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综述了松脂催化加氢反应条件、催化剂、反应动力学模型及其机理,对氢化松香制造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松脂加氢反应最优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5wt.%,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100min,反应压力6MPa;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对转化率的影响有显著性,所有因素对选择性的影响都没有显著性;氢化松香制造所用催化剂有贵金属和非贵金属两种,其中贵金属以Pd/C催化剂为主,非贵金属以镍基催化剂为主,特别是以FCC废触媒为载体制备的镍基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松脂加氢活性和选择性;松脂催化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有双曲线型和幂函数型,双曲线模型有利于研究加氢反应机理,而幂指数型则有利于加氢反应过程的放大设计计算;反应机理为松香中的主要成分枞酸分子不在催化剂上吸附,枞酸分子与催化剂表面上所吸附的氢原子进行反应,氢原子的吸附过程为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
文章优化了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25∶1、催化剂用量为6%、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75℃;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为96.4%。  相似文献   

3.
用萘乙酸和甲醇为原料,硫酸铁为催化剂,采用蒸馏分水工艺,合成α-萘乙酸甲酯。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醇酸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最适宜反应条件为:n(甲醇)∶n(α-萘乙酸)=10∶1,催化剂用量为α-萘乙酸质量的7%、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产品收率为93.5%。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9,(7)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的一种替代产品为柠檬酸三丁酯,它是一种绿色环保型增塑剂,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新型催化剂三氯化铁,以一水合柠檬酸、正丁醇为原料合成柠檬酸三丁酯。采用单一变量法探究了各项影响因素:反应温度、酸醇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这个实验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最佳反应温度110-150℃(即可保持反应处于沸腾回流状态),并严格控制温度,最佳的酸醇比是1:3.5,催化剂用量为4.16%,反应时间为5h,酯化率最好可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二氧化硅负载硫酸氢钠为催化剂,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合成乙酰水杨酸的工艺。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影响。当固定水杨酸为7.0 g,乙酸酐为11.0 g时,乙酰水杨酸的优化合成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6 g,反应时间为50 min,反应温度为80℃。在此条件下,乙酰水杨酸产率为80.1%。催化剂能够重复使用3次。该工艺将改善乙酰水杨酸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李瑞 《大众科技》2014,(6):88-89,114
以硬脂酸和聚乙二醇为原料,经酯化后生成聚乙二醇双酯。再经磺化剂氯磺酸的磺化作用下得α-磺基硬脂酸聚乙二醇双酯,加NaOH中和后成盐,形成α-磺基硬脂酸聚乙二醇双酯钠盐。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2.0%(基于反应体系的质量分数),酸醇的量比为2.5∶1.0,反应时间为4小时,反应温度140~150℃时,聚乙二醇双酯收率达83%。磺化剂氯磺酸与双酯的量比为2.4∶1.0,反应时间为1小时,反应温度为60~70℃,α-磺基硬脂酸聚乙二醇双酯收率为96%。α-磺基硬脂酸聚乙二醇双酯钠盐的总收率为79.7%。  相似文献   

7.
生物柴油(Biodiesel),即脂肪酸甲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大气污染控制新技术,采用生物柴油为燃料可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进行有效地控制,生物柴油的应用可以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日益增长的能源危机,并且可以大大减少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柴油具有深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柴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炼制产品,在各国燃料结构中占有较高的份额,已成为重要的动力燃料。本文以棉籽油、棕榈油为研究对象,采用酯交换工艺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生物柴油的使用进行了拓展。结果表明,在常压下,以碱为催化剂时,催化剂浓度、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收率有明显影响。其中,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最大,在优化工艺的条件下,棉籽油的收率最高达94.6%,棕榈油的收率达97%。  相似文献   

8.
张生  黎松  刘献伟 《科技通报》2013,(6):30-31,34
以二苯基硅二醇(DPSD)、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 H 4)和含氢双封头(HMM)为原料,70%浓硫酸为催化剂,制备高折光LED灌封胶用液体交联剂,探讨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交联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h的条件下,可获得较高折射率和收率的苯基氢基聚硅氧烷,含氢量约为0.6%,具有较优的热稳定性和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用SO42-/TiO2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合成乙酰水杨酸.探索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实验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的焙烧温度500℃,反应温度76~80℃,反应时间30 min,n(水杨酸):n(乙酸酐)=1:2.0.催化剂用量1.0 g,此时乙酰水扬酸的收率可达79%.而且催化剂的制备简单、催化活性高、重复使用性好、后处理简便、无三废污染,是一种新型环境友好的绿色催化剂,符合节能环保的绿色合成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无水乙醇和无水乙醛为原料,以无水氯化氢为催化剂制备乙醛缩二乙醇.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找出优化方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反应条件为:无水乙醇与无水乙醛摩比为2.4:1.0,温度:30C~50C.硅胶用量为34g,反应时间 55min,通入新蒸的氯化氢13min,产率可以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SBA-15负载磷钨杂多酸酸催化剂,并应用于柠檬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SBA-15负载磷钨杂多酸酸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效果,回流反应3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0%,酸醇摩尔比为1:4时,柠檬酸三乙酯收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探索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及合成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从而使C02和乙醇反应合成乙酸乙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收率。结果表明:用氢氧化钠作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Zn/A1/Co催化剂,沉淀时PH值为11,Cu、Zn、AI物质的量之比为9:8:15,加入Co的量为Cu、Zn、Al物质量总和的15%时制备所得的催化剂活性最好;在反应温度400℃,反应压力0.6MPa,乙醇与二氧化碳进料体积比为1:150,乙醇进料速度为0.3mL/min时合成反应最佳,此时乙醇的转化率为53.33%,乙酸乙酯的产率为9.77%,乙酸乙酯的选择性为18.33%。  相似文献   

