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吴用是一个有才能而屈压下层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吴用者,无用也。吴用形象是一曲知识分子人生追求的哀歌,它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有才能而屈压下层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作者对知识分子人生的思考。吴用形象又是一曲梁山悲剧结局的哀歌,它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梁山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作者对梁山出路前途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水浒》研究至今,论著浩繁,可谓汗牛充栋。但我们注意到,那些专门论述《水浒》人物的文章,选取的研究对象非常集中,无非宋江、林冲、武松、李逵、鲁达等,而在一百○八将中赫然位居第三的军师“智多星”吴用,却格外地受冷落。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确属事出有因,本文也将有所解析。我认为,作为水浒众好汉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物——唯一以个人智慧为梁山义军服务的知识分子,吴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研究他,无论对认识这个形象本身还是对认识整部作品,都将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梁山泊的军师吴用,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这个人物,有着思想和性格的内在矛盾。正确地评价吴用,对于我们理解梁山农民军内的两条路线斗争,对于总结反投降主义的历史教训,是有好处的。怎样来评价吴用呢?我们觉得,这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先看吴用的阶级出身。他是个乡村教书先生,贫苦的知识分子,地位低下,晁盖和贫苦渔民阮氏兄弟都把他当作自己人。书中一首《临江仙》介绍他:“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看来他胸怀大志,但是却不得意。因  相似文献   

4.
智多星吴用,是《水浒传》中光彩照人的形象之一。梁山农民革命军之所以能由小到大,蓬勃发展,能够攻城夺县,闯京破府,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直使北宋道君皇帝“梦着也怕”,这赫赫勋业,既不能只归功晁盖、宋江的路线和领导,也不能只看作是李逵、林冲等英雄好汉的勇猛拚杀。其间,知识分子出身的吴用是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自他上山后,义军的每件大事、每次战斗,几乎都由他来谋划。没有他,没有他的知识、智慧和才能,就没有固若金汤的梁山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5.
吴用改名记     
话说这天,水泊梁山上的大才子——军师吴用潜心研究的机器人哆啦B梦终于大功告成。吴用一直以来最大的烦恼就是他的名字居然和无用是同音,所以常常被别人嘲笑。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哆啦B梦从口袋里给他掏出一个能改名字的机器。刚刚出生的哆啦B梦果  相似文献   

6.
略谈晁盖     
<正> 《水浒传》中,在宋江之前,梁山义军的领袖是晁盖。作品从第十四回“晁天王认义东溪村”开始,到第六十回“晁天王曾头市中箭”结束,前后四十七回书中,或断或续,或直接或间接地描写晁盖,表现出他是一位“敢于大弄”、富于反抗精神、与统治阶级誓不两立、坚持斗争到底的卓越人物,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因此,当我们一提到《水浒传》和梁山义军,除了宋江、吴用、李逵、鲁达、武松、林冲等传奇式的人物之外,  相似文献   

7.
宋江在水泊梁山,论力气 抵不过李逵,论计谋“鬼”不过吴用,论钱财赶不上柴进,论武艺比不过林冲,可梁山的一百零八将照样尊称他为“大哥”,推他坐了“第一把交椅”。汉高祖刘  相似文献   

8.
宋江是一个外表忠厚、内心奸诈的小人,一个封建社会忠实的卫道七,一个腐朽思想和功名利禄的奴才。他处心积虑地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只为向朝廷换得一官半职以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为招安,他奴相百出;为效忠,他心狠手辣;为了当奴才,他牺牲了很多人的生命,最后也搭上了自己。  相似文献   

9.
徐特立出生于封建社会灭亡之际。在早期,他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他开始信奉康梁,继而拥护孙中山,曾长期主张教育救国,后来由于革命实践和党的影响,终于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他所走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前进的正确道路,他为所有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论吴用     
梁山农民起义军的军师吴用,是一个在农民革命的大风暴中得到锻炼,并为梁山农民革命事业立下了一定功劳的知识分子。 吴用出身于较为贫苦的乡村私塾教师,社会地位比较低下。他所生活的北宋末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赵宋封建王朝“政日巳堕”,地主阶级在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对劳动人民则加紧盘剥。赋税徭役沉重如山,使人民不堪忍受。“官逼民反”,全国都  相似文献   

