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贵知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长进矣”。德国数学家希尔伯十分重视鼓励、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他认为,能提出问题的人,不仅说明他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而且是将来能不能在科学上做出贡献、取得成就的最基本的条件。一个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怎么能进行科学研究呢?有问题才有研究对象。在他的数学课上,他最高兴的事是学生能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越多、越深刻,他越高兴。他把学生能不能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看作是他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一、细细品位,挖掘情趣 情趣,即情调趣味。挖掘情趣美,在散文、诗歌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常常发现一些意境优美的散文,学生读起来却索然无味。这其中理由,恐怕就是不能充分感受、体味文中的情趣,不能把自己融入到特有的感情氛围中去,当然也就不能领略到文章之美。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试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学校在新课程中地位的凸现,传统教研的弊端日益突显:以教研室、教研员为主体,学校被动配合;研究问题采取自上而下形式,不能切实地为学校解决真实问题;教研网络呈现“线性结构”,活动方式单一,缺少点面结合、纵横交错,不能对学校教学及发展产生持久推力,也不能在学校与教研机构间形成一种合理的张力。  相似文献   

4.
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教学,在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下,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课堂设计,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等问题不能正确处理。不能让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等专业学校的图书馆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工作人员也少。但大型图书馆需解决的问题,这里一般也都会遇到。比如,人员管理问题、资金管理问题、信息资料管理问题等等。许多中专图书馆的同志日益感到,他们面临者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笔者在中专图书馆工作多年,觉得影响中专图书馆管理质量主要因素是人,如果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地工作,那么图书馆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就不能很好地为中等专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常常出现两大问题:一是学得不牢固,对所学知识容易遗忘,到学期结束时,前面所学的内容几乎忘光;二是应用不灵活,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应用,遇到综合问题时,不能从所学知识中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更有甚者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需要教师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学生能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能不能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个变革时代最本质的变革是思维深层的革命。实现思维的现代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学术文化表现为科学形态。学术争鸣必须遵循逻辑常规,不能使用矛盾概念,不能凭借主观臆测而以偏概全,不能曲意附会、任性引申经典文献,不能无视研究对象而猎奇式地搬套,特别是不能超离学术文化范围而与政治问题混为一谈。新时代的学术研究,需要非极端化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几年的媒体多有报道。我在学校教学管理实践中也了解到,不少中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期望过高等原因,对父母和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父(母)子(女)关系、师生关系紧张,出现了严重的“高焦虑”症状,不能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的变化,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和他人和谐相处,在生活中不能忍受和战胜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可见,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新课引入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问题情境”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有“问题”,即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是指学生个体与已有的认知产生矛盾冲突,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结构,“问题”不可以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轻易解决,否则就不成为问题了,当然,问题的障碍性不能影响学生接受和产生兴趣,是学生通过探索能获得解决的,否则,至少不能称为好问题.其次是“情境”,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社会环境、经验性的想像环境,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等等.也就是说,问题和情境的关系中,“问题”是核心的,“情景”是辅助的,“问题情景”是指问题的刺激模式.在新课的引入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还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刨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兴奋和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相似文献   

11.
我们阅读和讲授古代的文言文,会遇到一些注释问题与词汇难点,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方面。不疏通字词,便不能准确地理解原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懂点训诂学,不能盲从教材,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和讲授文言文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注释问题与词汇难点。不疏通字词,便不能准确地理解原文。审文例是义训的重要手段,对于解释词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审文例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探求词义,理解语义。  相似文献   

13.
看电影     
《海外英语》2012,(10):26-26
要想说一口地道的英语。俚语是必不可少的。请阅读下面对话。猜猜其中的俚语是什么意思。然后对照后面的单词表检验一下。本期主题:看电影。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物理教材中,动能定理的推导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从具体的事例出发得出一般的结论,另一种是用数学对一般事例推导得到结果。第一种推导容易理解,但不够严谨,第二种方法严谨,但所用数学校深,一般学生不易理解。作者给出一种大家都容易理解的严谨的数学推导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李白的<静夜思>英译文为例,从语篇层面上探讨英语与汉语在表现形式上的本色和差异.总的说来,在语篇上,英语具有衔接严谨、诉诸理性、语篇较长的特点;汉语则连贯紧凑、诉诸意象、语篇较短.正因如此,英诗诗意易于明朗,汉诗诗意易于模糊.了解两者之间的显著差异可以提高英汉互译的质量,促进英语的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发展日新月异,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英语专业职业教育也随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迅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有个问题日益凸显――中、高职英语专业职业教育衔接问题。不少中、高职业教育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较少顾及衔接问题,从而出现教学要求相近、使用教材相似、职业技能要求相同等现象,导致教学重复、有限资源浪费。这个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明在用8031单片机控制ADC08089时应注意的问题,着重说明了一般教材中忽略了的时序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阅读不可避免地受到“碎片化”“快餐化”影响。好的书评,能传播馆藏信息、引导阅读倾向、倡导先进价值观。高校图书馆要重视新书通告、文本推介、书海导航、热点点评、“大家”之言、大学生书评等各类书评工作,引发大学生阅读兴趣,推进大学生整体阅读,提升大学生使用图书馆和深层次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众多,优劣不一,令人喜忧参半。文章就某些教材导向上的偏颇、目标上的滞后、选文不够全面、比例不够合理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以求给教材的研究、编写,提供借鉴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献正文里的训诂是古代文献中由文献撰写者作出的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管子》作为先秦一部重要的子书,其正文训诂与先秦其他文献一样,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其思想内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管子》正文中对概念的训释,对同义词和相关相类词的解释,对文句的说明等内容,总结其正文训诂的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训诂术语如“曰”、“谓”、“谓之”等,探讨了正文训诂在先秦文献中的作用及其在训诂发展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