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12月的一天,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信,打开一看,原来是《新闻爱好者》的征订单,言辞比较诚恳,我就订了一份。今年元月底,我收到第一期,一看封面并不怎么样,当翻阅了几页后便放不下了。我被她深深地迷住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栏目多,内容丰富,熔思想性、知识性、指导性、可读性于一炉,很适合象我这样半路出家的业余通讯员阅读。我很喜欢《新闻写作入门》、《好新闻作者谈体会》、《学步一得》、《改进新闻写作笔谈》等专栏,它适合我们需要,看了使人觉得摸得着,用得上.特别是读了这期刊登的《通讯员的宏观意识》、《学  相似文献   

2.
我喜爱的书     
<正>我看过一些名人所列的自己喜爱的书的名单(书目),所列之书大多为中外名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写过《我最喜爱的书》一文,文中所列十类书,有所与众不同,这十类书是:司马迁的《史记》、《世说新语》、陶渊明的诗、李白的诗、杜甫的诗、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苏轼的诗文词、纳兰性德的词、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对大多数人而言,李煜的词、纳兰性德的词,较难进入“最喜爱”范围,但季先生却将其列入“最喜爱”之列,说明他有与众不同的独特审美观与偏好。  相似文献   

3.
有的青年作者读了《谈散文写作》一书之后,来信要我再谈谈写散文的体会,恰好四川大学中文系编辑《中国散文百家谭》的同志也来函催促我交一篇写散文的体会,思来虑去,将日常写散文的一些想法组成了这篇文章。对于文学艺术我有着多种爱好,我喜爱书法绘画,我也喜爱写诗,我尤其喜爱写散文。我在侧重于写散文之前,曾经侧重于诗歌创作,那是在50年代及60年代初。80年代我才致力于散文创作的。写诗与写散文,我觉得在剪裁素材、创造意境、提炼语言等方面,有其共同的艺术规律。所以从写诗到写散文,这个转变如水到渠成一样那么自然,那么自如,不象有人所说的是“隔行”。我应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卫生科普杂志的编辑。我认为,一名好的杂志编辑,应该具备较强的组织稿件、策划栏目的能力。为了紧密联系读,我多次组织征与讨论,请读积极地参与进来。我想,一旦读参与了办刊,你想不让他订这本杂志都不容易。2000年,我在《人到中老年》栏目策划了“要不要给子女带孩子”的讨论。由于涉及的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所以读参与的热情很高,我从中精选了几篇稿,陆续以《我的母亲带了仨》、《岳母的无奈》、《虎爷爷不带虎孙子》、《带孩子有付出也有  相似文献   

5.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西方哲理漫画》古代卷己全部出齐,堆起来有一大摞,她的文字作者就是与我对面而坐的王玉北。《西方哲理漫画》是一摞好书,值得一读;王玉北是一个好人,更值得一“读”。一《西方哲理漫画》以文字和漫画相结合的形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书橱里有不少档案专业期刊,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浙江档案》。一是因为《浙江档案》是全国最早出月刊的省级档案专业刊物;二是因为我是《浙江档案》的老读者。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习惯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细细阅读她,从中了解档案学术研究动态,汲取来自档案实际工作的养分。同时,她也成了我发表学术见解的重要园地之一。档案专业期刊有七、八十种之多,《浙江档案》以其鲜明的特色、上乘的品位而独树一帜。翻开《浙江档案》不难发现每一期中都有几篇好文章,或视角独特、或观点新颖、或言辞犀利、或意味隽永,使人掩卷不忘。正因为如此,在历…  相似文献   

7.
我的同事小宋送我一本书。我接过一看,在书的深蓝封面的底色上有个坐在轮椅上的微笑的女孩,身后有一对展开的白色翅膀的淡影。书名叫《不屈的天使》。很明显,作者是个残疾人。她的乐观的微笑,流露了她对生活的信心,书中写的一定是她的动人的事迹吧。  相似文献   

8.
《北京档案》在1996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后,蒙编辑部的惠赠,每月我都能非常准时地收到一本,这使我非常感动,由此也使我对《北京档案》多了一份特别的感情.《北京档案》成了我案头常读的一本杂志,朝夕相见的老朋友.我读《北京档案》,理解了《北京档案》,在《北京档案》杂志上我看到了她的一种特殊魅力.  相似文献   

9.
朱晖 《出版参考》2009,(5):36-36
那是在大学时代的迎春晚会上,她演唱了一首《闪亮的日子》,他向来喜欢罗大佑的歌,而她的女生唱腔更具一番独特韵味,令他着迷。她谢幕的时候,台下掌声雷动,呼喊着再来一首。她嫣然一笑:“那我就再唱首《东方之珠》吧,有人愿意与我合唱吗?”他被起哄的同学推起,跌跌撞撞地上了台。  相似文献   

