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2年ChatGPT的问世,助推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应用,以系统渗透的形式重塑着社会的技术生态和人文景观。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为ChatGPT赋能大学思政教育奠定了技术基础,ChatGPT也因其强大的工具理性,使大学思政教育有了向整体教学智能化、教学过程数据化、人机交互拟人化方向转化的可能性。在肯定人工智能技术价值的同时,审慎研究ChatGPT赋能大学思政教育可能造成的内涵转变以及逻辑演变,既有推动大学思政教育创新的实践意义,也蕴含着深层的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2.
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发展对于扩大体育产业规模、提升体育产业质量、防止体育产业“空心化”意义重大。本研究利用模型构建、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构建了体育用品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和创新链耦合机制模型,运用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耦合赋能水平,提出了“双链”耦合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得出:体育用品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与创新链具有多重耦合互动关系,形成了创新升级、价值升级和耦合赋能升级三条主轴线;研发投入和盈利能力代表的价值链和创新链对企业盈利质量具有显著影响,研发投入成为体育用品企业投资新焦点,创新驱动成为对冲价值链与创新链落后的新手段,打破链条低端锁定成为体育用品业发展的新任务,双链耦合赋能成为体育用品迭代升级的新动力。研究建议:数字化蝶变重塑体育用品制造业价值链,网络化互联升级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链,耦合化创新建设“体育—科技—产业”创新共同体,生态化衔接畅通体育用品“生产—消费”循环,最终实现“双链”耦合赋能驱动体育用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植根于人类的思维,以构造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存在性隐喻三种形式呈现,隐喻概念的形成与认知主体的身体经验密切相关。植物词汇广泛存在于各语言系统,在认知主体认识、理解世界的过程中,随着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植物词汇的意义得以扩张,被赋予了丰富的隐喻义和文化内涵。大量原本用于描述植物成长的词汇被用来描述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形成了"人是植物"的概念隐喻。植物隐喻的认知过程反映了人类认识自身及周围事物的方式,在认知过程中,人的身体性和主观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贵 《江汉学术》2022,(4):59-66
在1990年代以来的当代诗中,纯粹的精神抒写退场,身体(或身体性)开始焕发丰富的能量。那么,身体为当代诗歌带来了什么?在不同的诗歌文本中,身体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态度,追踪这些差异有助于探究当代诗歌的伦理意识。以身体为中介,当代诗歌主要表现出享乐、忍受和责任三种在世态度。享乐的姿态正视身体的欲望,试图摆脱历史的重负,但是容易陷入语言的游戏和价值上的飘渺。忍受中的身体充满了批判的能量,具有针对现实性的关怀,但它可能会对同情产生过度的消耗,不宜作为“长久之计”。相比之下,在责任的诗学中,身体既意味着自我创造,也担任了从自我走向他者的媒介。责任的诗学指向了一种伦理关系的重建,它在当代诗歌中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而值得我们期待。  相似文献   

5.
先秦赋钩沉     
早期作为文体的“赋”都写作“傅”。傅,相也。古代乐师为瞽者,扶助乐师者为相。“相”除了扶助乐师、携带乐器之外,还要参与演出中的应对活动,相当于现在的报幕员。报幕的声音。不同于歌,而是另一种富有节奏感的朗诵.汉代人“不歌而诵谓之赋”.正是从这里来的。赋同其他文艺形式一样.最初都是由下层劳动人民创造并在人民中间口耳相传着.它是由口传文学发展而来的书面文学。近百年出土的西汉到宋初的俗赋.其类型可大致区分为故事俗赋、论辩俗赋和歌谣体俗赋三种。用赋的这三种类型和文体标准对照考察先秦时期的文献,钩稽出了53篇先秦的赋或带有赋体特征的文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型人工智能工具得到科研工作者的追捧。ChatGPT可借助文本生成实现个性化学习、学习支持与辅助及语言学习功能,能大大提高使用者的学习效率,为人们的学习和研究打开新的大门。但同时它也存在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存疑、情感和人际互动的缺乏、个性化的局限性、学习者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依赖性及其社交合作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反思ChatGPT的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并认清其辅助性质与教师专业知识和指导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对它的依赖。  相似文献   

