强融入生活的实践平台,构建协同推进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城乡理论源于马克思与恩格斯基于对社会分工研究得出的理论成果,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城乡发展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在我国城乡关系发展进程中,主要经历了城乡兼顾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再到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几个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党始终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尝试跳出以往城乡分离状态的囹圄,重新厘定城乡新关系,以适应时代发展之需。新时代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对城乡建设发展实施新的规划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培育塑造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优化农业劳动力结构,推动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发展农村经济,为振兴乡村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的需要。依靠市场的内在驱动和政府的外在引导,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  相似文献   

4.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集自治、法治和德治于一体的“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并在实际操作中会产生较强的“乘数效应”,从而必将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治理有效的重要手段。自治是常态机制、法治是保障机制、德治是先发机制,这是“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内在逻辑,丰富的治理实践是“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历史逻辑,乡村内部矛盾的复杂性是“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现实逻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以自治激发乡村民主活力,以法治维护乡村公平正义,以德治纠正乡村失德行为,探索出一条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子,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内源性要素。在当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育由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均呈现“悬浮”的发展样态而面临困境:在生源危机中漂浮的乡村学校、“走教”的乡村教师、学习内容与个体生活相脱节的乡村学生。振兴乡村教育既需要外部赋能,也需要内部变革,通过建设教育生活与学生个体生活相融的课程体系、“城”“乡”融合的教师共同体、“村”“校”相融的乡村文化等措施,激发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探索多方融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提出明确要求。数据要素收益分配作为数据要素基础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新时代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以平台消费者和就业者为代表的原始数据提供者对数据要素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既为数据要素提供了原材料,也是数据要素生产的“劳动者”,理应成为数据要素收益分配的主体之一。同时,原始数据提供者参与数据要素收益分配与共同富裕的逻辑基础、发展目标、价值准则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然而,现阶段,数据权属不明导致原始数据提供者无法主张自己的数据权益,原始数据提供者参与分配的组织机制也不健全,原始数据提供者参与分配还面临技术难题。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以保障原始数据提供者的数据要素收益,完善组织机制建设,打造数据要素分配新秩序,加快数字技术革新,攻克数据要素分配壁垒。探索原始数据提供者参与数据要素分配的实践路径,是数字时代我国取得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需先教育振兴。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石,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乡村教师面临经济收入低、社会地位不高、培训欠缺等现实困境,这严重影响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为改变这一困境,需做好乡村教师政策支持,健全培训制度,完善师资保障,让乡村教师有效投入到乡村教育振兴中去,为乡村振兴服务。  相似文献   

8.
培育创业型职业农民是应时代发展和国家建设要求的必然措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才培育必须要了解乡村建设与农民的发展现状,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创业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本篇文章首先进行乡村振兴战略下对创业型职业农民培育推行意义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的分析,并结合目前创业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一些乡村人才振兴、培育创业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乡贤作为地方能人是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将新乡贤纳入新时代乡村建设中,是建构乡村协同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也是新时代基层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式。当前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和职责难以界定,其参与身份处于模糊状态,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职责定位不明确,权力异化需要防范;权威认可度不高,参与积极性不强;人情主义色彩浓厚,参与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协同治理视域下激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活力和动力,亟须加强党的引领,完善新乡贤治理的规章制度;弘扬新乡贤文化,提升新乡贤的社会威望;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新乡贤治理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10.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工业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代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理论界和政府职能部门对装备制造研究大为加强,产业政策也明确向装备制造业倾斜。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实施,装备制造业被列入经济区发展的重点之一。天水作为西部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西部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肩负着发挥甘肃东部桥头堡作用。天水市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以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以产业集聚作为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方向,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促进天水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为发展西部经济和振兴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20年11月23日,我国最后的52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出列.脱贫摘帽之后的防返贫工作也成了当下的重中之重,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被提上了日程.发挥扶贫产业带贫益贫作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任重而道远.然而,当前我国在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还面临多种困境.因此,应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把粮食生产放在基础产业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用科学发展指导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力度、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清远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也是广东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清远市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时机已然成熟。清远市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围绕乡村振兴,发挥政府规划主导作用,提升全域旅游配置;强化城市形象宣传,擦亮全域旅游品牌;突出发挥“三最优势”,推进旅游新业态发展;加强旅游服务要素建设,提升智慧旅游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在人,在“选好人”上做文章。将近年来国家政策要求、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勾勒成像;比对社会转型期农村青年就业梗阻与农业农村发展后继乏人现状,发现农村青年与农村之间的天然联系使得乡村振兴先锋的培养有了重要方向;根据不同职业农村青年的奋斗面貌,区分出知识性青年、返乡性青年以及在地性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可能发挥出的进步力量;拟通过高质量教育回归农村,打造农村青年人才“蓄水池”和“进步梯”,多方联动打造“头雁”队伍,最终实现农村青年与农村的“双向奔赴”。  相似文献   

15.
在资本下乡过程中村企互动均衡样态的分析概念“借力式发展”,是指村企双方通过借力彼此的身份与资源优势,撬动发展所需,在不断交换的基础上实现利益分配结构的均衡,进而建构一种双方互惠格局。案例研究表明,积极有为的村集体中介机制、“结构—行动”借力机制和互动平台的适时转变机制推动了村企之间“借力式发展”的有效运行。“借力式发展”在理论维度上有助于突破以零和博弈为假设的村企互动样态,在实践层面能够为村企在农村社会的均衡互动提供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分析了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历史契机,解构了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主要结论: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是蕴含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及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发展之势。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前提是实现城乡人才、资本、技术、产业互动,动力是汇集城乡交通网、信息网及环境承载力之功,最终推动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议从经济循环、制度统筹、文化互补、社会互动、生态繁荣等5个方面,构建城乡体育融合发展基本路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参照学术界对腐败问题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学角度对足球联赛的腐败行为进行再定义,通过确定腐败行为主体的构成,建立"成本—收益"函数,将腐败行为作为一种在"成本—收益"权衡中进行选择的模式加以研究,具体分析了影响腐败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因素,并从制度层面对足球联赛的反腐败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必须通过专业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本文从高职高专办学特色、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出发,提出了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方向)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存在的激励不足和约束软化的问题,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新老“三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强国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推动力,并在全民健身、乡村振兴等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生态环境变迁、文化认同淡化等困境。新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繁荣发展为了助推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需要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乡村振兴规划、强化学校传承、塑造国际品牌和多业态融合等方面予以重视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