10.
我和河南日报《生活周刊》相识是在1985年10月。当时我给她寄了两篇小稿,一篇叫(?)她为什么哭得那样伤心(?),一篇是(?)不要彩礼的姑娘》。半个月过去,我意外地收到(?)一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三线军工企业的一名党委书记,业余时间也爱爬格子写我的“豆腐块”,主要为中国振华电子集团主办的企业报——《振华报》撰稿。199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一本《新闻三昧》杂志,随手翻开一看,便被她那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所吸引,真有相见恨晚之感。从1993年起,我便订阅了《新闻三昧》,每期一到手,我都认真阅读,尤其对“评头品足”、“采写经验谈”、“咬文嚼字”、“通讯员园地”和“新闻夜大学,新闻自修辅导”等专栏更是爱不释手。年底又把12本《三昧》精心地装订成册,便于保存,便于时时翻阅。久而久之,我便深深地爱上了《新闻三  相似文献   

12.
转眼间《报刊之友》创刊十周年了,作为她的一个每期必读的忠实读,在她10岁生日之际,我感到激动而兴奋。回忆起10年来我与《报刊之友》的情缘,万语千言涌上笔端。  相似文献   

13.
这个80年前的日本童谣女诗人,每一首诗都暗藏一个小小宇宙的秘密。一个人孤单的时候读什么?金子美铃的童谣,这是我的答案。一直想为这位日本诗人写点什么,总是写不出完整的一篇。虽然她的童谣集《向着明亮那方》我读了一遍又一  相似文献   

14.
我喜爱“爬格子”,但寄出去的稿件,除偶尔收到几份退稿外,都中途夭折,奋斗几年,“三更灯火五更鸡”尽付之东流,令人灰心丧气,去年一朋友,给我推荐《新闻知识》,一册在手相见恨晚,从中看到了差距和写作上的缺陷,她便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使我慢慢在写新闻稿件中摸索出了一条路子,去年八月以来,先后有五十多篇稿件被县广播台、县报采用,中稿率提高到80%以上,有几篇还荣获征文奖,朋友问我经验,我说,我请的“家庭教师”《新闻知识》帮了我的大忙,受益匪浅。 现在,我坚持每期必读,还向几位新闻写作爱好者推荐订阅《新闻知识》。  相似文献   

15.
我爱“飞花拾零”专栏.她办得活泼有趣,知识性、思想性、传奇性、历史性熔为一炉.她集古识性、思想性、传奇性、历史性熔为一炉.她集百今之奇,中外之妙,为新闻爱好者增添了广博的知识.每逢《新闻爱好者》一节来到之后,我首先翻到“飞花拾零”园地,一口气把所有的文章看完,把自己喜爱的抄写下来.同时把刊物妥善地保存起来,交代妻子和孩子不要乱翻、乱拿,以备用时查阅.盼望她的来到就象盼望自己的亲人一样. 希望编辑、作者、读者携起手釆,共同办好  相似文献   

16.
我的外祖父顾学颉是著名的古典文学家、古文献专家、诗人和书法家。顾学颉幼承家学,在父亲的教导下,自幼能讲解背诵《尔雅》等诸经,文选及唐宋诸大家诗文名篇,规定“刚日读经,柔日读史”,自阅《通鉴辑览》,部分参阅正史。每到一阶段,向父亲汇讲书中大事。《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三侠五义》等古典名著成为他最喜爱的业余读...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位初学写作的农村青年,前一段时间寄投了几篇稿件均没被采用.正当我苦于投师无门之时,一位通讯员向我推荐了贵刊,于是,我就自费订了一份《新闻爱好者》,从中学到了不少有关采访、写作方面的知识。我最喜欢的要数“文章评改”这个小栏目了,她给初学写作的我很大帮助。本刊1987年第5期刊登的《要严格选材》,我读了又读看了又看。以前我写稿件的时候往往和被评改的那篇文章犯一样的毛病,即罗列情节过多,重复地抒发感情、概括思想。看了这篇评改的文章以后,对写稿有了进一  相似文献   

18.
我与她相处不到一年,她朴实无华,却知识丰富;她,教我写作催我奋进,慷慨而又无私。我非常喜爱她!也许您会问:她一定是位聪明、善良的姑娘吧?哈哈,您猜错了,她,就是我订的那份《新闻爱好者》呀! 您先别急,听我慢慢讲来:我是1985年底才开始试着写新闻报道的新闻爱好  相似文献   

19.
我想,人对所读诸书的喜爱是可以有各种缘故的。缘故不同,爱的性质与程度也就难分高下。因此,若问“最爱”哪本书,这实在说不准确,只能说说我所喜爱的书中的一本。此书即是顾颉刚先生所著的《秦汉的方士与儒生》。我喜爱此书,与它的内容倒没有多大的关系。说句老实话,它究竟写了哪些内容,现在已记不清楚了。保留在思想之中的,主要是很多年前读  相似文献   

20.
《娃娃歌谣》,分《动物篇》、《植物篇》、《物品篇》、《自然篇》,共四册。当我把这四本印制精美的书带到家里的时候,我读小学二年级的孙女就立即念起来,念得喜上眉梢,有时还手舞足蹈,并连连喊我:“爷爷,爷爷!我该给您听!”显然,她是喜爱这《娃娃歌谣》的。 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