7.
道德体验引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道德体验论意在阐明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是道德教育的本体。道德体验作为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从三重生态的视界消融了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二元"对立主体观"。道德体验论将教育者改称为"导引者",受教育者改称为"体验者",凸显道德教育的情境性、建构性、生成性和创造性,并从体验活动和体验课程的融合上展开实践探索。在道德体验中,体验者可达成生态体验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日常行为多由习惯主导,养成良好的身体活动习惯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将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全球范围内涉及身体活动习惯养成的概念、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干预策略进行系统梳理,发现身体活动习惯作为一种复杂的行为,是在稳定的环境中自动或有意触发、执行动作控制,并经过反复体验而形成的规律性身体活动行为方式。身体活动习惯养成受线索触发、行为重复与行为维持等个体内部过程性因素和以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习惯测量多采用外显测量法和内隐测量法,外显测量法呈现出测量内容片面、回忆性偏差及个体认知偏向等短板,而运用日记研究和生态瞬时评估等经验取样的内隐测量法则可对身体活动行为及认知、情感、环境背景等相关信息进行多次动态实时评估,测量具有可靠性及优越性。线索触发-行为重复策略、环境重组策略以及社会生态因素策略,是全球身体活动习惯养成的主要干预策略。未来我国该领域的相关研究,首先应借鉴综合学科的习惯理论全面阐释身体活动习惯的概念,进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跟踪个体身体活动行为随时间、环境改变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制定捕获行为习惯的措施和方案,从而有效促进个体身体活...  相似文献   

9.
浅谈传播媒介的演变对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重要的核心因素,它作为文学载体与人类文学活动的关系息息相关。本文主要就传播媒介各阶段的演变(体语传播—口语传播—文字—手抄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来分析和阐释它们分别对文学和文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三胎政策的实施和家庭育儿的现实需要,人们对婴幼儿照料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的期待也愈来愈高。然而,低标准、低规范的服务,一直是市场和客户关注的焦点。菲律宾婴幼儿照料服务规范、工作指引和服务标准,在核心要求上表现为标准和规范的服务流程、全面和细致的服务标准;在特征上主要体现为重视被照顾者的生命与安全,讲究工作次序和分类,实操性较强,注重细节和责任意识,并注重赋能以培养照顾者的能力。这启示我们,在婴幼儿照料领域应设置更有温度、更有指引性的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重视赋能的技巧和方法以培养更有专业水平的照顾者,以提高婴幼儿照料服务质量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需要。  相似文献   

11.
引入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说、美学基本理论对体育属性、功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体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人类特有的具有"崇高"美学特征的身体运动的总称。身体运动是体育的表现形式和必要手段,"崇高"美学特征是体育与其它身体运动相区分的本质特征。体育作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作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满足人们的生存和享乐需要,还能够作为发展资料满足人们发展需要。对体育与体育教育的关系、身体活动和身体运动的区别、体育属性和体育功能的关系、体育美学特征的认识等问题进行了辨析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平台逐渐渗透公众日常生活的社会背景之下,平台已不可被简单理解为中介,而应被视为拥有一整套制度规则的独立机构实体。人们越来越多地依据平台资本所制定的媒介逻辑展开日常生活实践,并生成一种全新的“平台制度化实践”。平台制度化实践是用户主动以平台媒介逻辑为参照系,将平台空间中开展的媒介文化生产延伸至日常生活实践之中,用户实践愈加依赖、迁就平台制度,最终生成以平台为中心的程式化、可预期和标准化的实践模式。平台制度化实践使得社会结构呈现再结构化的趋势,包括时空结构再造后的再结构化,公众日常生活方式的重构,形塑新的社会交往、社会秩序和社会权力结构。最终,平台制度化实践构建出一种“可编程”的新型数字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3.
孔帅 《美育学刊》2020,11(1):63-68
"文字-印刷"媒介时代是一种机械文化,其分割化和同质化特征导致传统审美和美育具有鲜明的教化性。电子媒介带来的是一种非线性的有机文化,此时的审美更多的不是理性的深度思考,而是一种追求视听快感的身体模式,强调审美的深度参与和自由体验。一方面,审美的"自我-他者"的教化关系在后现代语境下被颠覆,强调对审美活动中"自我中心"的解构和他者的多元化体验;另一方面,告别了形而上的理性思辨传统,而密切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状态。因此今天的美育实践应该区别于传统美育,必须和新的媒介文化相适应,突出电子媒介时代审美的多元化和生活化特征,以培养审美主体的自由性体验和精神的超越性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以ChatGPT、文言一心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与决策式人工智能不同的特征及功能,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更加显著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可以通过创新驱动效应、生产效率提升效应、产业转型升级效应等赋能效应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劳动力市场冲击、市场垄断问题、国家安全风险和信息失真现象等深层风险,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正确认识、科学应对,在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的同时积极防范负面冲击,引导其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身体作为历史、社会、文化及教育的载体,始终处于生成之中。在中国近代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体育教育场域中的女子身体呈现出多种生成形态:健体强国取向的从属身体、国民身份与男女平等取向的觉醒身体、健康健美取向的塑造身体、师资培养与运动竞赛取向的专业身体。女子身体的生成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实现的,取得民族独立、推进中国近代化的民族国家话语并不是唯一动力因素,女权运动及教育近代化发展等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其间,束缚与解放、被动与主动共同存在,表现出女子身体生成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使我们从另一种视角认识了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教育,展现了其立体、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以人类学为视角,对不同时期武术概念进行资料梳理与学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学意蕴中武术概念的解释性理解.研究认为:对于武术概念的解读需跨越体育技术以及文化的特定领域范畴,应视其作为一种人类身体的活动现象进行更加普遍意义的人类行为审视;武术不仅仅只是一项"体育"运动,或者说是一项身体"唯美技术",更应理解为不同地域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人类学身体文化领域所关注的"身体结构"、"身体意象"和"身体符号"三个维度对武术特有的"身体技术"身体艺术"身体文化"属性进行分析与论述,以期探讨和诠释武术概念的涵义.  相似文献   

