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自从 1 982年 6月 1 0日至 1 6日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首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 ,2 0年来祖国大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正如“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筹委会”常务副会长、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饶 艹凡 子教授所指出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经历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 ,对海外华文文学‘空间’的界定、海外华文文学历史状况和区域性特色的探索、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关系探源、如何撰写海外华文文学史等重要问题 ,进而转入到世界华文文学的综合研究和世界华文文学史的编撰 ,以及从文化上、美学上各种理论问题的思…  相似文献   

2.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拓展:走向21世纪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世界华学经历了“命名”的讨论、对世界化公元对象的界定、世界华学历史状况和区域性特色的探索、海外华作家“化身份”地确认,乃至如何编撰“20世纪华学史”的研讨,进而转入对世界华学学科草创 描述,均取得了众多成果,标志着世界华学研究已经从课题改天志入对一门学科蓝图的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华学与闽南化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2月11日至12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会议由泉州师范学院与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由泉州师范学院中系承办。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以及我国的学、作家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2002年11月2日-4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办了第一届印尼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分别就印尼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的现状和发展、华文教育与文化传媒、华文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华文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法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而深入的讨论。本次研讨会及其成果对印尼乃至国内外整个华文教育和华文文学的进一步发展都将起到导向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第四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就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与文学史理论及方法研究、文学主题或母题演变研究、区域文学与文化研究、社会历史演进与人文话语之流变研究,各体文学演变研究、古典文学的现代阐释研究等议题,多方面发掘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学术价值,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6.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世界华文文学经历了“命名”的讨论、对世界华文文学学科 研究对象的界定、世界华文文学历史状况和区域性特色的探索、海外华文作家“文化身份”的确 认,乃至如何编撰“20世纪华文文学史”的研讨,进而转入对世界华文文学学科草创历史的描 述,均取得了众多成果,标志着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已经从课题性研究转入对一门学科蓝图的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新的世纪,我们应该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史料建设、文学史的建构和学科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其研究,从而建立世界华文文学的整体观,并把世界华文文学建设成为一门具有独立文化价值的学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寻找新的研究热点,不断丰富和发展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8.
9.
作为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重镇之一,新加坡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新加坡华文文学成为除台港文学之外的另一个华文文学研究的热点,研究不断深入,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0.
11.
在菲律宾华文教育一百周年纪念之际,由菲律宾华商联总会、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于1999年12月16-19日在马尼拉隆重举行。菲律宾教育部长戈塞莱斯、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陈永栽、商总执行理事长蔡清洁、副理事长卢武敏、总统华人事务顾问陈国仁等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东南亚的汶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和菲律宾等十个国家的代表,以及应邀出席的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代表约3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五十二篇,…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广博的学识、严谨细致的态度和文情并茂的语言表述,是江老师的学术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肯定的内在原因。学者江少川的影响已经遍及海内外。多年来,他的论文不仅常常见诸国内多家报刊,而且还被台湾、香港、澳门、美国、法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的华文报刊刊发或转载。  相似文献   

13.
华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成立60周年纪念学术活动之一,全球135位学者出席,主题为"华文教育发展研究"。主要内容有:华文教育中的认同问题;国别华文教育的成就、困境与未来发展;两岸华文教育发展研究;华文教育、教学标准研究;华文师资、教材、教法研究;华文习得与偏误分析;面向华文教育的汉语本体与语用研究。研究新动向:华文教育与族裔文化身份的认同;华文教育的语言生态;华文教育史的人文价值;现代教育理论视角的华文教育;华文教材的价值赋予功能。  相似文献   

14.
2010年8月,在吉隆坡召开了第三届马华文学国际研讨会,众多作家和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江少川教授所做的大会发言“曾翎龍散文的时间经验与精短美学——渎《我也曾放牧时间》”立足审美的视角,从细微处着眼,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9日至10日,第二届世界遗产论坛在峨眉山湖山宾馆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世界遗产地:生态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次会议由四川大学一育利康文化遗产研究所、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系主办,西南交大、乐山师范学院、四川大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基地”协办,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和四川省对外友好协会作为支持单位继续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此次会议的出席代表包括国内外专家、学者、业界人士、遗产地负责人、相关政府部门领导等,是一次跨地区、跨行业、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及项目合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2014年5月4日,第二届南京电影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拉开帷幕。继2013年举办的首届两岸三地民国电影学术研讨会之后,在此次论坛中,两岸学者再次聚首,就“民国电影”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中国电影展开讨论,追溯过去,思考当下,展望未来。此次论坛由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民国电影研究所与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主办,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先后举行了学术论坛:“民国电影中的时尚、文化与精神”、创作论坛:“当代电影创作中的民国元素和情怀”、院线论坛:“南京电影院的前世与今生”三场专题研讨会,下面分别介绍。  相似文献   

17.
2008年8月22—23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和《文艺研究》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公共性”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三十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学术杂志社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及提纲三十多篇。来自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美学、文艺学、文化批评、哲学、影视美学、少数民族创作与研究以及学术媒体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多维度视角就“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公共性”话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5):F0002-F0002
由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安康学院与汉阴县委、县政府联合承办的第二届“三沈”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10-12日在安康学院举行。(“三沈”为国学家沈士远,书法家兼诗人、教育家沈尹默,文字学家沈兼士三人合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沈氏三兄弟共同执教于北京大学,时称“三沈”(与二周二马并称))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南京、西安、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42人,收到论文31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0月3-5日,“第二届世界华文教学研究生论坛”在台湾高雄师范大学举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10名研究生组成的暨南大学代表团在副校长贾益民教授带领下出席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华文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要想取得国家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一席之位,还需假以时日。研究和教学表明:明确研究对象、认清研究价值,积累丰富史料、建构文学历史以及重视课堂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是一门学科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