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冬  王泰来 《上海集邮》2010,(11):30-30,35
1.官员互拜这是老百姓很难见到的场面。官员相聚,身着朝服,互行拜贺之礼。我们说不好图中人因何令节而拜贺,却因其对拜行礼,而知他们是平级官员。  相似文献   

2.
4.九品文官(图1)九品义官上场了。清代官员共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正九品包括文职京官与文职外官。文职京官有: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文职外官有: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相似文献   

3.
历史就像一个匆匆而去的身影。留住"身影",往往是一件难事。因为身影是飘忽的,模糊的,虚幻的;但历史却是真实的。然而历史作为真实的"过去时",留住它也非易事。作为过去的事实—历史,留住它,方式多元,载体多样。但目的就是一个,那就是见证:"见",谓之可视;"证",谓之真实。上面我所说的这些概念和词汇,都包罗在了一本邮书中,那就是郭冬、王泰来合著的《见证(解读晚清明信片)》;此前,他们还撰著了《远去的大清帝国(解读清代手绘明信片)》一书。  相似文献   

4.
清末,一种手工彩绘的明信片。她以山川古迹、农耕劳作、市井百业、市民风俗等生活原形为画图内容,也无奈地缩录了八国联军奴役、杀戮国人的惨景和清王朝官员腐败的排场。一个时代的记忆者,她记录了古朴与风情,也记录了屈辱。了解她,研究她,记住她,已是越来越多人的渴望。让我们随着本文作者的思路与推想,细细触摸那些有关"手绘片"的枝枝叶叶。  相似文献   

5.
晚清图画明信片,系指1896年11911年间,由清代邮政、中国商埠邮政、外国在华邮局、国内国外出版社、公司、洋行以及社会团体印制的有关中国内容的图画明信片。这些图画明信片包含邮政部门发行的邮资明信片和民印的无邮资明信片,明信片上的图画形式,有摄影印刷、手工彩绘、照片粘贴等。  相似文献   

6.
大清邮政开办初期,邮政业务只有信件、挂号、挂号回执、新闻纸、印刷品、包裹等6种。当时汇款还是作为信件交寄,以致每寄洋银一圆需寄费八分。1898年1月1日起,大清邮政才办理邮政汇兑业务。  相似文献   

7.
黄祥辉 《上海集邮》2008,(11):36-38
早在1897年,清政府就打算修建淞沪苏铁路,并在《申报》上刊登了平面图。1905年年初,沪宁铁路正式开工。  相似文献   

8.
惠林 《收藏》2008,(6):74-78
被评为“CCTV2006民间寻宝记·走进南阳民间十大宝物”的《清代书法二十四进土书法屏》,是清康熙五十五年在京为官的一批翰林书法家的作品,代表着当时馆阁书法的最高水平。这批翰林中,有在清代扪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书法大家王澍、张照,有独占鳌头的状元王云锦、赵熊诏,有后为高官的大学士阿克敦等,他们分别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四十五年、四十八年、五十一年、五十四年五科进士。这24位翰林书法家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用当时最好的纸绢“库纸绢”为同一人书写了同一主题:恭送彭老夫子荣假锦归。这批作品历经300年风雨保存完好,流传至今,实属不易。令公示于众,与天下收藏爱好者同赏。  相似文献   

9.
清民时期,上海有些洋行印行英文标示的“Yu—yuen”明信片,现不熟悉、不了解上海历史文化者,往往会望文生义地都解释为“豫园”。孰不知在清末,上海西部也有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愚园”园林,英文标示即为“Yu-yuen”。  相似文献   

10.
陶贝 《收藏》2009,(1):166-167
本刊自2005年起选用四神瓦当拓片作书脊拼图后,每年12期组成一幅完整画面,4年成一系列,其独到之处深受读者关注。从本期起,改用中国古钱系列续之,选出4枚最能代表中国货币文化精髓的古钱币——半两、五铢、永通万国、开元通宝钱拓片,每年拼图一幅(图1)。  相似文献   

11.
1894年诞生于法国巴黎的奥林匹克运动,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当今社会,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不仅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而且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越来越多地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它是体育,但它已远远超过了体育的意义;它以奥运会为表现形式,但它远不只是一种奥运会文化。它已发展成为超越体育和奥运会比赛的一种关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与完善的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所以称它是当代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工程中的一大创新和发明,已不为过。它以体育为载体,以人类肢体语言为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