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彤 《现代语文》2010,(3):43-44
宋代闲愁词具有较高的文化认识作用和艺术审美价值,值得认真研究。北宋前期闲愁词虽然数量不多,但独特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使它具有"闲淡华丽"的艺术特点。晏殊、欧阳修是北宋前期闲愁词的代表词家。  相似文献   

2.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他是北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曾任吴江县知县,官至尚书都官郎中.张先与北宋前期的词人晏殊、欧阳修、柳永齐名,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的词以清新秀丽著称,"三影"词便很好的体现了这种词风."三影"词都是千古传颂的名句,不仅张先本人以此而自鸣得意,世人也多称道之,张先还因此被称为"张三影".  相似文献   

3.
教育鼎盛和人才辈出,是北宋文化发展的关键之所在。而北宋的教育发展与晏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晏殊是振兴北宋教育的第一功臣。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述了晏殊对振兴北宋教育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张俊 《初中生》2009,(1):42-43
晏殊是北宋前期的词家,少年时以“神童”著称。他7岁开始写文章,14岁就成了进士,后来官一直做到宰相。  相似文献   

5.
晏殊、欧阳修是北宋前期词坛的代表作家,他们继承了五代南唐词风,同属婉约清雅一派,但由于二人的生活经历、个性特点不同,因而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落花"是中国古代诗词中较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其在词作中的出现往往会伴随着一些惜春伤春、感叹时光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情怀。而在这些含有"落花"意象的词作中,则又以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前期词坛领袖晏殊的词作所最为人称道。但由于二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环境,李煜词中的"落花"一悲到底,往而不返。晏殊词中的"落花"却哀而不伤,入则能出。其二人词作中的落花意象各有造诣,又殊途同归。但二人词作皆是由心而发,情思深微。  相似文献   

7.
晏殊,字同叔,谥元献,生活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初期,且仕途顺畅,官至宰相,一生富贵,"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欧阳修这样的诗句可以算得上是对晏殊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晏殊是五代词向北宋词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的词在继承五代词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拓展。从主体介入性来看,女性角色的退居,"我"字的初步使用,以及描写对象的明确化,都表现出词已经开始能初步展现作者的现实生活。晏殊作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对北宋词主体介入方面的发展有着连接和先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范新 《教学随笔》2008,(10):55-57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北宋前期著名词人。字  相似文献   

10.
论晏殊思想性格中的儒释道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殊在庭议党争盛行的北宋,既表现出不喜争斗喜调和、喜静不喜张扬的个性,但又不失积极进取,这是他按照儒家中庸之道、道家处政以无为和佛教中道观修习的结果。论文描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在晏殊性格中结合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11.
晏殊婉约词的悲情书写,在北宋时代,有士大夫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的因素,也有有宋一代对佛教的大力提倡和保护从而激发了文人士大夫对生死命题的强烈关注的根源.与晏殊作为诗人的先天本性有关。在晏殊生活的北宋“太平日久”时期.发达的城市经济生活和娱乐文化对文人生活的影响,以及朝野参与娱乐的热情氛围,对晏殊婉约词里的悲情书写也是不可忽略的条件因素。  相似文献   

12.
晏殊作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其《珠玉词》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对宋词的繁荣兴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历代对晏殊词的评论者都不乏其人,文章通过对宋代关于晏殊词论的分析,得出宋代的词论家已经从词的风格、创作手法、内容等诸多方面对晏殊词进行评价,同时晏殊词在北宋时期颇受好评,并拥有很高的地位,而到了南宋晏殊词则受到冷遇,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晏殊,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在北宋文坛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在诗词的发展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宋词发展的开路人之一,对后世词人的创作有一定影响,据统计,晏殊创作了一万多首诗词,但许多已无处可寻,仅存136首《珠玉词》,还有诗一百多首以及一些残句。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晏殊的人生历程与创作习性浅谈《珠玉词》词风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北宋前期晏殊、宋痒、宋祁等诗人继杨亿之后创作昆体诗,他们可以被称作西昆后学。其诗作普通呈现出清淡雅丽的特点,并追求诗中的“富贵气”,艺术风格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在诗学典范方面重新开始尊崇杜甫,这些都意味着西昆体的蜕变和自然消歇。  相似文献   

15.
王宝琪 《下一代》2013,(11):10-10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说话真诚著称。他14岁时参加殿试,宋真宗出了一道题让他做。晏殊看过试题后说:"我10天前才做过这个题目,现在草稿还在,请陛下另出题目吧。"宋真宗见晏殊这样真诚,感到他可信,便赐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在史馆任职期间,每逢假日,京城的大小官员常到外面吃喝玩乐。晏殊因为家贫,没有钱出去,  相似文献   

16.
晏殊的诚信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14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宋真宗。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题是  相似文献   

17.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北宋词人晏殊在其名作《浣溪沙》中的千古佳句。晏殊自幼聪慧,曾以神童被荐于朝,后来官居宰相。一个暮春的黄昏,他漫步在西湖岸边,面  相似文献   

18.
珍惜当前     
我无法感受到远在北宋时期晏殊所经历的无奈与痛苦,但是那一句"不如怜取眼前人",足以引发出我颇多的感悟。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佛祖问蜘蛛:"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蜘蛛回答:"‘得不到’  相似文献   

19.
作为北宋前期政坛、文坛的领袖人物之一,晏殊之诗、文、词在当时均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影响:然而后世的研究往往集中于词而忽略了诗、文。晏殊之文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学习李商隐“习声律,饰歌颂”的骈文;后期则通过探究经诰,称量百家,转而学习韩柳的古文。他的这一转变,其实既是个人的追求,也是时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两个神童     
<正>北宋景德年间,两名才华超群的神童被地方官同时推荐给了朝廷。一个叫晏殊,另一个叫蔡伯俙(xī)。真宗皇帝听说出了这样奇异的人才,非常高兴,亲自召见神童,出题考试他俩的才学。若论才学,蔡伯俙与晏殊不相上下;若论品德,却大不一样。蔡伯俙有心压倒晏殊,一看试题出得容易,立刻眉飞色舞地挥笔疾书。而晏殊见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