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爱蓉 《考试周刊》2009,(49):69-69
和谐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境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数学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和谐课堂能较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参与学习是课程整合、预设生成理念的有效体现,是一种教学艺术的追求。《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启动,这些先进的理念,犹如缕缕春风,为我们沉闷的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课堂上师生之间富有情趣的教学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都得到不同的发展”,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快乐地学习数学.同时也能够让教师品尝到课堂教学的欢乐。可见,课堂的和谐有效极其重要。那么,如何营造数学课堂的和谐气氛.构建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围绕这一理念,大胆改革学生评价,是新课程对我们的要求。抓好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坎里播下希望的种子,使学生明确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一、转变评价观念,明确课堂即时评价的目标在数学课程中,课堂教学评价,应本着“以人为本”“、以激励为主”的宗旨,多元化地评价学生。可以从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情感和自信心方面的表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交流情况(在回答问…  相似文献   

3.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我们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从根本上说,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成长,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教学,谈谈如何促进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颜家骐 《教师》2011,(13):84-8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和成效,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让课堂评价去激励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呢?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应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应是信息技术课堂教育教学的生命力,也是实现“三维目标”的途径。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有意识地渗透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学习兴趣,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自愿、带着兴趣去学习。尝试之后我觉得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很容易融入情感教育的课程,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扩大材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等.”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学习的起始状态既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性资源,也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基础: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状态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效率、提问、质疑乃至错误的回答等:课堂教学后学生呈现的变化状态,则是评价性资源和下一个教学流程的基础性资源.有了这种“活资源”意识,教师才会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把自己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才能优化创新课程资源.为此我对优化创新数学课程资源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过多的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向转变,如何快速而有效地开展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活动,是进行新课程教学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二年来我校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组应用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从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和以学生活动设计入手,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活动元”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卡斯特金指出:“学习不是在玩耍,而是劳动,也并不是轻松的劳动,它要求全力以赴。”学习数学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劳动,如何让学生主动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提倡“快乐教学”,因为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如何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营造出一份和谐而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在课堂上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课标”精神,以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呢?我认为必须对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即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全方位进行改革,也就是教师要学会“四会”。一、会以“三维立体”观建构教学目标“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而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往往最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对能力的培养不是很重视,…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是初中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进而促进自身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和互联网的普及,微课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就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用微课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初中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培霞 《文教资料》2014,(12):55-56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愈来愈关注语文教学的“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等特征,这是课程专家与一线教师不懈的追求和期待。如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笔试成绩,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把英语课变成了纯粹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讲解课,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没有开展有效的情感教学,甚至误认为情感教学是班主任的工作,这样的课堂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没有情感渗透和情感交流的课堂是枯燥无味的,学生只是无奈地被动接受,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可能让学生喜欢,也不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也就难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要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进行有效的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新的教学模式,是实施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目标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应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伴随着知识的获得,越来越积极,越来越自信.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引入新课环节是一节课中的先契,引导好了,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唤发出来,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支配下,一节课的数学任务就能水到渠成地引流下…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提出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其中有一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容易被忽视.笔者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借此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一、情感驱动,沟通促发展1.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在学习中,情感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思想情感的有机整合,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目标和价值观,从而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古语云:“教无定法”,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一定“教要得法”,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课程目标是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所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改变现行数学课程的弊端,新课程在目标与内容上均作了较大调整。强调“双基”的形成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创造”,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新课程目标的显著特点。从知识分类研究角度分析,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目标的实施,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形成、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有力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数学课程课标》精神,以适应教学改革形式呢?我认为必须对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即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全方位进行改革,同时教师要学会“四会”。一、会以“三维立体”观构建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而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往往最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对能力的培养不是很重视,对情感态度的发展更是漠不关心,局限在“数学中教数学”。要落实《标准》精神,我…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教学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如何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一种人文素养、一种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里谈一谈我是如何在教学中抓住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  相似文献   

20.
王清安 《学周刊C版》2014,(7):128-128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努力做到让学生“享受语文.享受学习”。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中摸索出了一些做法,自己命名为:“和谐教学法”。所谓“和谐教学法”,也就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立足于协调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