11.
柳永和朱熹是两种截然不同旅游思想的代表。柳永作为一个不受封建礼法所羁的北漂族,科场失意,寄情于城市人情风物,游仕于大江南北,追逐世俗的游乐,寻找人性的本真,形成了自然无羁的逸游思想。而朱熹在旅游中执著于山水之乐,认为旅游不只是精神港湾,更是修身之要,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悟真道于山水,于悠游中探索宇宙万物的规律,成就了理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吴怀祺先生在研究中国史学思想史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了中国封建史学二重性的特征。他认为封建史学二重性是真实的历史和虚幻的历史的结合,两者统一在古代典籍中,中国古代多部史书都表现这一特征。认识中国封建史学二重性的特征,重视史学思想的发展,更好地总结中国丰富的史学遗产。  相似文献   

13.
缘于吴敬梓的创作对于家乡恶俗多有揭露与抨击,历来以为吴敬梓十分厌恶他的家乡全椒,这其实误解了他对故乡的那份深情。吴敬梓的时代,封建社会行将就木,吴敬梓感受到末世的种种征兆,《移家赋》及《儒林外史》等作品对于家乡全椒社会恶劣风气的描写是这种环境下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宗法家族观念在吴敬梓的思想中占据显要的位置,吴敬梓对故乡全椒充满感情,这种情感本质上说是家族对于他的影响至深之故,它是吴敬梓文学创作源泉,也是我们理解吴敬梓其人其文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吴梅村词学思想的要素有:词人需学识和才华兼备;倾慕秦观、柳永词风,以“巧构”为尚;推赏陆游词的萧散不拘,因时而变的创作观念。梅村早期词绮艳纤巧,因袭时风,但在语言和造境上却不乏巧构;甲中国变之后的词作,多“悲歌饨傺之响”,以吞吐顿挫的笔法出之,词境沉郁阔大。梅村词在易代前后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在心理层面上是为了表达其政治态度,用词这一适于寄寓言外之意的文体诉说其经历明清易代的复杂心绪。  相似文献   

15.
柳永为何成为宋元以来市民阶层最为喜爱的风流才子形象?柳永形象对传统才子特质有何继承和突破?在柳永的影响下,后世小说戏曲中的才子形象发生了怎样的演变?柳永作为封建文化的一个异类,却成为民间传播婚姻爱情美好幸福信念的关键人物。将柳永形象放在才子形象演变与社会历史变迁、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可以清楚地发现其作为风流才子原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丁氏王朝(公元968-980年)是越南第一个独立的封建王朝和封建国家,这是越南早期封建社会的重大转折;而前黎朝(公元980-1009年)又是越南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君主制和暴君制之始。在丁朝之前,曾有吴权称王,但吴权从未真正统一过整个安南地区。因此,吴权称王,并非南已成为封建独立国家之始,吴权也未成为一个封建独立国家和正统君主,对此问题中国同某国学看法甚有分歧。  相似文献   

17.
唐朝著名史家吴兢所著《贞观政要》是关于贞观之治的比较真实的记录,对于研究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个中所反映出来的作者本人的政治见解和史学思想,尤其是在民族思想上表现出的平等直书的民族撰述观、四夷宾服的民族一统观和慎战安边的民族管理观,在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和具有进步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论语·雍也》“虽欲勿用”句中的“勿”字原为“物”。“物”字本义指杀牲牛,引中指杀牲,又引申指供宰杀的牺牲,后来再作引申,泛指万物。《论语》“虽欲物用”原句所用的是“物”的第二次引中义.指供宰杀的牺牲。“勿”本义为屠杀,后来音近假借为否定副词。《论语》在流传中,“物”同声假借为“勿”,后世误将“勿”作本字流传。  相似文献   

19.
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奴婢杂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简中有关奴婢的简牍显示,资产不丰的“民户”和身份地位类同官府依附民的“师佐”往往拥有奴婢,说明吴国畜奴之风甚盛。官奴婢用于屯田,证明吴国的奴婢是从事生产的。更重要的是“户下奴”、“户下婢”之类名称,证实此时奴婢已载入户籍,其源头应在西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