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双减”政策下,教师既是政策落实的行动主体,也是教育观念取向转变与实现的群体。在“双减”政策的执行中,教师成为教育方针的重要执行者,是教育变革的中坚力量,教师教育观念取向的转变和实现,是“双减”政策能否落地和取得实质效果的关键。本文结合当下“双减”政策的实施现状,研究“双减”政策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探索“双减”政策下教师教育观念取向的转变和实现路径,对当下“双减”政策的推进和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相互内耗的教育竞争、无效的教育增长以及过量的教育投入是义务教育阶段内卷化的突出表现特征。“双减”作为一项公共教育政策能否有效破解义务教育内卷化的藩篱,治理当下教育资源的叠加浪费、培训机构逐利明显以及家长过度教育焦虑的问题,以此来打破家庭教育投入边际递增倾向与过度内耗的困境。本文尝试解读“双减”政策内容与教育内卷化的概念形成,探究分析“双减”之于教育内卷化的“破卷”之道。研究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内卷化主要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教育市场化的“失灵”以及功利性的竞争规则与竞争文化造成的。对此,“双减”政策提出从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均衡、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引导教育观念转变来遏制教育内卷化的蔓延,保障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让教育继续回归到育人本质。  相似文献   

3.
“双减”政策是我国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轻学业负担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随着政策落地,教学质量成为焦点。学业负担过度化与校外培训资本化是校内教育低质量的外显表现,提高教学质量迫在眉睫,推动学校实施教学提质工程,急需厘清提质的逻辑,挖掘其价值。义务教育阶段,提高育人质量,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需要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学、课后服务辅助学校教学、课堂教学与作业管理赋能学校教学。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提出的课后服务,对于学校以及社会来说都是一种刚需举措,一方面使教育回归校园的主阵地,另一方面解决社会的“三点半”接送困境。课后服务也是教育改革追求教育公平的机制之一,致力于斩断“教育资本链条”,补位“素娃”多元化教育的缺失,缩短“素娃”与“鸡娃”之间的差距,缓解补习场域上的“剧场效应”。而如何使这种刚需能够张弛有度,是课后服务实施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小学美术课堂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体现学生对绘画技能的掌握程度,也要反映学生对美的理解、对艺术的想象创造,还要成为学生展示个性和兴趣的舞台。传统的美术课堂作业设计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改革趋势、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笔者运用趋于“生活化”“自选式”“互动式”的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能更大的发挥其优势和价值,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变化以及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以及“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在为家庭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家庭教育提出更大、更多挑战。本文拟构建“一个目标“”两育理念“”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123”心理育人模式,探索“双减”政策下家校协同心理育人实践路径,以进一步丰富我国家校协同心理育人体系,提升家庭教育育人实效,巩固“双减”成效。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青少年冰雪进校园,本文以“双减”政策为背景,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当前青少年冰雪进校园的机遇、困境及突破路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减”政策下青少年冰雪进校园的机遇主要表现为:“内卷焦虑”的遏制,凸显青少年健康地位为冰雪运动提供了契机;惯习误识”的转变,“重智轻体”走向“价值同重”全面发展;社会冰雪资源为冰雪运动进校园提供红利;双重政策为青少年冰雪进校园提供有效发展动力。“双减”政策下青少年冰雪进校园的困境主要表现为:良好教育生态回归,显现学校体育瓶颈问题导致校园冰雪开展阻滞加重;冰雪运动风险顾虑阻碍学生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客观选择;教育模式传统落后,“家、校、社”间缺乏沟通联动;校园冰雪资源供给不足,难抓“双减”政策赋予的时代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减”政策下青少年冰雪进校园的突破路径: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基础补齐校园冰雪运动师资短板;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为客体主观参与课后体育服务提供推动力;搭建校内外联合教育平台,强化“家、校、社”间沟通;健全冰雪教育资源配置,避免难得机遇流失。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双减”政策实施的主阵地,要真正实现“双减”目标,就必须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贯彻落实“双减”工作要求,武汉市武珞路中学坚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后,提出思想理念的“两转变”,启动“六提高”的减负提质行动,切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印发,指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劳动周,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在劳动教育的时间上作了详细的规定。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双减”政策这个契机,将劳动教育落实到位,将这个综合育人学科的作用发挥到最好。  相似文献   

