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欣赏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兴致漠然,坐不住、听不进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能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因此,多媒体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每段音乐欣赏完以后,学生能很容易地区分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  相似文献   

2.
课型:综合欣赏课授课年级:六年级教学目的:1.了解芭蕾舞剧《天鹅湖》,感受其音乐魅力。2.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教学重点:欣赏乐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学难点:准确理解音乐内涵,懂得音乐要素与乐曲情感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导入课题1.听《四小天鹅舞曲》进教室。问:刚才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四小天鹅舞曲》)想一想这四只小天鹅的心情怎样?(开心、高兴)2.听《场景》音乐比较乐曲情感的不同。问:我们再来听一听另外一首乐…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节拍感、节奏感是学生学习音乐应具备的音乐基本技能,也是学生视唱、合唱等基本能力赖以形成的基础,在教学中切不可忽视。一、节拍感节拍在音乐教学中占的课时不多,但它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节拍感能够帮助学生有目的的去认识小节的结构,启发学生有意识地去体验不同节拍的不同律动,是帮助学生理解节奏,组织节奏和表现节奏的重要手段。在学习一首乐曲时,均应首先做出节拍分析。1·教师完整的演奏各种节拍的乐曲,让学生感受其韵律,分辨出乐曲的节拍。2·要求学生双手拍乐曲的强拍(复拍时同时拍出次强拍)。如:拍成…  相似文献   

4.
课型:欣赏课授课对象:初二年级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竹笛、乐谱、VCD、歌碟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风格。2.通过欣赏《牧民新歌》让学生从乐曲中体会牧民在新社会的新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热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对乐曲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感受牧民的新生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乐曲主题的表现和创作发展。教材分析:1.乐曲《牧民新歌》一曲是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1966年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①通过引申教学欣赏乐曲《天鹅》,使学生体会乐曲抒情的情绪和音乐所表现的美景。②通过学唱歌曲《老爷爷赶鹅》,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农村人快乐的生活。2.行为能力目标①通过引申教学欣赏乐曲《天鹅》,熟悉乐曲的主旋律,并能用动作表现音乐形象。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不同的方法自学歌曲《老爷爷赶鹅》。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或考试中有些学生对乐曲没有真正理解,具体表现在不能正确把握乐曲的风格、把握不准对乐曲的速度及强弱等基本要求、演奏技术不能充分运用、心理紧张造成技术动作变形等方面.出现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学生的音乐素养较差,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一堂课的导语,犹如一首乐曲的前奏,奠定了整个乐曲的基调。导语是一堂课的开端,教师的导语新颖有趣会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学生的学习动机会立即从"潜伏"状态转入到活跃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完成教学任务,突出重点,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起到事半功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拉弦乐器——二胡,使学生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2.感受、体验乐曲的结构,并通过为乐曲配置相应的节奏型及用自制乐器为乐曲伴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高段的学生往往对听赏的音乐没有多大兴趣,特别是有些外国乐曲,学生连认真、安静地聆听都难以做到,更不用说去赏析它了,尤其对于那些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的乐曲和比较长一些的乐曲,学生往往会显得索然无味,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较单一或是  相似文献   

10.
创作欣赏法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活动来理解乐曲、欣赏乐曲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标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没听乐曲前自己设计好段落、层次,然后,学生根据需要对各段落进行处理,如选用什么调式、什么节奏、多快的速度来表达怎样的感情等,并论述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再完整地欣赏乐曲,从中找出作曲家的安排和自己的有哪些不同,以此进行比较式的欣赏。创作欣赏法解决了音乐教学中的一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创作欣赏法进行教学时最主要的是要找准切入点,可以从…  相似文献   

11.
方涛 《湖南教育》2006,(5):34-35
创作欣赏法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活动来理解乐曲、欣赏乐曲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标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没听乐曲前自己设计好段落、层次,然后,学生根据需要对各段落进行处理,如选用什么调式、什么节奏、多快的速度来表达怎样的感情等,并论述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再完整地欣赏乐曲,从中找出作曲家的安排和自己的有哪些不同,以此进行比较式的欣赏。创作欣赏法解决了音乐教学中的一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小学音乐第一册教学目的:通过模仿青蛙叫声、表现青蛙形象的活动及有关“青蛙”歌曲、乐曲的学习与欣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及体验音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歌唱是幼儿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新体系下,歌唱教学的实施要使幼儿感知到乐曲的美感,让学生学会用乐曲表达自我,提升乐曲感知能力。基于此,以音乐教育新体系下的幼儿歌唱教学理念为依据,就如何有效地实施幼儿歌唱教学活动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2·初步体会合唱的效果,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3·在听赏乐曲时,能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用简单的打击乐参与表现。4·通过对歌词和歌曲演唱形式地改编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设想1·在学生听赏乐曲的过程中,通过律动和参与打击乐伴奏的活动方式,让学生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2·在学唱《如今家乡山连山》歌曲的过程中,把一些音乐知识,歌唱技巧、演唱形式、表现手法融入到学生在“听、赏、说、唱、做、创”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作…  相似文献   

15.
钢琴教学的辅导是钢琴教学规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使学生养成正确的练琴方法,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别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时间习惯,还要着重处理好乐曲内重音的相互关系。这也是弹好乐曲的重要手段。这样才能真正使钢琴在学生的手中唱起来。  相似文献   

16.
古筝进入小学音乐课堂,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促进古筝音乐艺术的水平,学生提升民族意识,促进民族音乐的持续发展和传承发展古筝艺术。在教学中,学生对于古筝乐曲的鉴赏兴趣不大、理解不深刻等问题,本文以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引领学生感受古筝音乐,领略古筝乐曲的情绪与意境,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从高师钢琴教学中涉及的音乐特征、乐曲节奏和乐曲旋律等三个基本方面入手,讲述高师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并结合个人情感阐述音乐个体的差异性,使高师学生在学习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让音乐富有生命,从而让高师学生可以完美自如地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18.
欣赏教学一、欣赏教学的任务欣赏教学的任务是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逐步启发音乐想象力,提高他们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能力。二、欣赏教学的内容与目的要求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目的,主要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辨别不同性质的歌曲和乐曲,了解常见的声乐表演形式、民歌的常识;通过欣赏一些民间音乐和我国优秀的歌剧选段,通过简介聂耳、冼星海等中外  相似文献   

19.
谈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迪 《天中学刊》2003,18(3):117-118
高师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为了学以致用,在学习乐曲的基础上应重视即兴伴奏教学,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0.
"音乐形象"是音乐表达的载体,准确感受音乐中的音乐形象才能准确理解音乐中所要表达的内涵。而且,在实际的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感受其音乐形象,更能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和愿望,从而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