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家们从性别文化视角切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代表性著作包括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刘思谦的《"娜拉"言说》、刘慧英的《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陈顺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戴锦华的《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李玲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性别意识》、刘传霞的《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王绯的《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简史》融合了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体例设置上横向解读女性文学文本与女性文学现象,纵向勾勒当代女性文学思潮发展轨迹,综合考察当代女性文学现代性特质的渗透衍进,为全书的恰切定位与有效阐释提供了可能。作为大陆第一部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开启了中国女性文学史的"当代"之窗。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的大多数文学史著作中,如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王嘉良、颜敏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和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男性作家创造出的女性形象占了文学史的半壁江山,而女性作家及其作品所占文学史的篇幅却是少之又少,这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八九十年代女性作家群的异军突起,但也只是分得了文学史中边缘的一席之地。男性学者视野的局限性及其市场时代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蒋霄 《文教资料》2016,(4):13-14
婚姻与恋爱是女性生命历程中的主旋律,也是中国当代女性写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它贯穿着整个女性文学的讨论与研究。可以说,以婚姻与恋爱为着眼点,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无疑是中国新时期女性写作中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5.
黄蜀芹的《人·鬼·情》被誉为"当代中国影坛中当之无愧的女性电影作品",本文结合中国女性主义的由来及发展,简要片中的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女性的贞操和贞洁,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女性一旦失去贞操便被视为品行不端的异类。当代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和现代毕淑敏《女人之约》这两篇小说共同关注了女性在社会现实与历史传统语境中的尴尬困境,对女性身体与精神尊严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然而,关于女性尊严的追寻之路仍然"道阻且长"。  相似文献   

7.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生死劫》、《红颜》三部当代女性电影以全新的女性视角和肆意的“阴性书写”观察社会,观照中国现代女性生存现实,表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和女性情感。在男权依旧膨胀的现代社会,女性电影的探索历程势必是艰辛、漫长和充满矛盾的。讲究方法策略,正视性别问题,重建个性尊严、自由平等的社会正义,这理应是中国当代女性和女性电影共同的理想彼岸。  相似文献   

8.
高桥多佳子是日本当代女性小说家,发表在1971年5月的《文学界》上的小说《相似形》是其代表作。小说突出表现了日本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追求精神解放的特点。本文综合运用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等精神分析学派中的性格理论,探讨《相似形》中主人公"我"对女儿的夸张而虚幻的想法与举动,以及"我"如何颠覆传统生育理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最终确立当代女性精神家园急需重建的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中国剧坛出现了一位影响重大的女性作家,她就是白峰溪.她的《明月初照人》《风雨故人来》和《不知秋思在谁家》三部女性戏剧作品塑造了众多形象各异的女性.她的戏剧揭示了当代女性在爱情、家庭和事业等方面的生存困境,揭露了暗藏于现实中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对于女性的束缚,表现了女性如何挣脱束缚自我意识的觉醒.白峰溪的戏剧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女性意识观念的描写方面突破了政治、历史、文化的藩篱,真正站在女性的角度,以女性的身体与情感经验来书写女性的生存状态,体现了一定的女性意识,在中国当代女性戏剧领域的地位与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0.
论池莉小说《所以》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意识是池莉小说的内质,在《所以》中,她继续关注着女性命运和两性关系。在这部小说中,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现了中国当代女性的成熟过程,构建了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世界。文章试图分析池莉小说《所以》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女性文化学》以文化学的视角切入中国当代社会,在审视中国女性社会的历史、镀亮民族文化精神和发掘本土化的女性文化资源的同时,对纷繁的当代社会及中国女性的文化处境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评判标准,使我们在对男权文化、商业大潮和女性自身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的考察过程中,对当代女性文化的现实生存状态、未来发展前景及其陷阱也有了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张洁的《无字》、铁凝的《大浴女》和王安忆的《长恨歌》是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的经典作品。三部小说不约而同地呈现了中国当下女性写作的三个主题流向,即苦难的女性成长、凄楚的精神救赎以及深刻悲凉的历史批判。当然,三位女作家的三部重要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考琳·麦卡洛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荆棘鸟》是她最著名的作品,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呼唤》被认为是"作者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呼唤》中三位主要女性角色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解放充分体现了考琳·麦卡洛的女性观,作者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写展示了十九世纪澳大利亚的女性主义的兴起。  相似文献   

14.
陈若曦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她的作品从时间和内容上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时间段她书写了不同的文学题材,目光从台湾到大陆再到国外,但始终不离"政治"和"女性"的文学话语.1979年,移居美国的她把创作视野从中国转向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女性,长篇小说《纸婚》即代表了她这一时期作品的主要特色.从分析留美女性处境的视角剖析小说情节,大致可以窥见20世纪末中国女性在外留学生活的尴尬命运.  相似文献   

15.
《牵手》和《中国式离婚》是被誉为"中国婚姻第一写手"的当代女作家王海鸰的两部重要作品。作家用细腻的笔触将婚姻以日常化的形态呈现出来,并以理性的女性主义视角揭示出处于婚姻麦城的当代女性的自身弱点;同时,作家也试图探索当代女性的婚恋出路。  相似文献   

16.
女权主义电影批评的目的在于瓦解电影业中对女性创造的压制和银幕上对女性形象的剥夺。中国虽没有系统的女权理论,但已有女性观念。在当代中国的女性导演中,首数张暖忻和黄蜀芹,她们的代表作《沙鸥》《青春祭》《人鬼情》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女性电影。比较而言,张暖忻的作品仅关注女性群体,《沙鸥》借用一个女性形象抒发民族情感,《青春祭》展现了女性对美和爱的追求,又被大的时代背景抢去了风头。黄蜀芹的《人·鬼·情》表现的是一个因扮演男角成功的女艺术家秋云的生存境遇与困扰,堪称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女性电影。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浙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京东图书、听道沙龙在京举行了一场题为"当代女性面临的诱惑、困境与突围"的对谈活动。出席嘉宾有法国"龚古尔奖"获奖作家蕾拉·斯利玛尼,中国当代作家张悦然、评论家杨庆祥,以及蕾拉两部小说的译者、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主任袁筱一。对话从中法作家笔下的保姆形象谈起,共同探讨当代社会女性面临的问题。蕾拉·斯利玛尼的《温柔之歌》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中文版。这个从结局起笔的小说揭示了女性生存的艰辛、小人物  相似文献   

18.
红色经典《创业史》以大量的笔墨对"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周围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描绘。透过文本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绘以及梁生宝对待她们的不同态度,人们可以从中看到当代妇女解放复杂、混乱的场景,同时也就认识到当代妇女解放的部分真相。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教育文苑》我们将遴选优秀稿件推荐到国家正规期刊《新课程》杂志中发表。如您有意,望来函告知并注明"新课程"中华教育书库系列丛书《当代教育文献》《中华教育改革文论》《中华现代教育文丛》等已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及中国物资出版社在全国公开发行,应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中华教育书库系列丛书之《当代中国教育文苑》面向  相似文献   

20.
韩煦 《天中学刊》2012,27(6):97-101
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引起文学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时代的焦虑开始更多地通过对空间而非时间的抒写来表达,同时也触发了当代中国女性写作对空间的日益关注。王安忆《长恨歌》里的弄堂,陈染《无处告别》等短篇小说中的空间群像,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中的阁楼、窗帘、镜子等意象,展示了当代女性写作中的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