10.
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兼顾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等重要作用,对于学生的知识衔接、能力培养和身心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任务的重要来源。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小学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和布置时往往忽略了小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规律,作业不是强度过大就是难度过高,给小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学习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需要兼顾学生的知识巩固和可持续发展,这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家校社”三方共育成为当前教育的新局面,而具体应该如何执行,更好打造三方共育的局面成为各个老师,尤其是兼具管理职能的班主任面临的问题。本文在“双减”背景下,通过探究当前初中教学管理转型的现状,并分析了“双减”政策下初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设计主题性、鲜活度有待增强,年轻班主任占比大,家校沟通不深入,以及社会资源未整合等,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初中班主任的管理策略,以期为中学教育及班主任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城乡接合部学校家校共育遇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对“双减”认识不足,家校合作共育意识淡薄,家校合作模式单一、陈旧等。因此,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应探索和尝试加强家校共育的策略,更新认知,提升家校合作意识,优化家校共育合作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家校社”三方共育成为当前教育的新局面,而具体应该如何执行,更好打造三方共育的局面成为各个老师,尤其是兼具管理职能的班主任面临的问题。本文在“双减”背景下,通过探究当前初中教学管理转型的现状,并分析了“双减”政策下初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设计主题性、鲜活度有待增强,年轻班主任占比大,家校沟通不深入,以及社会资源未整合等,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初中班主任的管理策略,以期为中学教育及班主任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朱红云 《阅读》2023,(15):14-17
面对“双减”政策,为破解作业设计困境,放大作业育人效果,在结合实际、融通学科、家校合作等理念指导下,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小学教育集团设计了寒假实践作业。拓宽实践空间,变革学习方式,转变成长理念,让学生以体验实践的方式完成假期作业,助力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5.
“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服务政策执行成效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借助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政策本身、执行环境、执行机构和目标群体等四个方面对S市中心城区校内课后服务政策执行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剖析该政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并就“冲突”提出对策建议: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增强政策执行的价值认同度;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提升政策主体的能动性;增强政策目标群体的参与度、满意度与认同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双减”政策为背景,探讨校外教育如何推进少先队活动。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少先队校外主题实践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旨在提高少先队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语文作为初中教育阶段重点教学科目,其作业设计需遵循“双减”政策要求,围绕提质减负不断优化作业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本文主要讨论与解析初中语文作业优化思路,并以此为广大语文教师与相关教研人员提供作业优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业改革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作业改革正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依据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基本特征,对“双减”背景下学科作业创新设计进行探索,旨在通过作业助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达到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双减”政策是国家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出的重要举措,其目标的达成依赖于政策的贯彻落实。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持续推动下,在线教育模式得以不断发展并趋于成熟,为助力“双减”政策的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还面临着一些困境,如“双减”政策下教师负担过重、课后服务质量不高以及校外培训治理难度大等重点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从在线教育视角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切实有效地落实“双减”政策。  相似文献   

20.
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广大青少年体育锻炼需求不断提升的重要支撑。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探析“双减”背景下,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的价值与困境,并提出实施策略。研究认为,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的价值作用体现在:工作格局、师资建设、校园活动、科技创新和经费投入等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困境:政策执行乏力,地方制度设计有待完善;组织监管不足,相关部门权责边界模糊;合作意识薄弱,各主体之间关系孱弱;教育理念差异,教学契合点尚未形成;服务能力受限,社会力量优势很难显现。据此提出实施策略:以共享化理念为目标,推进协同育人意识;以规范化制度为导向,统筹资源规划和调控;以协同化组织为基础,搭建共同参与平台;以多元化服务为手段,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活力;以系统化监管为抓手,打造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