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据《荆州晚报》报道,日前,湖北荆州成丰学校为严肃考风考纪,将期中考场布置在了一片小树林里。学校表示,学生在树林里不会晒到太阳,环境好利于学生发挥,而且桌子间距大,可以避免学生抄袭。此事在教育界引发了一个不小的讨论热潮。有人认为,"树林考试"暴露出师生之间的"信任危机",甚至有人批评树林考试难"树人";也有人认可学校方面别出心裁,发明了一种防作弊绝招。那么,从树林考试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哪些信息呢?  相似文献   

2.
阳宗 《甘肃教育》2014,(12):15-15
正考试就是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应试者进行知识水平鉴定的方法,它之于教育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日前,湖北荆州某学校将考场布置在学校的一片小树林里,引发了教育界的讨论。针对此事,在众多的评论者中,有人认为树林做考场防抄袭是"矫枉过正",有人认为其折射出师生间的"信任危机",还有人认为树林考试难以"树人",但有人认为树林考试很正常,不必过分关注。探究树林考试背后的深意,笔者窃以为,既然进行树林考  相似文献   

3.
子敏 《甘肃教育》2014,(12):14-15
正前不久,湖北荆州成丰学校将期中考试考场布置在了一片小树林里,对此媒体从不同层面进行评论,有的说暴露出师生之间的"信任危机",有的说发明了一种防作弊的绝招。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评论,其中有一点是不可回避的,那就是学校此举唯一的目的是为了"严肃考风考纪",把考场搬到树林只是考试组织形式上的不同而已。学校之所以如此煞费周折,想出这种考试形式,其原因不难猜想——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4.
胡文娟 《大学生》2013,(6):48-49
正考试作弊,自然是违反考试纪律,收到惩罚实属正常。但是近段时间以来,网上流传的大学生考试作弊被通报批评后向学校声讨隐私保护;大学生在考试作弊被抓后精神失常向学校索赔,甚至还有作弊学生轻生自杀的,面对种种"声讨"和压力,考场上有考生作弊,监考老师是什么心态?  相似文献   

5.
学生作弊被当场逮住,在我所教的课程考试中还是第一次。 事情发生在本学期期中考试。由于我教的是100人的大班级,考试被分作两个考场,其中一个考场由我监考,另一考场由另一位老师监考。考试结束,这位老师交给我几张稿纸,告诉我考场中有人作弊,这是当场没收的证据。 细看这几张“物证”,这是四张雪白的A4打印纸,每张纸上写着一道计算题的解题步骤、  相似文献   

6.
作弊现象目前在大学生中相当常见,其主要包括考场违纪和考试作弊两种类型。为惩罚考试作弊行为,校方采取的最严厉的措施就是取消考试作弊学生的学位证(毕业时不授予该考试作弊学生相关学位证书),但是此种措施却引起被处分学生的异议。因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文件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学校有权直接取消作弊学生的学位证。而学校方面取消作弊学生学位证时的依据一般是援引该校校规中的具体条款。被取消获得学士学位证资格的学生与学校的争议也就集中在这里。文章主要对此相关法律问题和争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过程中发现规律并加以利用,将对教育实践有着深远的意义。考试是学生群体心理活跃度极高的一个节点,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也是对学生面对考场时心理状态的一个判定,而严格的考场纪律是确保考试稳定进行的必要条件。在长期的监考经验中,发现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作弊现象十分普遍,并带有广泛的规律性。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考试作弊的片状性传播概念是最具代表性的学生作弊规律,分析其成因并对策,可从根本上妥善解决大部分学生作弊现象。  相似文献   

8.
变味的考试     
学校为了防止学生考试作弊,把考场转移到操场。这种让学生以地当凳、以凳当桌,在炙热的太阳底下答题的考试,与其说是考试,还不如说是摧残。  相似文献   

9.
自学考试考场的考风考纪关系到自学考试的质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学考试的成败。它的好坏已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一自学考试考场的考风考纪,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近几年来自学考试考场作弊的情况严峻。各级考试部门虽多次召开会议并发文重申考试纪律,但是考场作弊还是时有发生,且在一些考点有越演越烈之趋势。自学考试考场作弊的严峻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考场作弊普遍化以江西省为例,1994年,实考考生256538人次,作弊考生519人,作弊率2.3/千;1995年,实考考生415291人次,作弊考生1729人,作弊率4.2/千;1996年上半年,实考考生  相似文献   

10.
罗容海 《中国德育》2014,(11):54-55
正将课堂搬出狭窄的教室,搬进广阔的大自然,可以说是让教育亲近自然、让学生知行合一。但是,如果将课堂依旧置于一方教室之中,而将考场放在树林中,这又是为什么呢?日前,湖北省荆州某校举行期中考试,高一、高二学生的考场布置在了宽阔的树林里面。该校受访老师称,树林里考试"既不会晒到太阳,环境又好,更利于学生正常发挥"。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常识告诉我们未必。突然间将考场从教室内改到教室外,面对如此大的环境变化,考生正常发挥会  相似文献   