17.
论体育的文化本质与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体育是一种化”已经基本成为共识,但体育的化本质界定和化特征归纳问题却末能解决。其实,体育除了具有民族性与人类性、时代性与永恒性等一般化特征外,还具有主客体同一性、身体表征和传承性、创造时空的延展性、较易理解的亲和性等特殊的体性质。  相似文献   

18.
现代体育是欧洲近代身体主义潮流崛起后的产物,在仪式治疗的现实需求下,当今的中国体育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或道德的力量.在褪掉媒介光环后,中国的体育人群体仍处于一种相对边缘化的状态,原因在于他们违背了儒家尚简朴、废奢靡的文化精神.中国历史上并无体育的概念,也从未有过体育人群体,而与之类似则是游戏的人、流浪的人和闲人,他们不从事生产活动,其社会角色介于从事性炫耀工作的巫者和反抗儒学教义的常态人之间.在脱离了非世俗的领域后,中国体育人的社会地位仍有下移的可能.游戏是凌驾于一切知识体系之上的一种价值形态.历史上的世界级强国都是游戏大国.尊重人类的游戏精神,也是对人类创造力的一种尊崇.  相似文献   

19.
以媒介生态学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对我国创办时间最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足球专业报纸《足球》报进行阶段分析,旨在通过揭示《足球》报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探寻体育专业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途径、根源。研究发现:自1980年正式创刊以来,《足球》报经历了拓荒与成功(1980—1992)、竞争与辉煌(1992—2002)、低迷与转型(2002至今)3个发展阶段,而影响其兴衰成败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生态环境,媒介格局、行业关系等中观生态环境,也有传者队伍、内容定位、受众心理等微观生态坏境。表明,作为一份拥有30余年历史的足球专业报刊,《足球》报惟有审时度势,根据媒介生态的变化制定稳健的发展策略,方能在激烈、残酷的媒体竞争中保持生机和活力。运用媒介生态理论,用整体思维,对人(传者、受众)、媒介(《足球》报)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在方法论和研究视野上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数智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技术赋能型翻译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目前,依托数智技术的ChatGPT及机辅翻译成为一种高质量、高效率的翻译模式,并已逐步融入高校的翻译教学中。新型翻译人才除必须具备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外,还应该具备基本翻译技术工具的实操能力。本研究通过网络访谈,对目前MTI专业培养中翻译技术类课程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许多问题与不足,通过分析原因,提出三项对策:增加翻译技术类课程,优化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机辅教学水平;改变考核方式,建立客观评测体系。以此三项对策为依托,尝试提出解决方案,为全国高校新型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