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洁 《出版科学》2011,(4):91-95
对《时代》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2010年所有封面故事的主题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并从选题类型、选题分布、特刊选题和封面标题四个方面分析两刊的选题情况,发现两刊除了同样关注社会类选题外,在选题侧重点、选题视野、对读者的引导和塑造以及标题的制定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纸质媒体的销量一直在减少,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简单的新闻报道已经无法与网络媒体竞争,那么纸媒将如何寻求自己的发展呢?纸质媒体在速度方面无法与网络媒体相比,也没有电视的画面感,而它却以深度报道见长,本文将以内容研究的方法从《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报道的选题、选题展开、报道角度、基本立场和封面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考察,从新闻框架的角度来思考专题报道以及人们如何应对这种带有倾向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包括期刊在内的出版活动国际化趋势正在乘势兴起。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新闻类周刊也在快速崛起。期刊业有一句行话:"赢封面者,赢天下。"如何在封面故事上做出特色,以期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是业界关注的话题。基于此,选取2012年度美国《时代》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为例,试图以故事内容为研究样本,通过比较分析,以期从美国期刊业丰富经验中找到缩小差距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发展往往需要文化的推动,而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大众传媒,有品质的文化报道可以提升大众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有助于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并惠及物质文明建设,因此,严肃的综合类新闻周刊、周报都很重视文化报道。本文将对具有典型综合类周刊、周报特征的《三联生活周刊》、《新民周刊》和《南方周末》的文化报道在文化价值取向、题材类型、报道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对当前重视文化报道的综合类新闻周刊、周报在文化报道的内容呈现上有个宏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橄榄油 《青年记者》2005,(11):43-43
把一本《周刊十年》看完,感觉有话要说.我是三联的老主顾.远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是看三联的书完成西学启蒙教育的,知道了一些至今还有影响力的哲人的名字.好像那时最大的时髦就是读书.  相似文献   

6.
《三联生活周刊》的前世今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春燕 《传媒》2006,(5):13-15
在竞争激烈的时事新闻类期刊市场中,《三联生活周刊》无疑是表现最良好的刊物之一.2005年,《三联生活周刊》实现的税后纯利润超过800万元,同比增长20%以上.  相似文献   

7.
邹韬奋从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到1933年12月《生活》周刊被国民党政府查封,《生活》周刊一直是守望社会,服务大众的舆论阵地。怀着对职业理想的追求,从社会责任意识到大众的舆论阵地,从服务精神到受众自由,从独立的报格到社会角色的确立,邹韬奋及《生活》周刊演绎着具有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公共服务者角色。  相似文献   

8.
《封面故事》是《中国新闻周刊》的标志性栏目,也是最能凸显深度报道水准的纸质媒介载体之一。在新闻周刊悄然占据纸质媒介市场一定份额的今天,研究深度报道在这种媒介形态中的得与失,对于深度报道理论和实践的完善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新闻周刊》为实例,主要分析封面文章的构成要素和深度报道在新的媒介形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封面故事》是《中国新闻周刊》的标志性栏目,也是最能凸显深度报道水准的纸质媒介载体之一。在新闻周刊悄然占据纸质媒介市场一定份额的今天,研究深度报道在这种媒介形态中的得与失,对于深度报道理论和实践的完善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新闻周刊》为实例,主要分析封面文章的构成要素和深度报道在新的媒介形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封面故事>是<中国新闻周刊>的标志性栏目,也是最能凸显深度报道水准的纸质媒介载体之一.在新闻周刊悄然占据纸质媒介市场一定份额的今天,研究深度报道在这种媒介形态中的得与失,对于深度报道理论和实践的完善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新闻周刊>为实例,主要分析封面文章的构成要素和深度报道在新的媒介形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邹韬奋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有重要地位,在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里,他创办或主编了"六报一刊",其中《生活》周刊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邹韬奋在主编该刊中,创新报刊的经营与管理理念,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报刊宗旨,屡次刷新报刊的发行量。特别是在青年问题,媒体的公信力以及国家意识等方面,现代媒体应该积极汲取邹韬奋经营报刊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12.
创刊于1995年的《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依托三联书店而成立,使其一开始就拥有深厚的文化资源,随着其日渐成熟,它对文化的坚守与延伸的特色越来越突出。这些文化报道总是以知识分子的视角观察世界,形成了《三联》特有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3.
韦魏  杨静 《新闻世界》2011,(7):150-151
近年来,公共领域研究成为学界的热点。我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报刊公共领域,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本文以邹韬奋主持的《生活》周刊为例,讨论了当时报刊公共领域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封面报道是每一期《时代》周刊中最吸引读者注意力的部分,是整本期刊中最为重要、最为精彩的报道,对《时代》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04—2013共10年的《时代》周刊封面报道,每月抽取一份样本,并对获得的120份样本进行研究,以期发现《时代》周刊封面报道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郑岩 《今传媒》2015,(3):9-10
《三联生活周刊》复刊以来,继承《生活》周刊的优良传统,并不断开拓创新。秉承用文化引领生活的理念,关注时代生活,体现人文关怀,在挖掘文化含量、传播先进文化上努力探索,形成了新闻性和文化性交融,新闻调查和文化分析结合的办刊风格,从而在新时期新闻类周刊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6.
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王小峰。一日他的MSN签名上写着"谁想来三联实习?""我去!"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应和,他倒也爽快:"来吧,我指导你。"顿时有被幸福击倒之感,忍不住憧憬,或许我因此而离成为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故事类电视节目风起云涌,呈现遍地开花之势。然而因为片面地追求高收视率,故事类电视节目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低俗化趋势:虚构故事、炒作隐私、滥用情感,甚至大肆炒作一些边缘性题材或边缘人物。在一些节目制作人眼里,似乎只有猎奇、恶俗、刺激的题材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而对弘扬社会真善美的正面选题往往不屑一顾。那么正面选题果真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故事吗?本文试以南京电视台《周涛讲故事》节目为例,探讨故事类节目做好正面选题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期刊同质化严重的今天,《三联生活周刊))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性格。紧迫热点,深度剖析,把握平衡,举重若轻,凭借自己独特的风格,《三联生活周刊》快速发展,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9.
创刊于1995年的《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依托三联书店而成立,使其一开始就拥有深厚的文化资源,随着其日渐成熟,它对文化的坚守与延伸的特色越来越突出。这些文化报道总是以知识分子的视角观察世界,形成了《三联》特有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20.
周艳琴 《青年记者》2007,7(22):138-139
《生活》周刊创办于1925年10月。它在初期主要关注青年修养与职业教育,此外就是关于平民职业状况和生活状况的调查。在内容、写法上比较单调和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