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类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防止挤兑发生及危机扩散。当个别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存款人因为有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作保证,不再产生巨大的恐惧心理,避免该银行发生挤兑风潮、传染其它与之有业务联系的金融机构,同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在投保银行面临支付危机时提供救助,在投保银行破产倒闭时依法清偿存款人的存款,从而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行为视角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金融消费者行为决策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出发,构建行为决策的分析模型,可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探析,从而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的成因是源于商业银行的本质,即由商业银行作为提供即时性资金融通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的性质所致;第二,挤兑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种生存常态,迫使其必须保持流动性。因此,流动性对于商业银行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银行商业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商业银行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当前乃至整个“九五”时期,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和发展,商业银行体系的建设,无疑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和关键。目前,改革和发展商业银行的工作正在我国加紧进行,期待已久的“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金融法规也已颁布实施。在这一背景下,探索我国银行商业化的主要问题和具体途径,对我国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将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为金融核心的美国银行业虽然在次贷危机中深受打击,但并未因此引发全面的银行危机。其对问题银行识别与处理的经验理应受到关注并为我们所借鉴。美国有多家监管机构根据各自的监管标准监管银行业并识别问题银行,一旦确定为问题银行并需要拯救则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救助,这一做法对银行业的稳定起到很大作用。美国这种问题银行的处理机制显示了问题银行的及时识别机制、存款保险救助机制和全面协调的金融监管体制是一国金融稳定与安全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打下较好的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运作方面的基础。商业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中的骨干。也是国民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商业银行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我国银行的商业经营时间短,还没有完全按照商业银行原则经营,因此,学习这门课对金融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存款风险与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风险指存款人存入金融机构的款项到期不能全部提取本金和利息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存款,是其对社会公众的负债,银行的经营严重依赖外部资金特别是存款。银行业是风险集中的行业,在经营过程中,将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利率风险等等。如果这些风险长期不断积累而无处释放,将出现清偿能力不足的危机,导致银行的信用风险。银行不能按期支付到期存款,将严重打击存款人(特别是小额存款人)的信心,从而发生挤兑。更为严重的是,银行的信用风险具有多…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使我们认识到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商业银行、监管机构、金融中介机构等各种金融系统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本文概括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情况,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应汲取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同时结合自身情况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如何借助金融科技提高商业银行绩效,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转型至关重要。以2012-2020年我国1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借助动态广义矩估计(GMM)方法,研究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科技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对商业银行绩效水平产生正负双重效应,使其与商业银行之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关系;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影响显著大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新的金融发展格局下,商业银行合理运用金融科技对经营绩效的提升和传统银行的升级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防止存款者因个别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而造成挤兑而引发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我国应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持公众信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这一制度不负责任地滥用时,也会变得非常危险。科学的设计、严格的管理,以及对银行安全的其他监督是存款保险制度威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43家商业银行2011—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基准回归,检验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发展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银行资本充足率等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也存在重要影响。此外,金融科技对非国有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显著大于国有银行;对所在不同地区的银行而言,金融科技对东部地区银行绩效的影响相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商业银行应当主动拥抱金融科技的发展,不断推动商业银行传统业务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其目的是为金融体系提供一张安全网,防止存款人因个别金融机构倒闭而对其他金融机构失去信心引发挤兑,导致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在我国即将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之际,研究该制度实施中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集约化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经营管理的有效途径。走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之路,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二是存款立行,增加资金总量;三是强化内部管理,提高银行机构效率;四是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五是加快银行电子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居民储蓄存款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储蓄存款存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与安全边界,在这个边界内储蓄存款的增长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超过了这个边界有引发重大危机的可能。根据储蓄存款安全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各项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的储蓄存款状况为较安全,但接近危机的边缘。为维护我国金融安全需采取相应的对策:合理分流储蓄,逐步减少笼中虎的规模;加固笼子,稳定能够引发笼中虎出笼的各种因素,如利率、经济金融环境、政局等,建立储蓄安全预警机制,妥善处理银行挤兑事件,加强储蓄存款危机管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对一切能够引发储蓄存款不安全的因素加以妥善控制。  相似文献   

14.
试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国际经济金融形式的动荡加剧,金融风险层出不穷,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呈现出系统性、连锁性和突发性的特征与趋势。而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也是各种风险损失发生后的最终表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发生会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生存和发展,乃至一国的经济运行和政治动荡。因此,只有将其内部控制活动中流动性风险的预测与防范有效的结合起来,商业银行才能在风险和动荡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法实业银行是民国初年首家中外合办银行,初期凭借种种特权经营颇为顺利,但由于投机失败很快停业,其在中国发行的纸币顿时贬值,持有该行纸币的商民纷纷要求兑现,其他银行受此影响也发生了严重挤兑现象,很快引起了金融恐慌。为避免恶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各地银行公会积极筹垫款项,组织收兑该行纸币,由于银行公会组织有序、维持得力,最终避免了一场可能爆发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6.
银行危机传染路径及其对策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业又是金融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银行系统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银行危机具有传染性,单个银行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在一定条件下很可能引发整个银行系统危机,因此,对银行危机传染的研究对于在危机发生后,及时有效地阻止危机的蔓延扩大,帮助危机银行在危机后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实现经济在遭遇系统性金融危机后快速复苏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国许银行法》,据此建立起国许银行体系。此后直到20世纪初,周期性金融恐慌成为美国银行业挥之不去的阴影,美国工业部门结构调整和组织性变革对金融部门提出了改革的要求。1913年联邦储备体系建立,联邦政府开始肩负起通过联储对美国的商业银行系统进行管理的责任,国许银行体系终于瓦解。  相似文献   

18.
<正>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概念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设置的审计机构或配备的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金融政策,依法独立地对所属各级行处和金融所社的业务、财务等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效益性进行评价、鉴证、监督活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监督是商业银行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事业的日益繁荣而出现的。在我国,银行审计的前缘是“稽核”,即对内部会计的简单检查。早在1963年,中国人民银行就拟定了建立银行稽核制度的意见,十一届中全会后,国务院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中明确规定银行具有稽核的重要职能。银行稽核得以全面发展。1984年,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各级行,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自建立了独立的银行稽核体系与机制,使这项工作步入了崭新的阶段,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商业银行为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争取生存和发展,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减少经营风险、保持较好的经营效益,就必须在内部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从贯彻金融政策、实现经营目标出发,加强对银行内部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规模发展迅速,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模式受到了极大冲击。根据商业银行2012—2019年相关财务数据,分析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客户结构、收入结构产生的影响;结合13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与宏观影响因素,建立实证模型,研究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脱媒的深化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金融脱媒已经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影响,但金融脱媒的发展仍不充分。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金融模式给银行的存贷业务和个人理财业务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文章以互联网个人理财产品作为切入点,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结合商业银行现阶段实行的转型路径,综合得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下借助互联网往精细化、个性化的理财产品网络销售平台转型,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给自身个人理财业务的冲击应该将银行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加强自身业务建设,引进互联网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才;银行电商发展还应该建立长期发展的战略,改变经营模式;在银行应该借助互联网开展营销,整合线上线下营销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