13.
Fenton催化氧化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红伟  李晓燕 《科技通报》2012,28(4):220-222
对Fenton催化氧化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对影响Fenton反应过程的因素,如H2O2投加量、催化剂(Fe2+)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进行分析,为Fenton试剂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松脂蒸馏的方法有滴水法、水蒸汽法、导热油法和CO2/N2循环活气法,从能量消耗、过程装备、产品质量以及"三废"排放等方面,对各种松脂蒸馏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O2/N2循环活气法比水蒸汽法节省能量消耗近一倍,减少冷却水用量13.23~16.18m3/t松香;CO2/N2循环活气法蒸馏松脂不需要油水分离器、盐滤器,又因为不需要带走活气的冷凝热,冷凝冷却器的换热面积也减少,也不需要建造大型过热水蒸汽锅炉;CO2/N2循环活气法蒸馏松脂所得的产品不含水份,松香无结晶现象,松节油透明无混浊;而且该法蒸馏松脂无三废产生,克服了水蒸汽法排放含松节油废水、废气和工业废盐的缺点,是一种清洁的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四氯化硅、苯甲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一种硅卤协同阻燃增塑剂硅酸苄基三(二氯丙基)酯。探讨反应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四氯化硅与苯甲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1,四氯化硅与环氧氯丙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3.3,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8 h,产品产率为98%。并采用FTIR,1H-NMR,极限氧指数等表征了硅酸苄基三(二氯丙基)酯的分子结构及性能。  相似文献   

16.
李静  操庆国 《大众科技》2012,(8):104-105
本文以绿茶为原料,水作为浸提溶剂,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绿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水用量(固液比)1:2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40min、乙酸乙酯用量90ml,在此条件下茶多酚粗品提取率为12.9%。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Microbial oils produced by diverse microorganisms are being considered as alternative sources of triglycerides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However, the standalone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from microorganisms is not currently economically feasible. In case of yeasts, the use of low-value nutrient sources in microbial produc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st-efficient downstream processes could reduce costs and make microbial lipids competitive with other commodity-type oils in biodiesel production. Industrial biodiesel synthesis from oleaginous seeds is currently based on a multistep process. However, a simple process called in situ transesterification (ISTE), which takes place within the biomass without a previous lipid extraction step, is receiving increasing interest. In this work,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an ISTE process to obtain biodiesel from previously selected oleaginous yeast (Rhodotorula graminis S1/S2) were defined using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ResultsUsing the RSM approach,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maximum yield with minimum reaction time included a methanol-to-biomass ratio of 60:1, 0.4 M H2SO4, and incubation at 70°C for 3 h. The optimized in situ process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123%) than that obtained with a two-step method in which fatty acids from saponifiable lipids were first extracted and then esterified with methanol.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mixture obtained from R. graminis S1/S2 by ISTE met Uruguayan standards for biodiesel.ConclusionThe characteristics achieved by the optimized method make microbial oil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yeast at an industrial scale.How to cite: Martinez-Silveira A, Villarreal R, Garmendia G, et al. Process conditions for a rapid in situ transesterification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oleaginous yeasts. Electron J Biotechnol 2018;37. https://doi.org/10.1016/j.ejbt.2018.11.006.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天然再生剂大蒜汁并结合开炼、密炼等再生方法对废溴化丁基橡胶的再生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开炼温度、开炼时间、密炼温度、密炼时间及再生剂用量对再生效果均有影响,且在这些因素中,再生剂为主导因素。在开炼温度为55℃、开炼时间为10min、加入再生剂用量为6%时再生效果最佳;密炼温度为125℃、密炼时间10min、再生剂用为6%时取得最佳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光敏引发剂α-羟基环己基苯甲酮合成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苯甲醛、镁、溴代环己烷、溴等为主要原料,经 4步反应合成了光敏引发剂α 羟基环己基苯甲酮,改进了其制备过程中第二步的氧化和第三步溴代反应。其中第二步是以氯仿作溶剂,新洁尔灭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室温下进行反应。与原工艺比较,副产物少,后处理简单,收率高。第三步是以四氯化碳作溶剂,醋酸作催化剂进行溴代反应。改进后的合成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收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将改性硅藻土作为吸附剂用于处理印染废水,设计实验考察改性硅藻土用量、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印染废水中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改性硅藻土吸附印染废水中色度和CODcr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吸附条件为改性硅藻土加入量为0.8~1.0g/L,pH值6—9,室温条件下,处理时间为60min。处理后的印染废水中色度和0.8~1.0g/L浓度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