11.
潘雪 《鸡西大学学报》2014,(2):24-25,31
考试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高校存在着严重的考试作弊问题。考试作弊的手段不仅多种多样,还产生了许多危害和不良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要原因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遏制大学生考试作弊,可从五个方面来着手: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完善考场监督管理机制;改革考试方法;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社会上以帮助考试作弊来盈利的人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防止大学生作弊。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考试作弊在大学生中逐渐蔓延,已成为高校考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是社会上不良风气在学校中的反映。虽然作弊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但它是一种腐蚀剂,侵害教学这个肌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和大学的培养目标完全背道而驰。一、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一些特点1.作弊已远不是个别现象根据辽西9所高校联合的抽样调查,大学生在考场有过作弊动机的高达57%左右,其中预谋作弊的约占16%。这些学生考前就有所准备,有的学习好的和差的互相搭档,考试时坐在一起,一旦有机可乘就传递“信息”,甚至交换试卷,照抄答案。有的把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学校的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声誉、还败坏学生的自身名誉、关系到学生能否在公平的环境中进行竞争、更影响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不能掉以轻心,要牢固树立“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的理念,严历抵制考试作弊行为、本文在分析学生考试作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几点严肃考风考纪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考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检查学生成绩、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之一。考试作弊是指在考场上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通过弄虚作假的行为,以得到高于考生本人实际水平的考分的种种违纪活动。作弊历来是考试的大忌,它影响考试结果的真实性,严重地败坏考试名声,给学校教学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的严重关注。尽管学校用种种措施来严明考场纪律、制止作弊现象,但收效甚微。如何看待这个日益严重的学风问题,并加以有效解决已成为教育系统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不同年段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研究,将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加以比较,从而找出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以唤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远远看见一张大白纸贴在了布告兰,走近一看,才知是一批学生因期中考试作弊被公布于众.每次考试,学校、老师都要三令五申,强调考场纪律,强调作弊将会受到严肃处分.可这样的事情怎么就屡禁不止呢?"哎,看看,谁又作弊了",正在沉思间,耳边响起说话声,"有什么好看的,谁不想考试时偷看点儿,谁被抓住谁倒霉呗,无聊",回头一看,原来是两个学生毫不在乎地笑着走了过去.望着这张极具讽刺意味的大白纸,我想我们应该深刻反省一下了.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由于校园内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考试作弊现象在学生中逐渐蔓延,已成为中专学校考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中专生作弊有以下表现 (一)作弊具有普遍性 中专生考试作弊有普遍性。十多年前,学生考试作弊是极个别的现象。一般只限于左顾右盼偷看其他同学试卷,如监考老师看他一眼,即羞得面红耳赤,再不敢有“非份”之想。然而,近年来考试作弊已非个别现象,据调查,在考场上有过作弊动机的学生高达70%左右,其中预谋作弊的占15%以上。这部分学生考前就有所准备,有的是学习差的学生找机会和学习好的学生坐在一起,目的是考试时差生得到照应,有的传递答案(夹在钢笔或计算器里面)。甚至互换试卷,照抄答案,有的学生把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抄在手上、臂上、桌上等,借机作弊,至于有随机作弊心理的学生也占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选准切入点,从具体问题入手,加强思想教育载体的建设和创新,始终坚持知行统一,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以"零作弊","零欠费"活动为载体,创设"三种考场",开展 "大走访、大帮扶、送温暖"、"诚信交费"等实践活动,提高诚信教育的有效性,实现学生"零作弊"、"零欠费"目标,较好地解决了少数学生拖欠学费、考试作弊等高校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学校对教与学双边关系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是通过考试来体现的,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不仅反映学生的水平,也反映了教帅的教学效果。因此,考试成为衡员学生学习水平、教帅教学效果、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考试作弊风如同瘟疫般地污染着学校各类考试。国家教委高教司(93)183号文“关于加强考试管理,抓好学风建设的通知”要求各高校“严格考试管理,严格考试要求”。我校也相应采取各种措施来制止学生作弊行为,但考试作弊现象仍屡禁不止,从考场交头结耳递条子,相互打暗号、抄袭,演变到用金钱或某种手段聘用“枪…  相似文献   

20.
考试作弊已成为校园里屡见不鲜的现象,它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败坏了学风,对个人、家庭、学校、国家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在预防学生考试作弊方面教师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分别从考场纪律,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四方面从教师的角度深入挖掘学生考试舞弊行为的原因,相应地提出提高师德师风、严肃考风考纪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